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1页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2页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3页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4页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 与“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一节 学校萌芽的传说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 第三节 “六艺”教育,第一节 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教育的起源(了解识记),1、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发展的需要。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原始性”和“自然形态”。 教育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没有从其他社会现象中独立出来 教育极端原始 教育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原始礼仪和社会生活常识;主要途径是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没有专门人员、专门机构和文字书本;教育手段是身教和言教。 教育权利平等,二、学校的萌芽(了解识记),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社会活动,而学校作为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构,则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学校产生的条件: 1、教育的分化 2、文字的产生,(二)最早的学校类型,1、成均:五帝时代 ,教育内容以乐教为主。 2、庠:虞舜时代,兼作养老、储存谷物之处。,(三)夏代的学校,1、校:操演与角力比武的场所 2、序:习射兼习礼 3、庠 (四)商代的学校中国官学的雏形 1、序: 2、庠:养老,兼进行道德伦理教育; 3、学 4、瞽宗:学习礼乐,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一、“学在官府”(重点) 1、什么是 “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礼用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手中,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接触到。 民间无学术,也无学校教育可言。,西周的政治体制是领主贵族制度,诸侯、大夫世袭,政府官员世袭。因此,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的学校教育,其对象必然以贵族子弟为主,即所谓“国子”,他们的教育自然由官方来安排。,2、“学在官府”的体现 官师不分 政教合一,官师不分(官吏既负责行政职责,也有教学任务),帝王之师-太保(保身体),太傅(教德义),太师(教训以道) 大司乐-国学的主持者(中大夫,乐官之长),师氏-以三德三行教国子(中大夫),保氏-以六艺教国子(下大夫),乐师-教国子以小舞(下大夫),大司徒-乡学总管(卿),乡大夫-掌握乡之政教禁令(卿),州长-掌州教(中大夫) 乡师-掌乡教(下大夫) 党正-掌党教(下大夫) 族师-掌族之戒令政事(上士) 舞师-教兵舞(下士),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未分离,教育与政事合一。 国学既是施教的场所,又是国家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各级乡学也是地方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政事活动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学生在参与政事的过程中接受各种教育。,二、国学与乡学(了解识记),西周的学校集前代之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从设置上看,西周的学校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国学与乡学。,国学:即中央官学,设于王城与诸侯国都,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服务,分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城内宫廷中,大学在南郊。 乡学:即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后者只能受到一些管教性的教化。,三、大学与小学,青铜铭文上关于小学的记载,师嫠簋记载:“在昔先王小学,女敏可事,既命女 乃祖考嗣小辅”。这段话是周王对嫠讲的,说他过去在先王所办的小学读书时,聪明能干,命他做少辅。,青铜铭文上关于大学的记载,麦尊中说周王在镐京,“才辟雍,王乘于舟王射大鸿”。意思说,周王在辟雍,坐在船上,射大雁。 静簋中说,“六月初吉,王才藁京。丁卯,王命静司射学宫,小子众服众小臣 仆学射”。周宣王名静,这段铭文记载了周宣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在丁卯这一天,周王命他在学宫率领其他小臣,侍众学习射箭的事。,四、家庭教育(了解识记),1、贵族子弟的训练,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 2、家庭教育的内容: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知识。 3、7 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女子受女事(妇德、妇容、妇言、妇功)的教育,为将来做贤妻良母作准备,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家庭教育的内容,礼记内则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 。六年教以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以数日”。,第三节 “六艺”教育(重点),六艺起源于夏代,商代又有发展,西周学校的基础上,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使它更为发展和充实。 “六艺”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为大艺,是大学课程;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一)礼乐六艺教育的中心,“礼”是政治伦理课,主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操作技能及个人素养的训练。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乐”是综合艺术课,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有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周公,西周大学教育注重礼乐的配合,礼记文王世子曰:“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y),恭敬而温文。” 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二)射御军事训练课,“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三岁就背着男婴举行射的礼仪;小学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的人就不称男子之职;每年大祭前举行射箭比赛,以选拔武士。,射有五项标准,一“白矢”,射箭透耙;二“参连”, 前射一箭,后三箭连发而中;三“剡注”,力猛锐使 箭能贯物而过;四“襄尺”,尊者卑者同设之时,不 能并肩而立,卑者须退后一尺;五“井仪”,射四箭 皆要中靶并呈井状。,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宣公十五年说:“形同 而能耦,别之以射,然后爵之。”,(二)射御军事训练课,“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有五御:一鸣和鸾,二逐水曲,三过君表,四舞交衢,五逐禽左。,射御,(三)书数基础文化课,“书”,指书写文字。西周书写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