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06级商英2班 学号: 06003226 姓名:杨晓宜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比较 评分:90分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和表达手段,在英语和汉语语言交际中使用非常频繁。委婉语在日常交际中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本文拟从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角度,对比分析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关键词:委婉语;语用功能;语言交际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rhetoric means to harmoniz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uphemisms are widely used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verbal communication. However, in different context, euphemisms perform different pragmatic func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uphemisms,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Key words euphemism, pragmatic functions, verbal communication1 引言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几个世纪前,西方学者就已开始对委婉语现象进行了研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委婉语的研究论著不少,已取得了新的进展。但纵观过去对委婉语的研究,人们主要侧重于对委婉语的定义、历史、委婉语的构造原理和演变等方面的研究。近十多年来,随着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等学科日渐成熟, 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研究委婉语。虽然不少学者曾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考察过委婉语,认为委婉语不仅是遵循礼貌原则的结果,而且是利用会话准则的结果,但对委婉语使用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心态和交际策略,也即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似乎不足。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和表达手段,委婉语在英汉语日常交际中使用非常频繁。为了揭示委婉语的普遍规律,更好的理解这两种语言中委婉语的特殊性,本文拟从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入手,对英汉委婉语的表达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 2. 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Euphemism),源自希腊语“euphmismos”, 前缀 “eu” (好)和词根 “pheme” (说话),意为good speak (说好听的或者善词令)。牛津辞典从语义角度给委婉语下的定义:Substitution of a mild or vague or round about expression for harsh or direct one; expression thus substituted. (New Edition of the Oxford Concise Dictinary1976)。在古汉语中, 委婉语则称为 “曲语”, 含有迂回曲折的言说手段与婉转动听的效果的双重含义。这都是从语义角度给委婉语下的定义。从语用学角度看,委婉语是一种交际策略。在语言交际中, 人们为了减轻交际对方的刺激或者压力, 对自己不情愿的事情,对对方的不满或者厌烦情绪, 往往不愿直说, 不忍直说, 不便直说或不敢直说,于是就采用迂回曲折的方法, 故意用一些礼貌用语或者比较缓和的词语或语句,来含蓄甚至隐晦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这些表达方式就叫委婉语。由于委婉语不仅是一种替代忌语的修辞形式, 也是进行策略表达的语言形式,所以构成委婉语的手段不仅仅是名词的替换, 还包括句子、篇章以及否定、时态、语气等语法和修辞手段。在语言交际中,委婉语是维系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大的语用功能。3.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英汉委婉语是两个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和文化心理的价值评价。其语用功能都在于交际的文化心理效应-言语表达要具有可接受性、认同性和得体性的特点。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就要用委婉表达法,减轻听者的刺激和压力,让其乐于接受,感到温暖,达到礼貌得体的交际效果。由于文化差异,英汉委婉语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就其语用功能来说基本一致。大体可分为避讳功能,避俗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褒扬功能,和讽刺功能。 3.1 避讳功能 ( Taboo-evading or taboo-avoiding Function) 委婉语的产生是从禁忌(taboo)开始的。禁忌是古代社会中原始信仰的遗存,是由于人们对不理解的神秘力量的恐惧而约定俗成的一些消极的防范措施。在语言中的表现就是语言禁忌,即用语言来代替人们所忌讳的事情。 禁忌语范畴很广,生活中一些不能说或说了不好的话都属于禁忌范畴。尤其是对生老病死,人们往往采用委婉语来避凶求吉。例如“死”是最不吉利的,几乎人人都不愿意提及“死”和与“死”有关的词语。所以有关“死”的替代词在各种语言中最为丰富,尤其是英语和汉语。汉语关于“死”的委婉表达法纷繁细腻, 有100多种。