我国粮食安全基于美元贬值视角下的分析.docx_第1页
我国粮食安全基于美元贬值视角下的分析.docx_第2页
我国粮食安全基于美元贬值视角下的分析.docx_第3页
我国粮食安全基于美元贬值视角下的分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粮食安全:基于美元贬值视角下的分析 摘要:由美元贬值引起的农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替代生物能源需求增加、国际投机资本流动等派生因素对粮食价格的直接、间接推动作用,根据我国粮食现状,现阶段应采取敦促美元升值、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科技对粮食贡献率,以及密切关注国内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等,努力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美元贬值;通货膨胀;生物能源;粮食安全 Abstract:From the view of U.S. dollars devaluation,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to grain price are analyzed from derivation elements that rise of prices of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increaseof demands for substitutable biological sources of energy and floa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s for speculating and so on. Then, current situations of Chinese grain are reviewed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brought up such as spurring U.S. dollars appreciation, upgrading per unit area yield of grain, im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ntribution rate to grain and paying main attention to fluctuation of futures prices of internal grain, which ensure safety of Chinese griological sources of energy; safety of grain “粮食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粮食的供应是否充足、稳定以及所有人是否都能获得满足生活和发展所必需的粮食。1972-1974年,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爆发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首次给出了粮食安全的定义。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修订了“粮食安全”的定义:只有当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但是,自2005年2月至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83%。伴随着高粮价,粮食危机正象瘟疫一样蔓延,约有37个国家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甚至出现了社会动荡,政府信誉正经受考验。2008年4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称:如果全球粮食大国不采取有力措施抑制粮价,发展中国家最近出现的“粮食骚乱”有可能进一步蔓延,粮食问题正在挑动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2008年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5%,其中粮食价格上涨了7.4%。中国有13亿人口,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中国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平稳增加,中国每年粮食消费量约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1/5。由于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加深,我国粮食供求与国际粮食市场的关联度也在不断增加,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越来越显著地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尽管国家采取了许多政策稳定粮食价格,但是粮价的上涨幅度仍然很大。伴随着全球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扬,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再次被人们高度重视。 一、美元贬值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包括种植面积、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粮食产销量、运输成本、金融环境、进出口状况、通货膨胀、国家政策因素等等,原因非常复杂。这里撇开其他因素,主要从美元贬值及其次生因素角度,讨论粮食价格的波动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此构建了图1。 1.按照汇率改革时8.11的汇率,到人民币兑美元破7,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13.69%左右。对于美国而言,美元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美国贸易逆差的改善。但是,美元的持续贬值为通货膨胀的国际转移打通了转移渠道。由于国际商品的交易多以美元计价,欧美等不缺粮食的输出国在使用美元进行粮食贸易结算时,必然抬高粮价,更引发包括世界粮食在内的国际商品价格飙升。美国成了美元贬值的最大受益国,2007年美国农场的纯利润达到870亿美元就是一个例子。美国次级贷危机的爆发,美元更可以光明正大地连续大幅度降息,美元持续贬值,美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双赤字”得到了根本性的削减。 2.美元贬值直接导致了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前已述及,世界各国的粮食贸易主要使用美元结算,石油贸易收取的也是美元,并且由于美元是国际黄金市场的标价货币,美元的贬值直接导致了国际黄金价格的上涨,黄金价格的走势与石油走势趋同,全球石油价格上涨成为必然。2002-2007年,国际石油价格已经上涨了4倍,2008年更是屡创新高,达到了13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石油价格的上涨引发农资价格(如机械成本、化肥、农药、灌溉等等)和国际粮食贸易运输成本的上涨,所有这些上涨因素最终都将被转嫁到粮食价格中得以消化。 3.伴随着石油价格的高企和环境保护需要,相对廉价的石油替代品生物石油需求量大增。