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安化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安化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化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研究 龚卫芬黄志韧陈朝晖喻昆鹏 (安化县林业局,湖南安化413500)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湖南省安化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分布和保护现状,分析安化县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安化县实际,从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宣传力度、加强监测和研究、规范驯养和繁殖和严厉打击偷猎行为五方面提出保护建议。 关键词 野生动物;现状;生境;保护建议 中图分类号 S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5-74-2 作者简介:龚卫芬(1975-),女,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保护。 安化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林地面积39.23 万hm2,占国土面积的79.25%,植物资源丰富1。县内具有大量连片的常绿阔叶林,林分郁闭度高、湿度大,加之这里的特殊地理位置,水热资源极其丰富。昆虫种类多、数量大。人为干扰较少,森林植被多样性好,为野生动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安化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是安化县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笔者通过收集安化县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系统掌握资源现状,结合安化县实际,针对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 1 安化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安化县共有陆生野生动物191 种,隶属24 目67 科。其中,两栖动物有19 种,隶属2 目8 科;爬行动物有20 种,隶属2 目7 科;鸟类有127 种,隶属13 目35 科;哺乳动物有27 种,隶属7 目17 科(见表1)。由此可见,安化县珍稀濒危物种占比较高,是雪峰山脉不可多得的一块种质资源聚集地。 1.1 两栖动物 安化县两栖类动物共19 种,隶属2 目8 科。其目数、科数和种数分别为湖南省已知种类数的100%、88.9%、30.6%,分别为中国已知两栖动物数量的66.7%、78.8%和6.5%。两栖动物以无尾目蛙科种类最多,达该地两栖动物的42.1%,其余7 科物种仅占57.9%。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 种,即大鲵和虎纹蛙,其数量占国家两栖动物保护物种的28.57%。国家三有保护动物19 种。国家濒危物种有3 种,即大鲵、虎纹蛙和棘胸蛙,其数量占红皮书中两栖类动物总数的10.34%。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物种有14 种,分别是无斑肥螈、小角蟾、中华蟾蜍、三港雨蛙、华南湍蛙、花臭蛙、沼蛙,黑斑蛙、泽蛙、斑腿树蛙、大树蛙、经甫树蛙、小弧斑姬蛙和饰纹姬蛙,占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两栖动物种数量的73.7%。 1.2 爬行动物 安化县已记录爬行类动物20 种,隶属2 目7 科。其目数、科数和种数分别为湖南省已知种类数的100%、46.7%和22.5%。有国家三有保护物种20 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物种17 种:乌龟、中华鳖、多疣壁虎、北草蜥、中国石龙子、蝘蜓、翠青蛇、赤练蛇、王锦蛇、黑眉锦蛇、山溪后棱蛇、灰鼠蛇、虎斑游蛇、华游蛇、乌梢蛇、竹叶青和烙铁头,其数量占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爬行动物总数量的23.7%。 1.3 鸟类 安化县鸟类共计有127 种,隶属13 目,35 科,其目数、科数和种数分别为湖南省已知数量的72.2%、64.8%和32.4%,具有较突出的代表性。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在安化县分布广、数量大、密度高。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有白鹇、红腹锦鸡和勺鸡等18 种;属于国家三有保护物种有87 种,其数量占当地鸟类物种总数量的68.5%;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物种占当地鸟类物种总数量的15.3%;属于中国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红皮书中物种有白颈长尾雉等5 种。此外,还有68 种系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物种,中日保护的候鸟37种,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的候鸟保护物种8 种。 1.4 哺乳动物 安化县有哺乳类动物共计27 种,隶属7 目17 科,其目数、科数和种数分别为湖南省已知种类数的77.8%、65.4%和30.3%。哺乳动物资源中具有较多的濒危珍稀物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 种,即云豹、林麝;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 种。国家三有保护兽类有15 种,中国珍稀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涉及的物种5 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的兽类有20 种。 2 安化县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野生动物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林业部门主要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管理,对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较重视,而对其他动物特别是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保护意识不强,林区居民对这类动物保护意识较弱。安化县是山区县,山高林密,野生动物众多,偷猎现象普遍、方法众多、行动隐蔽,而且大多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及满足个人喜好,这些偷猎行为很难被发现,偶尔发现一起也不足量刑,打击力度不大,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2.2 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野生动物保护宣教力度在基层尤其农村力度欠缺。一是要扭转当地居民长期吃野味的习惯,短期宣传及思想工作难能有效;二是山区居民分散于森林中,有效地将保护意识传达给群众较为困难;三是山区居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较差,对宣教的内容理解存在困难。 2.3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破坏比较严重 一是自然灾害的破坏。近年来,尤其是2005、2008年冰雪灾害,导致安化县森林植被破坏严重,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部分生境遭到破坏。二是近年来安化县二广高速、马安高速、怀桃线、大熊山风电等国家、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占用林地面积较大,导致野生动物的生境破碎化现象严重。三是近年来安化县茶叶生产基地大面积拓宽,对林区植被破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对野生动物的生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4 安化县野生动物迁地保护成效有待提高 安化县野生动物迁地保护主要采取建立保护基地与繁育中心的方式。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安化县野生动物繁育技术逐渐成熟,境内现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中心46家,主要涉及动物种类有蛙类、鸟类、蛇类、哺乳动物等。虽然驯养繁殖获得了一定发展,但成效不明显。一是要将利益意识转换为保护意识,要通过迁地保护使驯养繁殖聚焦于物种保护、优化物种的基础上,才能考虑经济利益;二是在遗传管理、医学研究及物种保护方面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为区域物种保护及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三是有待发展更多迁地保护方式,比如,建立动物园、划定保护区域实施重点保护等,为生态建设及物种多样性保护发挥更大作用。 2.5 非法猎捕的现象时有发生 安化县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现象时有发生。原因主要有:一是野生动物侵害当地庄稼和禽畜等,群众利益长期受损而得不到必要补偿,给非法猎捕行为留下了隐患;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林区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偷猎者进出林区方便;价值几万到几十万元的猎犬、几万到十几万的猎枪、夜视仪、强光设备等猎捕工具日渐增多,科技含量高,使得狩猎成为一些富有人群的时尚消遣;三是丰富野生动物资源为非法猎捕行为提供了资源基础。安化县林地面积宽,森林蓄积量大,生物多样性高,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势必引发非法猎捕发生,而且不易被发现,偷猎现象普遍。 3 安化县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建议 加大资金投入,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纳入各项林业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监测和野生动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研究,实现安化县经济发展、生态和谐的战略目标3。 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加大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安化县的一草一木。在全县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内,停止一切采伐活动,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身环境。 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宣传力度。设立更多的宣传栏,全面推行宣传、教育、执法三结合,收缴猎枪猎具,杜绝一切滥捕行为,使得安化县动物资源得到真正的保护。 规范对野生动物的养殖,打击一切野生动物非法经营活动,不定期对周边饭店、餐馆、市场进行检查。 严厉打击偷猎行为。安化县是林区大县,完全杜绝林区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