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解读之五天津城建大发展.doc_第1页
“十一五”规划解读之五天津城建大发展.doc_第2页
“十一五”规划解读之五天津城建大发展.doc_第3页
“十一五”规划解读之五天津城建大发展.doc_第4页
“十一五”规划解读之五天津城建大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一五”规划解读之五:天津城建大发展春节前夕,2006天津“两会”隆重闭幕。会上审议通过了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未来五年,天津要高标准搞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构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完善空间布局 武清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城市发展主轴 天津“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布局规划图 未来五年,天津要完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加快形成“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一轴”指:“武清新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城市发展主轴;“两带”指:“宁河汉沽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新城”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蓟县新城宝坻新城中心城区静海新城”西部城镇发展带。“三区”指: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 滨海新区要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海洋经济发展带、塘汉大三个生态城区布局。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化工区、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等七个功能区。 中心城区要继续优化功能布局,建设海河经济文化景观带和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等功能区,提升金融、商贸、科教、信息、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 外围区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承接人口和教育科研功能转移,建设生态圈,确保全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建成地铁二、三、九号线 开建五、六号线 “十一五”期间,天津将建成地铁二、三、九号线,开建五、六号线。该图为2005年底,地铁一号线试通车时情景。 据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全喜介绍,未来五年天津城建将有大发展。要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现代城市交通网络。要建立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未来五年继续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建成地铁二、三、九号线和天津站交通枢纽,开工建设地铁五、六号线,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130公里。建设220公里城市快速路网和355公里中心城区外围快速路网。2010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提高到12平方米。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公交场站设施和大型停车场、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开辟公共汽车专用路和专用车道系统,建设公共汽车定位和电子显示系统,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公交车由“十五”末的7822辆发展到13800辆,增长76.4%,万人拥有量达15标台。公共交通综合分担率达到34%。 李全喜说,继地铁一号线试通车后,经过积极策划,地铁二、三号线将于2006年开工,地铁九号线也就是津滨轻轨的市内段,也将于2008年底或2009年初建成。地铁2号线是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东西主干线,西起中北镇曹庄,东至李明庄,线路向东延伸至天津市滨海国际机场。连接了本市6个行政区,全长22.56公里,全线共设1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8座,地面站1座。曹庄设停车场,李明庄设车辆段。地铁3号线是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东北西南主干线,从小淀至华苑,全长29.506公里,全线共设22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7座,高架站4座,地面站1座。小淀设停车场,华苑设车辆段。 9.24万户困难家庭直接受益住房保障体系 “十一五”本市将有9.24万户困难家庭直接受益住房保障体系。该图为2005年底,首批住户领到经济适用房钥匙时情景。 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吴延龙在接受采访时说,未来5年,本市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住房保障服务体系,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届时将有9.24万户住房困难家庭直接受益,与“十五”时期相比增长一倍以上。为此本市将提供约4000多公顷经营性用地,发挥土地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作用。将以支持新家园建设为重点,增加普通住房用地供应量,稳定房屋交易价格,满足群众改善住房需求。“十一五”末期预计本市人均住房面积将比“十五”末期提高28%。本市还将加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力度,新增物业管理面积要达到1.6亿平方米。加大直管公房维修力度,要解决历史遗留的40万住户未发产权证问题。 未来五年,本市还将加大对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和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行为,提升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运行质量。经营性土地全部推向市场以“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增强土地市场透明度和公平度,营造良好的竞争和交易环境。 2010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和集中供热率均达到90% “十一五”本市将建设双林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污水处理设施。该图为“十五”期间新建的咸阳路污水处理厂。 未来5年,本市将建成津滨水厂,改扩建一批老水厂,新建供水管道1900公里,改造旧供水管道1600公里。结合液化天然气工程,新建燃气高中压及低压庭院管道4100公里,改造旧燃气管网1900公里。加快排水空白区管网建设,新建排水管网800公里,改造2000公里,建设双林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污水处理设施,2010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建成一批再生水厂,铺设再生水管网1200公里,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再生水供给网络。建设一批污泥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950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