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受科学精神 领悟表达方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南昌市南昌县莲塘三小 徐辉辉【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20课【设计理念】教学一篇课文,必须准确把握这篇课文作为选文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依据王荣生教授关于“选文类型鉴别”的思想以及本单元教学主题,本文很显然可定为“例文”,因为它用具体事实证明观点的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尝试运用等方式去掌握这种写作方法,同时,感受到本文所蕴涵的“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的主旨,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教学目标】1基础目标: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漩涡、司空见惯、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核心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写一段话。3.拓展目标:感受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 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 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并能仿写一段话。【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查找与课文中相类似的科学事例。课前交流1.谈话: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六年级了,学习了许多的课文,有写景的,有写人的,有写事的,还有散文、诗歌收获可真多!那同学们有没有学过这样一类文章,文章中作者会提出一个观点,并采用一些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板书:提出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我们把这类文章就叫议论文。是不是觉得很新奇?不要着急,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样一篇议论文。【设计意图:用轻松的聊天,引出议论文,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热情,并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思路。】 【教学过程】一、直接入题,明确观点。1.入题:同学们,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写了这样一篇议论文。2.板书课题,读题。 3课前我们聊到,议论文一定会提出一个观点,大家看,在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了!读!(出示第一段)。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就观点(课题)质疑,相机理解“真理”和“诞生”。【设计意图:顺着课前聊天,直接导入课题,明确文章的观点,引导思考观点的含义。】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1.承上导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是问一百个问题或画一百个号问就能得出真理吗?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文章比较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想一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2.学生自读。3.反馈交流:(1)交流生字: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花、领域、漩涡、花圃(注意读准音)理解四字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2)交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你能在课文中找到句子来理解吗?a.指名回答:“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师: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发现真理的条件是什么?(关键词变红)作者还用了一个关联词把这句话连起来,让我们合作读读。这就是“真理诞生于”!b.大家还找到哪个句子,也是在说“真理诞生于”的意思吗?(“纵观千百年来”。)师:是呀,这个句子也在解释观点。大家读到“从细小的”时有没有想到一个词?(见微知著)。c.大家看看这两个句子,还有什么联系?(意思都一样,前后呼应,都是在说观点的意思。)(3)理清线索。师:是的,这第二自然段,是紧接着第一段提出的观点,来做解释;而第七自然段的这句话,又再一次重申观点,做出总结。那课文中间这些部分就是在“证明观点”。【设计意图:让学生与文本亲密地、完整地接触,获得初步的感受,理解观点的含义并理清文章线索,为后面重点学习用具体事实证明观点作好辅垫。】三、研读例证,领悟表达。1导语:空洞的观点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在课文中间部分,作者写了一些什么?(板书:具体事例)是呀,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作者用了几个事例来证明观点?(3个)它们分别是关于什么现象的事例?2请同学来概括,指名回答。(相机表扬学生把文章读短的概括能力。)3师生合作,研读例证一。(1)导语: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举的第一个事例。它是不是像作者说的那样,“只要见微知著”呢?请大家对应这四个关键词,(读)把这段课文分成四层,每层后划一条长长的竖线。(2)学生默读课文,分层。(3)交流。a.(出示第一层)我们来看第一层。谢皮罗教授注意到了什么?谢皮罗教授本身的专业是什么?洗澡水的漩涡与机械专业关系大吗?这说明他很怎么样?(敏锐)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他却敏锐地注意到了。这就是“见微知著”!b.看到这样的现象,谢皮罗教授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出示第二层)如果你就是那看着洗澡水漩涡的谢皮罗教授,你来问问!(个别读)大家都是那一脸迷惑的谢皮罗教授,一起来问问!(齐读)看到一个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就要问问“为什么?”这就是“善于发问”。c.产生疑问后,谢皮罗教授又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三层)个别读后问:如果不写“紧紧抓住”“反复”好不好?为什么?(只有这样写才能体现谢皮罗教授“不断探索”)。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读。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样做实验的。(补充资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谢皮罗教授?