如: “逝世”、“去世”、“毙命”“归天”、“与世长辞”、“安息”、“走了”、“离开人世”等。对特殊人物还有专门的术语,如和尚死了叫“圆寂”,皇帝死了叫“驾崩”,为守节气而死叫“玉碎”,执行公务而死叫“殉职”, 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等。英语关于“死”的表达也十分丰富,大约有102种。如pass away (逝世),be no more (不在了),depart (去世),be gone (走了), join the majority(会见老祖先去了), go to west(归西了), go to glory(升天了) 等。除了固定的委婉语以外,在一定的环境下还用一些普通的词间接地表达死亡。如: “Thousands of soldiers laid down their lives in that war.” 和 “And, it being low water, he went out with the tide.” 中,”laid down ones life” 和 “went out with the tide” 都是死的委婉说法。 生病也是人们忌讳说的,因而英美人和中国人都常用替代来淡化表达。例如,英美人把 cancer 称为 the big C 或 long ill-ness, 把mad 叫做 mental problem. 汉语也是如此。人们用“耳背”替代 “耳聋”,“失明”替代 “眼瞎”,“残疾人”替代 “残废人”。不过就其表现形式来看还是与英语有些差别。英语可以通过自身的构词规律使用缩略词如用 V.D 替代 Venereal disease (性病),用 B.O 替body odor (狐臭),而汉语则不能。 关于“年老”的委婉语的差别则非常明显。从文化差异上看,中国人尊敬老人,把年老看成是资力和地位的象征,因而有“古稀之年”、“高龄”“长寿”和“老革命”、“老教师”之称。而英美人怕老,因而特别忌讳old一词。从表达形式上看,汉语常用“老+姓氏/ 职称”或“姓氏+老”,如:老教授,老张,郭老,王老。前者表尊敬和亲切,后者是对德高望重的敬称。英语则用seniority, seasoned man, the mature等较模糊好听的委婉语来表达old。 此外中国人还忌讳用与不吉利的词谐音的字词,如因忌讳“散”、“离”等字眼,夫妻之间吃梨不分着吃, 因为梨谐“离”音,把“伞”称为“斗笠”、“雨盖”、“雨拦”、“雨挡”等。这是汉民族特有的避讳特点。3.2 避俗功能 ( Vulgarization-avoiding Function) 表示人体器官部位、生理现象和性方面的词语,传统上一般被认为是粗俗、猥亵或肮脏的,直接说出口不雅,因此往往由另外一些被认为是含蓄或高雅的词语来替代。例如大小便虽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却最难以启齿,所以英美人都会采取婉转的说法。他们会用“Excuse me, Ive got to go somewhere” 或者 “May I go to the bathroom, please?” 或者 “Excuse me, I want to wash my hands.” 等来代替上大小便。汉语在这方面也有相似的说法,比如 “去方便一下”,“去一下洗手间”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委婉语差异不大,但英汉语在性爱方面的委婉语的差异比较大。从表达形式来看,英语比汉语略丰富些,从文化方面来看,英美人更敢于谈“性”,更善于谈“性”,所以词义较模糊而且多为中性化。如表性行为不检点英语用free love(非法同居),trial marriage(试婚),表第三者或情人用love companion, spouse-equivalent, mixed single ,表私生子多用lovechild(爱情所生)而较少用illegitimate child。然而,中国人则羞于谈“性”少于谈“性”,因而词义多为贬义。例如形容与他人有不正当的关系和性行为不检点的人用“第三者,水性杨花,采花大盗,寻花问柳,露水夫妻”。现在把对感情不专一称“花心”,把老板的情人叫 “小蜜”,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也多为贬义。尽管感情色彩不一样,但这方面的英汉委婉语无疑都起到了很好的避俗的功能。3.3 礼貌功能 (Politeness-promotion Function)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常本着以礼相待的原则用委婉语取悦对方,避免冒犯和非礼,即为照顾自己和听话人的面子而努力讲不伤害别人的话。在批评和否定别人时,英美人和中国人都倾向于使用委婉语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以示礼貌。虽然英汉民族都有贬义褒说,以轻言重的倾向,但是中国人要温和些。中国人常在褒扬或肯定的词语前加上一些模糊或淡化程度的词语,如 “也许”、“可能”、“有点”、“比较”、“不太”、“不怎么”、“不够”等。例如,“她的结婚稍微浪费了一些。”“你工作不够认真。”“她的学习成绩似乎一般。”;或用回避法,暂不发表意见,如:“这个问题我还没想好,容我想想再说。”;或寓批评于希望中,如:“希望你今后学习更刻苦些。”;或含糊其词,含蓄曲折,不显山露水;或借用别的是由作托词,谢绝对方的请求或挽留。如:“我今天很忙,实在无法前去了,谢谢你的盛情款待。”;或用商量的语气来征询对方的意见,如:“这件事我像这样做,你看如何?”;或转移话题,答非所问,如:“小张的英语如何?”“他为人不错。”;或用某种动作行为或礼貌客气的话来暗示对方,如:“你的茶凉了,我再给你换杯热茶吧。”英美人在这方面则较直截了当,往往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先肯定优点,再用“不过”、“但是”来指缺点和错误。如: “ Your article is full in content, but it would be better if it were a little more original.” ; “Your report is ok, but wouldnt it better that you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tails ?”. 这些委婉语的使用起到礼貌作用,忠言不逆耳,理直不气壮,使听者不觉得刺耳,容易接受。3.4 掩饰功能 ( Fault-covering-up Function )委婉语具有模糊意义,不仅能掩饰说话人不愿意直说的事,消除直接的等同联想,而且能够文过饰非,起到很好的掩饰效果。在日常交际中,人们除了要考虑别人的感受,顾全别人的面子之外,同时也要顾及自己的尊严和面子。而与考虑别人的感受相比,人们更倾向于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竭力在语言表达中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持自己的尊严。