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2011年必修四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陕西师大附中2011年必修四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陕西师大附中2011年必修四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陕西师大附中2011年必修四月考试题.doc_第4页
陕西师大附中2011年必修四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四月考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第卷1至3页,第卷4至 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试卷自行保留。第卷本卷共8小题,共21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计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忤逆(w) 撇下(pi) 浪荡乾坤(kn) 淹淹一息(yn)B、连累(li) 冗长(rn) 声色俱历(l) 走投无路(tu)C、棕榈(l) 召唤(zho) 繁文溽节(r) 枭首示众(xio)D、嬉笑(x) 寒蜩(tio) 转弯抹角(m) 万籁俱寂(j)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某些电视媒体开办的娱乐节目,有意识地追求言辞上的“出格”,从而达到“愚乐”大众的效果,其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这些恶俗的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批评,应该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B、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从开园到现在,从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人不绝如缕,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古城西安的世界影响力。C、北京时间2011年5月3日,“世界恐怖大王”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被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然而这一消息,却让世界各国股市狂跌,实在令人不可思议。D、转基因技术的推行,到底是福是祸?是造福人类的重大举措,还是毁灭人类的“潘多拉”,一时之间各路专家学者齐聚“农科城”纷纷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虽然最终没有什么统一答案,但是大家一起讨论学习的过程显得热热闹闹,也与同行们共享了天伦之乐。3、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常识,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大花脸”;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 “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为科,又称为“介”;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D、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意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了。B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财富、权力等社会资源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决不能忽视教育权力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是保证教育公平的两个主要因素。C当前,国际能源争夺日趋激烈,国土面积过于狭窄、没有丝毫纵深感的日本对于能源供应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其对能源的危机感更是可想而知。D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5、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青衫是文化的,它昭示的一切,来自十年寒窗、秉烛夜读之苦。,。,?更何况还有心中那座黄金屋,在远方熠熠生辉,耀人眼目。只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判断,也美若虚幻且不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想即使读遍经史子集,又何苦之有呢苦虽苦矣,但是,苦中之乐,自有个中真味夜深人寂,有红颜相伴,素手秉烛,红袖添香ABCD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太子官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异议)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连)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苏)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徒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辈)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防)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辄能语其要 语: 说出 B. 轼诣武卫营 诣: 到去 C. 赐以金帛,辞之 辞: 告辞 D. 卒全其城 全: 保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母许之否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 母程氏亲授以书 常以身翼蔽沛公。C.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D. 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 人而无信,不知其也。8、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B. 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C. 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D. 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第卷本卷共11小题,共79分。9翻译(2小题,计6分)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0、根据前后文在横线上写出准确的诗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_ , _ 。(雨霖铃)_ _,谈笑间,_。 (念奴娇赤壁怀古)莫听穿林打叶声, _ 。(定风波) ,水随天去秋无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有暗香盈袖。(醉花阴) ,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四、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计15分)(一)课内阅读(2小题,计4分)鲁侍萍 (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周朴园 (厉声)下去!仆人们 (拉大海)走!走!鲁大海 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周 萍 (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周 萍 打他!鲁大海 (向周萍)你!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头流了血。周朴园 (厉声)不要打人!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周 萍 你是谁?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您小心吃了他们的亏。鲁侍萍 (呆呆地看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11.本片段中揭示的本质性矛盾冲突是什么?(1分)12.下面是雷雨中部分修改情况,请分析修改后的好处。(3分)【修改前】周 萍 你是谁?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修改后】周 萍 你是谁?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答: (二)、课外阅读(共3小题,计11分)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本来,3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 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选自十月,作者:梁衡。有删改)13、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第节中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4分)14、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3分)15、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含义?(4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6、这首词的上阕在意象选择上有何特点?营造出怎样的意境?(2分)17、这首词抒发的情感和雨霖铃有何异同之处?(2分)六、语言运用(4分) 请根据柳永望海潮中的名句“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进行拓展,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七、根据以下材料作文:(40分)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