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导学案老师用.doc_第1页
水龙吟导学案老师用.doc_第2页
水龙吟导学案老师用.doc_第3页
水龙吟导学案老师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4、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5、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写作背景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文体知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水龙吟”是词牌名,“登建康赏心亭”是词的题目。建康,即今天的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 、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 典故重现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的味美的鲈鱼,于是弃官回乡。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时许氾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氾把这事告诉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几围粗,便感慨地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说树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课前预习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 遥岑: 远山。岑:这里指小而高的山岭。献愁供恨: 呈现;供给。 断鸿: 失群的孤雁。断:丢失。 登临意: 心情;用意。 休说: 不要说。休:不要。 树犹如此: 尚且 倩何人唤取: 请求;央求。 揾英雄泪: 拭,擦;揩拭。 堪脍: 正好可以把鱼肉切细。堪:可。脍:名作动,把鱼肉切细。 玉簪螺髻: 玉簪,碧玉簪。螺髻:螺旋盘结的发髻。比喻远山秀美 。 流年: 流逝的年华(时光) 。 理顺下面文言句子的正确顺序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 诵读指导韵脚字:际、髻、子、意、未、气、泪,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 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 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节奏。请给这首词划分朗读节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cen)远目,献愁供(gong)恨,玉簪(zan)螺(luo)髻(ji)。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lu)鱼堪脍(kuai),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she),怕应(ying)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qian)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wen)英雄泪? 学生倾情诵读,小组竞背竞默写。 合作探究(一) 一、学习上阕 1、词的上片作者在赏心亭看到哪些触动自己心弦的景象?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了触动自己心弦的景象有:辽阔雄浑的江天、清丽秀美的远山、楼头斜照的落日、断鸿失群的孤雁,这些景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宏大壮阔而又空寂苍凉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愁怨孤寂的心情。 2、找出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词句,并分析其比喻义。 明确:(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遥远的山岭,像美女插着玉簪的螺髻。这里移情入景,将清丽秀美的山景人格化,比喻为一个满怀愁恨的姑娘,表达了作者满怀愁恨的心情。“献愁供恨”一句意思民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报国无门。(2)“落日楼头”: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 (3)“断鸿声里”:断鸿指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3、江南游子”中“游子”指的是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词人自喻,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南宋统冶集团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4、“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中作者用了哪几个表动作的词,这几个表动作的词表达作者怎样内心情绪? 明确:表动作的词是:看、拍、会、登。 “把吴钩看了”,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以物比人,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直抒胸臆,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二、概括总结上阕: 上阕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断鸿,最后到人的动作描写,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点明了山河沦陷的苦恨,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 合作探究(二)一、讨论、交流、分析下阕(每组一个问题,意思对即可)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借用典故,描写的对象由景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哪些是正面人物,哪些是反面人物?明确:张季鹰乐于归隐。出自晋书张翰传及世说新语识鉴篇,是张翰见秋风起而思故乡吴中莼羹鲈脍的故事。这是一个反面典故。 许汜谋取私利。出自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是刘备责备许汜求田问舍,不能忧国忘家的故事。这是一个正反两面典故,刘备是正面,许汜是反面。 桓温慨叹时光流逝。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是桓温经金城见所种柳树而叹年华流逝的故事。这是一个正面典故。 2、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用张季鹰乐于归隐典故, 既表明有家难归的乡思,又表达了对金人侵占国土、南宋朝廷昏庸黑暗的激愤,还表明自己虽处逆境,却不愿像张季鹰那样弃官还乡,为全身远祸而弃官还乡归隐,仍不忘国事,努力抗争,期盼着为国效力的一天。用许汜谋取私利和刘备雄才大略典故,意在表明尽管自己不被朝廷所用,但也决不会像许汜那样去经营个人的舒适生活,而要像刘备那样胸怀雄心壮志,决战疆场。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用桓温慨叹时光流逝典故,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愤慨和苦痛。表现出作者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指代少女。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劝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写出了英雄失落的孤独与痛苦心情。 4、概括总结下阕 下阕用典,直接抒情言志,抒发出作者功业未就、有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恨。 二、学生讨论,形成共识,概括主旨和写作特点。 上阕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景中含情;下阕运用典故,直接抒情言志。 主旨:全词景情结合,用典精当,褒贬分明,通过比兴寄托他对国事的忧虑,对朝廷的怨恨,以及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苦闷。 艺术特点:写景抒情,景情结合;比喻用典,褒贬分明。 课堂检测1、“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这一句既是倒装句,又是比喻句。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从表现手法看,这里用的又是什么手法呢?请做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用的是移情(拟人也可以)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本身不具有感情的远山上,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2、请用准确的语言翻译诗歌楚地的天空,辽阔千里,处处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眺望遥远起伏的山岭,犹如美女头上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出无限的愁苦和怨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里,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向远处眺望,。我把宝刀看了又看,把亭上栏干拍遍,而南宋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