因此有时候人们在不得不谈论一些有损自己脸面的事情时,就会使用委婉语的掩饰功能来保护自己。例如,当罪犯的父母和亲友不得不提起某人进监狱时,为顾全脸面会使用这样的委婉说法:He has been sent to the big house. (他被送进了大房子。) 或者 He is now living at the governments expense. (他目前在靠政府供养)。 很多弱智儿童的父母在说自己的孩子时也不愿意直接使用“弱智”,而只是委婉的说自己的孩子只是 “a bit slow”;当谈到自己的儿女或亲朋好友的私生活时,人们更容易使用委婉语的这种掩饰功能。如:He said he had had no connection with any other woman. (他说他和妇女无染)。 与个人相比,政府更常使用委婉语来掩盖真相、粉饰现实。委婉语顺应了政治上尔吾我诈、军事上避实就虚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大的欺骗性,于是成为政客、野心家和侵略者“欺人之谈”的工具。例如,英语中用industrial action(工业行动)来表示strikes(罢工);用substandard housing(普通标准房屋)代替slum(贫民房)来保护居住者和政府的自尊心;明明是穷人(poor),不说poor,而说needy(拮据)、underprivileged(经济状况低下的)、disadvantaged(处于不利地位的),让人觉得这个国家富得连一穷人也没有。2003年,美国人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为了掩盖其暴行,把大规模的空中狂轰滥炸说成是 “action of decapitation”(斩首行动)。把一次既没有合法性又不人道的侵略“occupation”堂而皇之地冠以“liberation”(解放),把自己打扮成为了维护伊拉克和平(“Iraqi Freedom”是这次美英联军对伊行动的代号)而战斗的解放者。在战争中的伊拉克平民的伤亡“civilian casualties”被称为 “collateral damage”(附带的损伤)。这类拐弯抹角、歪曲事实真相的委婉语的使用使战争的作者:Administrators恐怖和残酷性从字面上荡然无存。中国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关于“战争辞令”方面的委婉语明显没有英美这些好战之国多。但是,中国关于“腐败”方面的委婉语似乎比较多。近几年来,一些腐败官员,为了掩饰行贿、受贿的真相,堂而皇之的创造了一些委婉语。例如,下属大把花钱“奖励”上级主管领导,其实就是变相地侵吞公款、贿赂,说“奖金”,不过是委婉的说法而已。还有“纪念品”、“压岁钱”、“辛苦费”,“剪彩纪念”等,都是用来掩盖“贿赂”本质的委婉语。 3.5 褒扬功能 ( Commendation Function) 委婉语的另一功能是起到褒扬的作用,即用中性或褒义的词语或篇章来替代贬义的词语或篇章,或使已经十分得体的词语进一步润饰,加以渲染,锦上添花。例如英美国家的第三产业工作者对职业的社会地位十分敏感,常借助委婉语扬升和美化其职业,取得心理平衡,人们也乐于用褒扬的词语来称呼他们,以达到礼貌交际。如把hairdresser(理发师)誉为beautician(美容师),把janitor(守门人)说成superintendent(监护者),把garbage collector(收垃圾的人)冠以solid-waste ecologist(固体废物处理生态专家)的称呼,undertaker(承办葬仪者)变成了grief therapist(哀伤治疗专家)或funeral director(丧葬仪式指挥),把salesman (售货员)说成 sales representatives. 这一现象在汉语里也很普遍。例如用“代理”替代“买办”,用“经纪人”替代“捐客”,用“汽车美容师”替代“洗车工人”,用“环境美容师”替代“清洁工人”等。这些英汉职业委婉语都发挥了很好的褒扬功能。3.6 讽刺功能 (Sarcastic Function) 委婉语虽然语义婉转、温和,但是婉转之中见坦直,温和之中见刚毅,使得委婉语具有一定的讽刺性。对于一些不满的人或者事情,有时不便直言,这时人们往往会使用委婉语发泄不满。英语语言学学者 Leech (1983:142) 曾提到,在语言交际中,人们除了要遵守礼貌原则之外,也须遵守 “Irony Principle”(“讽刺原则”)。所谓“讽刺原则”就是通过“非真诚的礼貌”避免直接批评。在英美国家,用来讽刺人性弱点的委婉语比较多。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据说人有“七宗罪”, 即“愤怒”、“贪财”、“懒惰”、“骄傲”、“淫欲”、“嫉妒”和“贪食”。英美人用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来讽刺那些贪财吝啬的人,用 “take a back see to no one”来嘲讽那些骄傲的人。对那些整天监视丈夫的一举一动,担心丈夫与其他女人有染的妻子,丈夫会说 “She has eyes in the back of her head” 以讽刺妻子的“嫉妒”心理。关于讽刺“贪食”、“贪饮”的委婉语也颇多,如,“have an excellent stoma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技术与传统课堂相融合的策略研究
- 舌尖恶性肿瘤的护理查房
- 肾造口术状态的护理课件
- 肾上腺危象的治疗及护理
- 胃角交界性肿瘤护理措施
- 2025年护理三基三严理论考试试卷(附答案)
- 交通性脑积水的健康宣教
- 腹部土拉菌病治疗及护理
- 筛运焦工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机械设备点检员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托育机构婴幼儿健康档案(样式)
-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 心理体检收费目录
- 院感防控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 消防维保企业可行性方案
- GB/T 37400.18-202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8部分:开式齿轮传动系统
-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 全球职等系统GGS职位评估手册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局外人》课件
- 第十六章-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技术-2肩周炎评定
- 子宫内膜增厚-疾病研究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