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试篇目文言文加点词整理.doc_第1页
中考考试篇目文言文加点词整理.doc_第2页
中考考试篇目文言文加点词整理.doc_第3页
中考考试篇目文言文加点词整理.doc_第4页
中考考试篇目文言文加点词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中考篇目文言文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归纳整理一姓名 得分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石潭记)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答 和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D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E 遂与外人间隔 又间令吴产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答】_ 和_6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A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C 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E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 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C。 杂然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D。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忱患,死于安乐)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A 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B 又何间焉 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C 小大之狱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 忠之属也 召令徒属(陈涉世家)2012年中考篇目文言文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归纳整理二姓名 得分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 感极而悲者矣 余悲之,且曰(捕蛇者说)D。 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E。 微斯人,吾谁与归 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 答 和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BA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遂许先帝以驱驰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杂然相许 DC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举大计亦死E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答 和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B。A。 心乐之 伐竹取道 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C。D。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其境过清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E。 乃记之而去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A。 愿陛下亲之信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B。 皆以美于徐公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C。今齐地方千里方七百里(愚公移山)D。由是观之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E。 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与朱元思书)6.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 )(4分)A 前者呼,后者应 B.太守谓谁? 宜多应者。 谓其妻曰C 余将告于莅事者。 D.后天下之乐而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E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F.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之谓失其本心。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 )A.投诸渤海之尾 假诸人而后见也B.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C.其如土石何 其真不知马也D 吾与汝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E.惧其不已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6下列句子中哪两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 )( ) (4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苟全性命于乱世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故天将降大任(孟子)二章) 而伯乐不常有(马说)E咨臣以当世之事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7下列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4分)A 至于斟酌损益 B 不求闻达于诸侯曾益其所不能 (盂子二章)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涑)C 先帝不以臣卑鄙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E 遂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6下面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两组是( )( )(4分)A今诸生学于太学 B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诸如此类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无奔走之劳矣 D 撰长书以为贽劳其筋骨 必以分人 E岂他人之过哉?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012年中考篇目文言文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归纳整理三姓名 得分 6、下列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两组是: 答:( )( )(4分)A、愚以为宫中之事 然得而腊之以为耳捕蛇者说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 陈涉世家D、使内外异法也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E、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A。 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B。或异二者之为或以为死(陈涉世家) C。 宴酣之乐 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D。 负者歌于途 负箧曳屣(送东阳马生序答_和_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而乡邻之生日蹙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A. B. 然后知生孚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今以蒋民观之,犹信 向吾不为斯役C. D. 此则岳阳槿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而吾以捕蛇独存E.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答_和_6、下列各组词语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4分)A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B 蹴尔而与之今为宫室之美为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 是亦不可以已乎 D 行道之人弗受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行阵和睦E 故不为苟得也苟全性命于乱世6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是哪两项?(4分) ( )和( ) A则吾斯役之不幸 B谨食之,时而献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食之不能尽其才(陈涉世家) C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D哗然而骇者 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E向吾不为斯役 寻向所志(桃花源记)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B 皆以美于徐公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C 今齐地方千里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 D 王之蔽甚矣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矣。( 捕蛇者说)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父母岁有裘葛之遗以衾拥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同舍生皆被绮绣与之论辨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E、足肤皲裂而不知 言和而色夷 答:和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 )(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 A此后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王之敲甚矣 C 今齐地方千里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矣(捕蛇者说) 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2012年中考篇目文言文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归纳整理四姓名 得分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6下面哪两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 )(4分)B。A。 河曲智叟亡以应 杂然相许 今亡亦死 陈涉世家 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C。D。 面山而居 甚矣,汝之不惠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 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E。 而山不加增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哪两组?(4分)A。 主人日再食 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E。 或遇其叱咄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C。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D。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答_和_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4分)A。 杂然而前陈者 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B。往来而不绝者沿溯阻绝(三峡) C。 射者中,弈者胜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D。 至于负者歌于途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E。 临溪而渔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答_和_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A。 农食所安,弗敢专也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B。 数月之后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 虽欲言,无可进者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D。 肉食者谋之 陈胜吴广乃谋曰(陈涉世家) 答_和_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的加点的词意义相同?(4分)B。A。 故五月渡泸 以伤先帝之明 故为之说(捕蛇者说) 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D。C。 以告先帝之灵 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有龙则灵(陋室铭) 深入不毛 6下面哪两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6哪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遂许先帝以驱驰A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庶竭驽钝 B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C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答_7“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是一个表示结果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下列各句中的“以”跟它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C遂许先帝以驱驰 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答_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4分)B。A。 齐之习辞者也 吏二缚一人诣王 时时而习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