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不要忽视小问题.doc_第1页
教育学生不要忽视小问题.doc_第2页
教育学生不要忽视小问题.doc_第3页
教育学生不要忽视小问题.doc_第4页
教育学生不要忽视小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生不要忽视小问题 向学生讲一个钉子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民间文学研究家格林兄弟俩个。 在集市上,有一个商人生意兴隆,所有的货物都销售一空,他的口袋里塞满了金子和银子。 此刻他要回去了,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里。于是他把装有钱币的旅行包拴在马上,骑上马出发了。 中午时分,他来到一座城里歇脚;当他又要启程赶路时,家仆把马牵到他面前,说道:“老爷,马的左后蹄的铁掌上少了一枚钉子。” “少就让它少吧,”商人回答说,“我再走六个小时就行了,这点时间铁掌不会掉的。我急着赶路。” 到了下午,商人又下了马,让家仆给马喂点饲料;仆人来到他休息的小客房里,说道:“老爷,您的马左后蹄上的铁掌掉了;我要不要牵去找铁匠?” “掉就让它掉了吧,”主人回答说,“还有两个刀?时就到了,这点时间这马一定能坚持得住的。我还急着赶路呢。” 商人接着赶路,可是走了不多一会儿,那马开始一瘸一拐地走;它瘸了没多长时间,开始跌跌撞撞地走;跌跌撞撞地走了没多长时间,它就倒下了,腿也折了。商人只好丢下马,解下旅行袋扛到肩上,步行朝家里走去,直到深更半夜才到家。 “真是倒了大霉了,”商人自言自语道,“这都得怪那个该死的钉子!” 这真是欲速则不达呀!我 冤 枉 了 他引言:学生犯了错误,当然需要批评。批评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的教育手段,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难免出现偏差,甚至完全批评错了。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如何处理才能更正错误,实现教育目的?下面我写的这个案例就是讲述这方面内容的。案例正文:一次上课铃响了,我又开始了例行的巡查监督工作,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科任老师也进了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颇为顽皮的男同学刘爱昶慌慌张张地跑进教室。我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课间跑操场上玩去了,才会上课迟到!这是我亲眼所见,准没错!”一下课,我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分明看见眼泪在他眼圈里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下课了,同学们围着刘老师问问题,然后刘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抱办公室去,这才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和刘老师商量好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的呀!我知道错怪了他,正要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回到办公室,我的心里很恼火,心情也很沉重。这小子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儿甩手就走,把我窝在那儿,弄得我上不来下不去,真该好好收拾收拾他。但转念一想,我不也是这么对待他的吗?是我在没有把事情搞清楚的情况下,几乎面对全体同学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人家批了一顿。而且,事实上多数同学都清楚刘爱昶同学不是故意迟到的。是我的错误举动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有可能伤害到多数同学。因为我批评刘爱昶的过程可能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极端粗暴的形象,一个不注重调查研究反而仅凭故有印象作出主观推断的形象,这对一些后进生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想到这,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我必须尽快处理好这件事,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当天中午,我把刘爱昶约到接待室,只有我们两个人。他僵直地站在我的面前,表情冷淡,稍微侧了一下身子说:“老师您批评吧”。“对不起,爱昶同学,今天这事儿是老师做错了。”他的耳朵明显的动了一下。“老师没有进行调查研究就批评你,冤枉了你,这是老师的错,”我接着说,“你以前犯过一些错误,老师心里就对你有了成见,所以上午看到你迟到后,就不由分说的训斥你,这是老师的不对,今后我一定改,也希望你来监督我。”他的身子侧转过来,脸上带着疑惑。“其实老师心里一直很欣赏你,你聪明,反应快,对集体有爱心,乐于帮助同学。昨天大扫除时,你是第一个涮墩布墩地的,起到了带头作用。从这一点,老师就看出你是一个极具责任感的人,只是老师没有及时的表扬你,这是我的错,还是出于对你的成见,现在老师向你道歉。”他怔住了,眼神里布满了惊讶。“并且,老师还决定在下午的语文课上,面对全班同学向你道歉。”“不,老师,您别这么做,”他一脸惊慌地抢着说,“是我错了,不管有什么理由,我迟到了是事实,老师您该批评我,我下回再也不迟到了。”听到刘爱昶同学的话,看到他态度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语文课上,在全班同学面前,我向刘爱昶深深鞠了一躬。“同学们,今天上午,老师犯了严重的错误。”同学都用惊讶的眼神瞅着我。“刘爱昶同学上课迟到后,我不调查不了解就严厉的批评他,这说明老师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下面静得几乎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刘爱昶同学是比较顽皮,但他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带头大扫除,认真履行课代表职责等,这些都表现出他有很强的责任感。以往我更多地看到了爱昶同学的缺点,而忽视了他身上的闪光点,都是这副“有色眼镜”造成的。今天老师决定把这副“有色眼镜”摘掉,请全体同学监督我。”片刻沉寂之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自我反思:这件事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思一: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前,一定要多考虑几个问题。如,事情搞清楚了吗?我批评他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老师由于情绪急躁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教育禁语,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这些给学生定性的、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开展了。反思二:当班主任批评学生时,批评错了怎么办?班主任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深刻地自我批评。事实告诉我,这样作不但不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反而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起到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作用。反思三:不要让所谓的“眼见为实”蒙蔽了自己的眼睛,而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这次我亲眼所见后,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对后进生的成见所使然。