(不断探索、锲而不舍)这其中他要走多少艰辛、曲折的道路,(在课题“一百个问号”下面画“?”),产生多少个疑问啊!这“一百个”真的是整整的一百个吗?而是指很多很多。 d. 这样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第四层)引:谢皮罗发现了(真理)!当谢皮罗发现这个真理时,心情会怎么样?会怎么说?世人实验后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正确的时,又会怎么说?我听出了你们心中的赞叹与佩服!(在课题“真理”下面画“!”)这不就是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吗? (4)明白对应关系,师生合作读。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事例每一层与观点的含义有什么关系?(对应)合作读一读,老师读观点的含义,同学们读具体事例。“只要”。由此不就证明(指课题说)“真理诞生于”吗?(5)引发思考,理解写法。同学们,刚刚这个事例中,如果说“见微知著”和“善于发问”是事情的起因,那“不断探索”就是这件事的(经过),最后“发现真理”就是事情的(结果)。同学们一般写事时,哪部分会详写?(经过)那这件事为什么不把经过写得详详细细的呢?写这个事例的目的是什么?证明观点。那在这件事中有没有体现出观点中的意思?(有)能证明观点吗?(能)那就足够了!作为证明一个观点的事例,它就是要紧紧扣住观点,把观点中强调的意思表现出来,证明出观点是对的就可以了。(板书:紧扣观点、突出重点)4对比阅读,研读例证二和例证三。(1)导语:下面我们去看看作者举的第二个例子和第三个例子,能不能像第一个事例这样分成四层,紧扣观点含义中的四个关键词来证明观点。(出示表格)(2)学生分组合作,研读两个事例。(3)汇报交流:事例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研究发现真理关于“洗澡水的漩涡”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紧紧抓住问号不放,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漩涡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关于“紫罗兰的变色”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到底是什么?会不会?有什么?什么样?进行了许多实验制成了酸碱试纸关于“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会不会?什么关系?百思不得其解反复观察和分析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5请学生小结:通过比较阅读这三个事例,大家发现了什么?(科学精神和论证写法两方面)这三个事例,它们都是紧扣观点,成功地证明了“只要”从而证明了,“真理诞生于”【设计意图:重点学习第一个事例,再比较阅读,分组学习第二、三个事例,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如何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同时,还感受了文中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难点在此得以突破。】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1导语:能证明作者观点的具体事实只有这三个吗?不是,作者只具体写了这三个,对其它的进行了概说。作者说:“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再补充一个吗?请具体说一说。2学生补充事例,同学们听有没有紧扣观点说具体。3小结鼓励:好极了!把刚才我们说的连起来,就是一个紧扣观点,突出重点的具体事例了!4.升华主题。同学们从以上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发现真理明明白白的几个条件,似乎发现真理非常简单,人人都可为,但(引原文第八段的第一句话来发问:)是凭空产生的吗?作者引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又进一步升华了自己的观点。出示第八自然段,师生合作读。看来要发现真理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意图:顺着课文的意思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以致用,举实例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及时巩固了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五、总结收获,布置作业。1学生总结收获,引导学生从科学精神(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和论证写法两方面去总结。2质疑。同学们一堂课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么,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若学生有疑问:很好!有了疑问,就有了探索的理由,希望同学们能紧紧抓住问号,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若学生无疑问:指课题发问,反过来看这个观点,是不是一百个问号之后一定诞生真理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再用具体事例去证明!3作业:(1)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试卷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心理辅导案例解析试题集(含答案)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格律与鉴赏模拟试题
-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库试卷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营养护理学:营养评估与干预试题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实践题教育游戏设计试题试卷
- 2025年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综合能力评估试题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火灾预防与逃生消防设施认证机构试题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题库试题试卷含答案
- (2025)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某电厂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退伍军人贫困申请书
- 2025年4s店代步车使用协议(三篇)
- 学校食堂服务承诺书
- DB51T 1174-2010 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
- 海洋平台设备防腐施工方案
- SAPHO综合征病因介绍
- 煤矿队组精益化管理
- 基尔霍夫定律课件(共17张课件)
- 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跨学科教育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