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doc_第1页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doc_第2页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doc_第3页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朱海娟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理系,济南,250355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新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创设情境活动交流分享体验体验内化应用。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Application of experiencing teaching in college mental health courseZhu HaijuanPsychological department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250355Abstract : As a new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method ,experiencing teaching regards experience as basic character,whose teaching effect is more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teaching.It is characterized by practice, system, independence.The basic progress of experiencing teaching is create scenic activitiescommunicate and share experienceassimilate and apply experiece.Key Words:experiencing teaching;college; mental health course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据2002年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座谈会消息:大学生中,近25%有心理障碍,以焦虑、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情绪为主。2000年上半年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16.5%的高校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中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而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发了社会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注心灵成长的生命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和展示生命的意义,为了学生完整而具有个性的成长2。然而,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校常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多少与心理健康水平划等号,加上教学方法的陈旧,往往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成心理学理论课。大学生的理性心理知识与感性心理体验形成断层。体验式教学为大学生心理实践与体验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遇,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欢迎,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体验即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来认知周围的事物。没有体验的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知情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方式3。体验式教学所创设的环境和氛围能愉悦学生的心情,增加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变得更加开放和放松,更乐于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建立在学生亲身经历或亲身实践基础上的体验式教学,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艾军的研究发现,心理学课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式教学4。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其中,阅读的信息,可以被记住10%;听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20%。但在“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我们对自己所经历的事,能记得80%,具有明显的学习效果5。总之,传统教学强调学习过去的知识,讲究记忆,以接受程式化的知识为导向,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以教师为中心,“教”不一定导致“想学”、“会学”;而体验式教学强调即时的感受,讲究学习主体的领悟和体会,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注重观念、态度、体验的改变,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活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主动学习。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教学应尽可能少一些注入式,多一些启发式,更多一些体验式,且让三者有机结合!具体来说,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有:(一)实践性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要点,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体验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感受、态度、认知、个性等行为方式的心理过程,再以提问或小组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心理调节技巧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设置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影视片断;可以设置一种活动;也可以就情景线索激发一个辩题。总之,体验式教学是以活动体验开始,先行后知的教学模式。(二)系统性体验式教学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有效地把“听-看-做-互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具体情境活动中体验到整体的“我”我的感觉、我的想法、我的身体和行动,不仅在智力层面活动,而且在情绪、行为层面都动了起来。(三)自主性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师将信息灌输给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主动体验、自我观察6。学生才是自己学习的真正主人,是体验和认知的主体。这种自主性会导致学生的乐学、爱学。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创设情境活动互动交流分享体验体验内化应用。(一)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情境活动。1、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体验式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这要求教师参与活动时,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不能居高临下,要以尊重、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在班级形成信任、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毫无顾虑地展示内心世界,进行自我教育,达到自助,提高教学效果。2、情境的创设可多种多样,可以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影视片断,也可以创设一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1)以图片、影视片段、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设置教学情境。例如,为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可展示图片“紫丁香”的同时播放歌曲丁香花,引发学生的抑郁情绪。为引发学生与母亲的关系,可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触摸自己对妈妈的爱,慢慢抚平与妈妈的不良关系。(2)创设情境活动。设置一定的情境活动,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创设情境活动时,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一节课尽量有一个主题,层次由浅入深。活动的设置应与教学目标统一,防止将活动孤立起来,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不能跑题。教学案例一:有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可让学生采用心理剧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宿舍内的人际交往问题呈现出来,学生可亲自参加演出和扮演,也可作为旁观者去内省问题的根源。例如,现在个别大学生晚上煲电话粥的问题,是大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可就这个问题,找学生角色扮演,以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大家发现,换位思维是何等重要,同时,情绪表达需要讲究艺术,情绪表达要正确。首先,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其次,情绪表达时,不要埋怨,不要损害对方的人格尊严。最后,要告诉对方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否则只是为争吵而争吵,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也可采用游戏的方法,说明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教师让学生自然分组,让每组的第一个人到黑板前,教师给他们小声讲了一个小故事(不能让其他学生听见)。然后,他们回到小组中,要求他们尽量小声(耳语)、快速、准确地讲故事讲给各自小组的第二个人(不能让其他人听见),第二个告诉第三个人,依此类推。期间不能有交流,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最后,请小组的最后一个人到讲台上,讲出他听到的故事,这时大家发现每个组的故事到后面都大相径庭。教师再将自己原来的故事复述一遍,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经过不同人的传播,故事的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异,同时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教学案例二:有关学生的情绪问题的处理。可采用系心结的活动,将情绪充分宣泄出来。例如,找一些白布条代表心结,沿墙拉一根绳子,让学生将心结写在白布条上,再把白布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系在绳子上。面对自己的心结,采用呼吸调整法,先是正常呼吸,然后呼吸逐渐变得急促,声音变大,让自己听到,直到哭出声来。哭的时候,尽情宣泄,把自己所有的委屈、愤恨、不满全部发泄出来,想怎么哭都可以。觉得宣泄的差不多时,逐渐将哭声调整成音乐,声音逐渐变小,直到最后连呼吸声都听不见。这个活动实际就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和转化的过程。(二)交流分享体验交流分享体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能使学生挖掘到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通过分享交流吸收别人发现的共同要素,大大拓宽了经验有效迁移的范围,是学生的主体与知识、环境客体相互作用并产生领悟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体验,使感受更清晰,从而强化体验。体验的分享一般先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小组选一位组长来组织本小组的交流分享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认知周围的事物,学会主动探究。小组分享完后,可让学生在全体同学面前分享,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体验的成果。一般采用学生的自我评述、学生之间的评述和教师的评述方式,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述为主。要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三)体验内化应用将体验内化应用是体验式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能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感悟内化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应用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学生可以在“体验应用”的循环中不断进步。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但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参考文献:1 王春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2,18(4):39.2 陈亮,朱德全.学习体验的发生结构与教学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74-77.3 银星严. 心理学课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9(4):46.4 艾军. 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8(14):251.5 涂宏斌,郭霖.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 湖北教育(时政新闻), 2006(9):55.6 张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