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学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欣赏学生,要时刻关注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育延伸: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教师理应坚持原则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给子严肃的批评和热情的帮助。然而批评不是单纯的批、单纯的指责和训斥,更不应该讽刺、挖苦、不尊重人格,否则会事与愿违。怎样才能使批评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呢?1不要轻信“眼见为实”批评学生的错误要注重事实,但不要被“眼见为实”蒙住了眼睛,还要注重事实背后的原因:下面先介绍一个故事: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走到陈国与蔡国之间,被围困了整整7天,期间没有吃一粒米。这时颜回弄到一点米,连忙烧火做饭。饭快熟了,孔子看到颜回迅速地从甑里抓了一把饭吃了。不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来拜见孔子,请他进餐。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从床上爬起来,对颜回道:“刚才我梦见了死去的父亲,饭要是干净的话,我想祭奠祭奠他老人家。”颜问说道:“这饭不干净,不能用来祭奠。刚才有烟灰掉进甑里,脏丁,倒掉可惜,我便抓出来吃了。”孔子叹了一口气,说道:“可以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看来眼睛也不能完全相信啊。!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身边一些教育事例。常见老师横眉竖目地批评学生犯了错误不承认,为了强调其正确性还会抛出“我亲眼看见了”。但所见未必真事。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有时作为教师,还是学习学习孔子,把心态放端正,讲究一些策略,用恰当得体的话语把事情弄清楚,问明白,与学生沟通沟通,让他们体会到你的坦诚、真实、慈爱。如果真的如你所“见”,也不要说话过于生硬,否则会使矛盾激化,使冲突升级。“事与愿违”和“背道而驰”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不愿看到的事情。2批评要讲究艺术(1)批评须先贴心现在的青少年不再轻易地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账了。他们面对自己所犯过失,常常忽略自身的主观因素而夸大外界的客观原因;面对教师的批评,也常常怀有防范心理,甚至敌视态度。如果我们教师批评学生的过失没有顾及这些变化,依然一味地尖锐批评和严厉指责,那就不仅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反而会把矛盾激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批评学生的过失时,必须像儿科大夫用“药是甜的”来规劝患儿用药一样,首先说些贴心、关怀的话儿,以此来解除他们的防卫心理,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给“批评创造一种良好的条件和气氛。(2)批评重在晓理人一般是在不明道理或不甚明道理的情况下才出现言行偏差的,中小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批评学生的过失时,要把侧重点放在晓理上,当然也要晓之以厉害,只有把他们所犯错误的主客观原因及其危害分析透彻,并晓之以改正错误的意义和途径,才能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一名学生爱打架斗殴,虽给予纪律处分也不见成效。后经反复向他宣讲我们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和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某校两名学生因打架致人伤残而被劳教的典型事例,对他进行耐心的疏导,才使其有了明显的转变。(3)批评要促其知耻在道德生活中,羞耻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情感,它能使人谴责与匡正自己不良的行为动机。马克思称羞耻感为“内向的愤怒”力量,人若丧失了羞耻感,道德就很难对他发生作用了,其缺点错误也就很难纠正丁。因此,历代的教育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培养人的羞耻感,并将其作为“立人、立德”的根本。顾炎武认为,“廉耻立人之大节”,“耻尤为要”。所以,批评要善于促使学生树立羞耻感,并善于利用学生的羞耻感,使其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帮助学生树立羞耻感要以热爱学生为前提,要做到一分为二,恰如其分,尊重人格,启发自觉,切不可用“没羞没臊”、“脸皮八丈厚”、“不知羞耻的东西”等语言挖苦学生。如若不然,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一位留过两次级的高二女生曾因和师生发生矛盾而三次轻生,搞得满城风雨。我们在“评”其“过”时,向她讲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她自尊、自爱,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这样就调动起了她的积极情绪。(4)批评不忘扬长每名学生都有其优点和长处,后进生也不例外。只有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使之发扬光大,才有可能帮助他们找到克服缺点的正确途径。正如学记中所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所以,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不能否定一切,要将批评与奖励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客观、准确,抓住主要矛盾,要“打盆说盆,打碗说碗”,尽量避免算旧账,这样,才能使其心悦诚服地识“短”,坚决主动地抑“短”,自觉坚持“以己之长化己之短”,达到彻底改正缺点错误的目的。(5)批评必须激志理想志向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它能使人产生内驱力。一个人的理想志向越远大,其内驱力也就越大,社会责任感也就越强,正像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利。”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要与激志结合起来,要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争做“四有”新人。专家点评:批评是在学生犯了错误时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一种“负强化激励”,运用得好可以使学生终止错误行为,形成正确行为;批评错了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因此,需要教师特别时班主任高度重视。事实证明,批评错了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过分相信“眼见为实”,造成不该批评的批评;二是讽刺挖苦,以势压人;三是不分场合,不讲时机;四是不留余地,不给出路。一般情况下,老师对批评错了的问题是能够自我发现的,关键是发现了怎么办,这是考验老师“师德”的试金石,张老师敢于自我批评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就在这里。有的老师明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