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乙己 第 1-2 课时导学案来集二初中 九 年级 语文 科 撰稿人 岳伟红 审定稿人 语文组 时间 【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 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3、 学会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4、 体会本文的主题。【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学习重点】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会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难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学习过程(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略)二、 自主学习1、 作者及背景介绍2、 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3、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亨()舀()砚()蘸()附和() 不屑()置辩阔绰()羼()打折()4、 速读课文,理清思路:三合作讨论1、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孔乙己并没有一开始就出场,他直接出场是在哪一自然段?那么,文章第一、二段的作是什么?文中主要写了关于孔乙己的六个故事情节,请你概括出来(人物+事件)。示例:第四段:酒客嘲笑孔乙己偷书。2、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第九段 第十段: 第十一段:3、文章中的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命运最悲惨之处在文章哪一部分,即小说的高潮部分,请你概括出来3、你觉得孔乙己最终的命运如何?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4、找出文中对孔乙己采用了哪些描写,试进行分析: (1)肖像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神态描写: (二)试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三)初步体会作者对孔乙己的情感态度。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默读课文,勾划出文章中较有感受的词句进行批注,交流展示。 (二)提出疑难,讨论交流。 1、创设情境,进一步走近人物。我们刚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走近孔乙己,下面,试着以“众人”的眼光走进文本、走向孔乙己,去近距离观察他,并向大家介绍他们心中孔乙己的形象。 短衣帮: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的人。 掌柜: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的人。 丁举人: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的人。 小伙计: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的人。 邻家孩子: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的人。 我们认为:孔乙己是一个的人。 2、本文用字准确,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用词的妙处。: (1)“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和“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中的“摸”字意味有什么不同?对刻画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结合文意,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中“捞”字显示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问题: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提示,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分析一下“站着喝酒”与“穿长衫”,思考一下“唯一”一词)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提示,思考一下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窃”和“偷”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说?) 5、“他总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 6、“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是什么描写,它的作用是么? (四)你在学习过程中,还欣赏了哪些精彩的语句?你为什么欣赏它们? 三、拓展延伸:1、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文中哪几个地方写众人的哄笑?作者为什么反复写众人的笑? 2、文中除了写孔乙己,还写了哪些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 四、归纳主题:总结与反思:【作业与练习】完成课时设计上的题自评 蒲柳人家 第 1-2 课时导学案来集二初中 九 年级 语文 科 撰稿人 岳伟红 审定稿人 语文组 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3、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4、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法【学习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学习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擀( ) 剜( ) 腌赞() 到气( )唿( )哨咯()吧呱()呱坠地2、解释下列词语。荣膺(yng): 隐匿(n)一气呵成: 如坐针毡(zhn):影影绰绰(chu): 望眼欲穿:3、课文初探:同学们:只有用心读书,勤于思考,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请看下面的内容,你读懂了吗?默读课文文,完成以下任务: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章是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找出来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情节?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用恰当的词语简单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合作研讨1、探究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1)请同学们回顾小说孔乙己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写作特色,并思考本文是如何塑造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你觉得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提示:从两人的“绰号”的由来,从故事情节,从精彩细致的描写等方面入手分析。a、一丈青大娘:描写方法:人物形象:b、何大学问:描写方法:人物形象:2、精彩语段赏析:1)第一部分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分析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的?2)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本段内容,然后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参加小组朗读竞赛。3、学以致用:用得巧,关键在方法掌握得好。请探究孔乙己与蒲柳人家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异同点。从写作的角度来看,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及重点】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课前预习部分:圈点勾画你最喜欢的语段或是语句并赏析,最好能从多个层面摘抄。课堂研讨部分:一、学生小组为单位交流摘抄赏析的语句或语段,互相评价并补充,择优班上交流,或是集体组织更完善的赏析班上交流。二、学生展示语言品析成果提示:交流的时候,按照下面语言特色进行归类。1、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例句展示:1)天热的句子:2)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的句子:2、妙用纯乡土味的比喻凸显人物。