2006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宣布:由于担心石油安全,加上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拖累,将大力发展生物替代能源。美国2007年25%的玉米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预计2008年将达到30%-50%。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和出口国,其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美国也是世界大豆生产第一大国,全国大豆种植面积2004年为3 044万公顷,占世界1/3,产量占世界总产量42%。大量的玉米、大豆被用于生物石油制造,以替代石油高消费,打破了原来的粮食消费结构的相对平衡,是导致全球粮价上升的另一个派生原因。 4.历史经验表明,美元贬值时国际资本流出美国。由于美元贬值及次级贷危机导致了投资者重新进行投资组合,组合的基本方向是减少持有金融期货,进而投向商品期货。中美利率倒挂(国内利率为4.14%,美元利率是3%,二者相差114个基点),国际投机资本(“热钱”、“游资”)趁机大量流入国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国内资本流动性过剩、增加了金融监控难度,也加大了国内金融风险。这些国际投机资本涌入国内后,投资方向无非就是股市、房地产、期货市场,鉴于近期国内楼市、股市的疲软表现,相当的国际投机资本涌入到国内期货市场成为必然,通过国内期货市场与国外期货市场的跨市操作也就顺理成章,2008年实际流入国内的热钱规模达到3 700亿美元就是一个例子。 在国际市场上,粮油定价权基本掌握在期货市场手中,期货商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抬高中国粮油价格,大致逻辑是:全球粮食减产全球粮食库存下降对冲基金推高农产品期货价格国内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走高最终传导至现货市场,从而对国内粮食现货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可以看出,不管美国是否刻意为之,通过美元分阶段、有步骤地贬值,美国正在缓解自身经济结构压力,并强化全球对美元的依赖程度,美元贬值正通过对石油、粮食等的国际炒作向外输出金融风险,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世界粮食价格的大涨,打破了原来世界粮食结构的相对平衡,进而威胁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粮食安全。 二、我国粮食供求的预测及现状 2020年中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对未来中国粮食的供求状况作出了预测。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粮食余缺占需求的比重和占生产量的比重正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有人认为随着人口增长、肉食品需求增加和生物能源与生化产品加工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粮食需求大增,供给出现较大不足,预计2-5年后将出现严重的战略依赖;估计10年后将临近或超过25%的粮食战略安全高危线。 在耕地方面,2008年4月,国土资源部公布: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减幅0.0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离确保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8亿亩的耕地“红线”仅一步之遥。由此可见,粮食缺口不断扩大、粮食需求继续增长、耕地面积却在持续下降,这就是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 三、对策建议 分析了美元贬值及其派生因素对世界粮价的影响,再结合我国粮食缺口、耕地数量等现状,不难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粮价和国内粮价的联动效应将不断增强,在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通胀压力下,本轮粮价上涨明显具有全球性特征。况且,长期来看,在国际粮价、特别是米价持续走高的预期下,国内粮价将不可能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粮食安全更加需要密切关注。为此: 1.尽快敦促美元升值。由于美元贬值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所需的工业品价格大幅度上扬,工业品价格上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十分巨大 。截至2008年4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17 566亿美元,假定这些外汇储备中70%为美元资产,相当于有总额为1.23万亿的美元储备,再假定每个月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为1%,那么每个月中国外汇储备的损失就是123亿美元。美元的快速贬值损害着世界经济,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粮食安全,尽快消除美元疲软状态、敦促美元升值刻不容缓。否则,与其被动等待美元贬值、缩水,不如主动适当减持一定比例的美元外汇储备,降低所持美元的机会成本,把这些美元储备汇兑损失转化为对国内农民的直接粮食补贴,积极出台惠农政策,防止农民失去种粮积极性,提高国内粮食自给率,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2.加大粮食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对粮食贡献率,提高粮食单产。一国的粮食安全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国际市场,尤其对中国人口大国而言,我国粮食单产很低,科技对粮食贡献率只有48%左右,在耕地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已逼近18亿亩的耕地“红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才能确保粮食安全。 3.政府继续加大对粮食价格的跟踪监控,尤其是重点监控需要大量进口的粮食作物,如大豆和玉米,尽快采取行政调控措施,“奖入限出”,减少粮食出口,更严厉打击粮食走私,对外国际援助项目中尽量进行美元资金援助,减少粮食实物援助数量。 4.暂缓国内燃料乙醇战略,降低计划生产燃料乙醇总量,调整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财政补贴,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品种,尽快改变以前因生产燃料乙醇而使得大量农用地转种玉米的状况,及时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5.高度关注国内期货市场的粮食价格波动。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尽可能地挡住一部分热钱进入中国粮食期货市场,减轻宏观调控的压力,尤其重点关注对外依赖度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