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2-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2-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2-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2-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2-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湖高级中学201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 一、语言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要隘/艾草 舰舸/蛤蜊 餐具/惨剧 豇豆/扛鼎B.游说/著书立说 赠送/憎恨 谓语/喟然 瞳孔/胴体C.契约/锲而不舍 枯水/洞窟 闪烁/瓦砾 矿藏/藏族D.蔚蓝/遗之千金 崛起/撅嘴 摭拾/庶人 花瓣/辫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峥嵘惆怅竟自由 再接再励B.急燥折磨万户侯 光宗耀祖C.蒙弊体味蓬莱岛 耗费时间D.敷演刻薄受压抑 远见卓识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的体质常常 _我们,可是没有人敢超越体质的限制蛮干,做那些_ 自己的事情,因为人生的大厦不垮塌的前提是,我们必须_ 精神与肉体博弈的规律,防止冒进。A.威胁欺骗遵循B.威逼 欺骗遵守C.威逼欺瞒遵守D.威胁 欺瞒遵循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时我们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过于强调自己的伟大,殊不知伟人也不是白璧无瑕、十全十美的。B.专家们在决定采取这项措施之前是有顾虑的,因为这群孩子不但不辨菽麦,还不成体统,没想到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C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D.有的同学认为,求人不如求己,在自己攻克不了的难关面前,硬要曲意逢迎自己的想法。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道德行为是品行结构中较为复杂的一个成分,它受道德行为方式、道德动机、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意志等因素的影响。B.老师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C.由于有些家长虽然来参加了家长会,但会上并没有集中精力听懂这次家长会的内容。D.像这种为了骗取学生的配合而创设的情境,在平常教学中并不鲜见。这样的情境不要也罢,因为它向学生灌输了这样的思想:人有时可以不讲诚信,有时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同享快乐。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今存荀子为其所著。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集。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B C D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阅读下段文字,完成8-15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节选自荀子劝学)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B.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力)C.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D.虽又槁暴。(“暴”通“曝”,晒干)9.下列各句中有两个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声非加疾也C. 假舆马者D. 金就砺则利E. 蚓无爪牙之利F. 用心一也10.下列各组中一词多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于:寒于(比)水 / 善假于(介词,引进对象)物也 / 取之于(从)蓝 B.而:君子博学而(表递进,并且)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表并列)行无过矣 / 终日而(表修饰)思矣 / 臂非加长也,而(表转折)见者远/ 锲而(表顺承)舍之 / 积善成德,而(表顺承)神明自得 C.者:假舟楫者(代词,的人)/ 不复挺者(的原因)D.焉:风雨兴焉(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兼词)11.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曲中规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E.用心一也 F.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12.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若)锲而不舍,(则)金石可镂B.吾尝终日而思(索)矣C.輮(之)使之然也)D.輮(之)以(之)为轮)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证明“君子善假于物”的一组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B. C. D.14.下列对原文第一段五个比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B.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C.第三个比喻“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D.作者在三个比喻的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1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16.名句默写。(6分)(1)书生意气,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吾师道也,_ 。(韩愈师说)(3)位卑则足羞,_ 。(韩愈师说)(4)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三、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传递阳光接连几天的阴雨,虽然断断续续的,但人的心情都潮湿了。终于阴霾散去,阳光像久违的恋人不期而至。享受阳光的人真多,一个个脸上都那样灿烂。几个小孩子在广场的空地上,围成一圈,享受着童稚的快乐。我喜欢看小孩子游戏,踱过去,好奇他们的举动。围成一圈的小孩子,两只稚嫩的手合并后高高举过头顶,再慢慢张开,慢慢放下,到胸口处呈现掬物的样子,侧转身将捧着东西的手伸向旁边的小朋友,口中念念有词。每个孩子都重复这样的动作好奇特,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游戏。我又向他们靠近些,试图听清他们在说什么。“我把温暖送给你。”“我把好运送给你。”“我把幸福送给你。”“我把光明送给你。”每一个孩子都那样诚挚,那样甜蜜。“我把”轮到最后一个孩子,他是那些孩子中最小的,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汇,脸憋得发红。其他的孩子静静地等待着他想出来,没有一点催迫的意思。终于,那孩子想好了,大声地说:“我送给你舒服!”“好!”其他的孩子一起鼓掌,掌声像涟漪,从他们围拢的地方向四外扩散。我终于抑制不住好奇的心,凑拢到他们近前:“你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在传递阳光!”孩子们异口同声。“传递阳光?”“是啊,阳光不会拐弯,我们要让阳光拐弯,给所有的人带来好运!”传递阳光,多么奇特的想法啊!孩子们是天真的,在他们的天真中,我看到了一种比游戏还珍贵的东西。“叔叔,你哭了?”那个最小的孩子惊奇地看着我。我不好意思地揉了下眼睛,蹲下来对他说:“叔叔很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可叔叔长大了,找不回童年了。”“叔叔,我们也把阳光传递给你!”几个孩子同时掬一捧阳光,送到我的面前。我感到一种特异的滋味汇集到胸口,像喝了一杯上品的明前龙井。孩子们送给我的,远比龙井茶还耐人寻味。活了半辈子,我终于长了见识阳光原来是可以传递的! (选自湖上飞虹的BLOG)17.作者说“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游戏”,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游戏?为什么说孩子的想法是奇特的?作用是什么?(4分)18.结合原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每一个孩子都那样诚挚,那样甜蜜。一种比游戏还珍贵的东西。19.请分析文章画线段落的表达效果。(4分)20.文章结尾处,作者终于明白了“阳光原来是可以传递的”,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4分)四、作文(3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张洁在我的四季一文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你在这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