例句展示:1)一丈青大娘的泼辣:2)何满子的顽劣:3)老秀才的严肃:4)何大学问的胡茬:3、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例句展示:1)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2)何大学问的外号及外貌:三、学生朗读品味,背诵喜欢的语段,小组内展示。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联系阅读体验,小组合作探究: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提示探究。(1)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显示了作品的什么民族本色?(2)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继承了古典文学的什么特点?(3)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运用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的什么表现手法? 五、内引外联,拓宽视野你如何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请结合本文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民俗单元)相衔接,以及一些社会现象来理解阐述。六、课堂质疑小结:1、请同学们小组内畅谈一下本课所学或是有疑问的内容。总结与反思:【作业与练习】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选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自评 热爱生命 第 1 课时导学案来集二初中 九 年级 语文 科 撰稿人 岳伟红 审定稿人 语文组 时间 【学习目标】1. 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及深刻的主题,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迪; 2. 体会文中人物与环节描写的细腻传神之处; 3. 品味这一硬汉形象所透露出的浓重的悲剧色彩,及其坚忍、卓绝的求生意志。4.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法【学习重点】1.把握人与环境抗争时所折射出来的伟大的精神力量,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2.体会人与狼对峙部分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学习难点】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骸骨( )鲦鱼( )窒息 ( ) 巉岩( ) 踉跄( )( )吹毛求疵( )2、解释下列词语巉岩: 踉跄: 奄奄一息: 吹毛求疵:三、合作研讨(一)认识主人公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等。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顽强,不畏艰难险阻。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至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种硬汉精神。(二)感悟主人公本文作者为什么没有赋予主人公具体的名字,而是用“这个人”来指代?课文中的“狼”,其实远远不止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它已经成了一种象征,想一想,它象征什么?作者这么写,是有自己的用意的。在这儿,“这个人”不仅仅是指一个人,而是象征着整个人类,作者希望整个人类能够拥有顽强的毅力。这里的“狼”可以看作是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象征。(三)赞美主人公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生命意志坚强,具有鲜明性格和超人勇气的强者形象。文中反复渲染不畏艰险困苦、勇敢顽强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是人的顽强意志和热爱生命的深刻主题。 四、总结反思同学们,只要心中生命的意念还在,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困窘的环境也能重生。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道理。为了让生命有意义、有价值,让我们热爱生命吧!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辉,让我们为自己拥有坚强而美丽的生命而自豪。总结与反思:【作业与练习】做课时设计第一课时自评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1 课时导学案来集二初中 九 年级 语文 科 撰稿人 岳伟红 审定稿人 语文组 时间 【学习目标】1 、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学习读书方法,陶冶高尚情操。2、 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3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说创作。【学习方法】【学习重点】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学习读书方法,陶冶高尚情操。【学习难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说创作。【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一、活动方案1 举办一次“走进小说天地”的读书报告会。先回忆自己读过的小说,列出书目,为活动作好充分准备。确定参考书目:郭敬明幻城、罗林哈利波特、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罗贯中三国演义、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海明威老人与海等等。参考书目也可讨论后确定。2 布置阅读。学期初就可以布置,书目可自选,也可以限定时间读完某一部小说;或者提出问题;或摘记;做读书笔记,积累材料,为以后的活动作准备。二、活动过程3 第一项活动:讲故事比赛。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来活动,采取自愿发言的形式,自己站起来讲述自己与小说的“恩恩怨怨”,最后评出“最佳故事大王”4 第二项活动:小说人物大家猜或评头品足。可以口头描述这些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也可以画出这些人物的肖像,还可以上台表演,把这些人物的行为动作演出来,让大家猜猜到底是谁,或进行品评。可以编辑小说人物词典,每人承担几个人物,最终汇成一本书。5 第三项活动:改写.读写和说话。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改写.续写和对话。改写孔已己变色龙,赋予新意,续写小说的结局。孔已己中为孔已己设计一个结局;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于勒叔叔又富了产生的结果。设计与孔已己.奥楚蔑洛夫对话,开拓新意。6 第四项活动:创作小说。可以自由驰聘想象,广泛取材,尝试一次小小的文学创作。要创作小小说,不应创作长篇小说。三、活动评价(1)评价可按照学期总评价.月评(阶段评价)或周评进行。(2)一周(月.学期)中读小说的数量。除了教师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在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考新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检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汽车教学大赛课件下载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第1框《让友谊之树常青》说课稿 新人教版
- 植物肥料学考试题及答案
- 职场技能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直播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端午华为手机活动方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吃药前问老师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2.1 季风气候显著 课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中学2025年“迎国庆、庆中秋”主题班会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PPT
- GB/T 14181-2010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 丹佛斯变频器modbus通讯
- (中职)氯碱PVC生产工艺及设备8项目八 PVC生产教学课件
- GB∕T 21448-2017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 常州豪爵铃木班组长任职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