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四十一).doc_第1页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四十一).doc_第2页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四十一).doc_第3页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四十一).doc_第4页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四十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四十一)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1有人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做过如下比喻:如果把组建联合国的设想比喻为战争灾难里产生的建造诺亚方舟的冲动,那么布雷顿森林体系更像是一个重建圣经中通天塔的计划,货币就是前来造塔的各方人等所操的语言,“官方语言”则被指定为美元,每一种其他“语言”都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汇率)“翻译”成美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旨在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充当了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货币按一定的汇率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B C D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并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的标志是()A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B雅尔塔体系的正式建立C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重大事项需获得85%以上的投票权才能通过。2009年11月该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增加“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新借款安排”中的出资份额,即从原来的800亿美元提升至1 000亿美元,这样四国在该组织中的投票权超过了15%,实际上拥有了对重大事项的集体否决权。这段材料表明()A该组织的控制权已经发生了转移B该组织通过主要国家共同协商一致来决定重大事件C金砖四国已经结成经济同盟 D该组织以认缴的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4美元是世界性货币,有时也把美元说成“美金”。“美金”的说法应开始于()A罗斯福新政开始后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后 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5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是()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A B C D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对哪个国家拓展世界市场最为有利()A英国 B日本 C苏联 D美国7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出现,积极意义在于()A利于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C直接推动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D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8.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9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言外之意是戴高乐不满意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美国控制西欧 D欧洲共同体10“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1.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12某一时期,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宣称“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法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查尔斯里克特则说:“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这里所讲的“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九十年代 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13观察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191319261931195219651985英国041717617美国33205396735由此可以判断A关税税率取决于国家经济实力 B自由贸易政策促成了科技革命C经济危机冲击贸易自由化政策 D布雷顿森林体系促使税率下降14.18世纪初荷兰医生曼德维尔出版一本长篇讽喻诗蜜蜂的寓言。他在书中宣称:“个人的恶行对公众而言就是一种美德;奢侈腐化的社会享受极大的繁荣,而勤俭节约的社会将饱受经济萧条的折磨,纯粹的美德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曼德维尔的观点体现的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强调( )A政府的作用 B消费的作用 C生产的作用 D道德的作用15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长期战争的影响 B.国共对峙的影响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16. 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建立福利制度 调整农业 复兴工业 以工代赈 A B C D17.1937 年5 月24 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18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获通过,该法案规定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这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B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C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D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立法权19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B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20. 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年 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2%27%37%36%43%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二非选择题(2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朝)嘉靖年间,宁波港外的双屿岛上,人口3000,其中葡萄牙人1200。房屋千余间,有医院两所,天主教教堂六、七间。(葡萄牙平托远游记)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粤海关志卷8)。遂以“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卷281)为由,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云台山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材料三 根据马世力世界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从1948年到1973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8%,而战前,从1913年到1938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阶段与原因 材料三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说:“在把我们这个星球转变为地球经济村中起了主要作用的两项发明是喷气式飞机和通信卫星。其中通信卫星大概是最重要的发明。”(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朝和清朝在宁波地区对外政策的主要变化及其目的。(6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1800年至1870年和1948年至1973年两个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12分)(3)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地球经济村”发展的认识。(2分)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四十一)答案1.解析:材料信息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象比喻,都符合其特点。答案:A2.解析: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它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答案:D3.解析:根据材料分析,投票权的多少与出资份额是一致的,因此符合题意的答案为D。4解析: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建立了固定的比价关系。在这个体系下,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从此美元有了“美金”的说法。答案:B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表解读能力。由趋势图可看出世界关税平均水平不断下降,贸易额持续增长,反映了各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各国的关税壁垒逐步弱化,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结论与题意相反。答案:D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题时应把材料内容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当时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商品生产技术及质量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上述材料中的规定明显有利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占据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答案:D7.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答案:D8.【答案】D解答题可用排除法,A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20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普遍恢复,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利用美元特权掠夺其它国家,故D项正确。9.【答案】C战后美国控制西欧,没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从题干看,说明了戴高乐对美国控制西欧的不满,故选C。A项片面;B项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10.【答案】C从材料看,当时美国的生产猛增,而工人的工资却增加很少,故选 C。11.【答案】C抓住题中的时间:1933年,可知西方大经济危机影响了中国知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故选C。12.【答案】D据题干提示“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和诺贝尔物理奖”可以判断应是在20世纪初,符合要求的只有D项。13.【答案】C 20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实力逐渐超过了英国,而从材料信息可知,在不同时期,英国的关税税率整体上低于美国,故A不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世界金融体系,与关税税率升降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从表格信息看,与其他时间相比,1931时,英国和美国的关税税率都是比较高的,这和两国在经济危机时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14.【答案】B根据题干提示个人的奢华消费会促进市场供求关系发展,而勤俭节约会抑制生产者的积极性,故选B。15.【答案】C材料的时间是20世纪中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中国商品的出口受到影响。16.【答案】D 罗斯福新政建立福利制度符合广大选民的利益;调整农业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复兴工业有利于保障城市工人的利益;以工代赈体现广大选民利益。故选D。17.【答案】B据题干罗斯福主张限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工人工资,这反映在新政措施中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故选B。18.【答案】A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题干中“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分析,应选A项。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包括了金融、工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C项说法片面;D项与题干内容方面不符。19.【答案】B 1935年与1929年相比,美国税收的税率增长了3倍多,过快增长的税率使得民众的实际收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众的消费能力,影响到经济发展,故选B项。20.【答案】C 观察表格,其数据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工业比重变化的趋势。A、D项表格无法体现,故可排除;B项表述有误,故排除。从19602000年发达国家积极开展科技革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得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结果使得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故选C项。21.【答案】(1)明朝嘉靖年间,一度开放宁波,允许洋人居住和传教。清朝乾隆帝时,严格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