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温度巡检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论文-温度巡检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论文-温度巡检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论文-温度巡检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论文-温度巡检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学院 毕业论文 第 29 页 共 29页目 录摘要2ABSTRACT31 绪论41.1 滤波器组的发展历史及分类41.1.1提出概念阶段41.1.2基本理论发展的初步阶段41.1.3丰富完善理论阶段51.2 本研究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51.3 滤波器组的研究现状61.4 滤波器组的应用研究71.4.1在语音、图像编码中的应用71.4.2数字多路器71.4.3 CDMA通信方面的应用72 多抽样率系统的理论分析82.1 整数倍抽取和内插82.2 多抽样率系统中的多相表示113 滤波器组的基本原理123.1 滤波器组概念123.2滤波器组分析133.3滤波器组调制常用方法153.3.1单个滤波器叠加型滤波器组153.3.2调制型滤波器组154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164.1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实现方法164.2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164.2.1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基本原理164.2.2原型滤波器的设计方法175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MATLAB实现195.1原型滤波器(低通滤波器)MATLAB 仿真195.2八通道余弦调制滤波器MATLAB仿真195.2.1用频带等分(频带宽度为4khz)的办法设计滤波器组205.2.2用冲激响应公式实现余弦调制滤波器225.2.3滤波器组特性验证246 总结与展望26致谢27参考资料28摘 要余弦调制滤波器组是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的问题。对小波分析、语音编码、图像压缩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在满足滤波组近似重构的情况下通过寻优的方法得到滤波器的冲激响应。所得到的滤波器性能较差,其阻带衰减大约在-40dB,对于一些对滤波器阻带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这个数值是达不到要求的。本文为了得到较好的滤波器特性,选择由窗函数设计余弦调制滤波器组。考虑到滤波器组在过渡带出现的其幅频特性变化的情况,选择在两个滤波器交叠的中心频率处,使其满足滤波器的近似完全重构条件,其附近的误差也降到很小的范围之内。用本文的方法,在重构误差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滤波器特性,其阻带衰减可达到-50dB,由MATLAB实验程序及结果,可以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关键词: 滤波器组,近似准确重构,多抽样率,MATLAB仿真ABSTRACTCosine modulated filter banks is a project which belongs to multi-sample rate digital signal process .It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for wavelet, speech code, image compress and so o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that the impulse response of filter can be gotten by optimization under the near perfect reconstruction condition. The performance of filters is not very good. The attenuation of stop-band is almost-40dB. The near performance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for some application situation.For getting better filter performance, we design filter banks using window func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filter change rapid, we make the filter is perfect reconstruction on the point of center frequency. The error of reconstruction is small by the point. Applying the method of this article, we can get that the attenuation of stop-band is 50 dB , The correctness and validity are proved.Key word: filter banks,near perfect reconstruction,multi-sample rate ,MATLAB simulation1 绪 论1.1 滤波器组的发展历史及分类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应用于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涉及的问题是一个数字系统中需要解决多于一个抽样率的一些问题。这是现代数字通信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为我们要求现代通信中的数字传输系统能处理若干不同抽样率的数据(比如,电传打字机、传真、低比特率语音、视频等)。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问题是设计一个有效的系统,使一个信号的抽样率提高或者降低任意倍。我们把降低信号抽样率的过程叫做抽取,而把提高信号抽样率的过程叫做内插。在许多信号处理技术和信号处理的应用中,抽样周期T是一个基本考虑,它常常决定实行信号处理是否方便,高效等。某些场合中,输入信号可能己被抽样,抽样周期T是某预先决定的值,我们的目的是将这个抽样信号变换成一个新的、具有不同抽样周期的抽样信号,所得的信号仍要对应于原来的模拟信号,这时就可能有必要将系统中信号的抽样率从一个抽样率变到另一个抽样率。我们称这样的系统为多抽样率系统。子带信号处理从提出概念到今天大约30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1.1提出概念阶段滤波器组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应用在多速率采样,减少计算复杂度以及减少传输数据率和存储单元的要求。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时期是在1980年,提出了两通道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由于子带滤波器组中存在:(1)分析综合滤波器(2)上下采样器, 所以子带重构信号一般存在三种失真:幅度失真、相位失真、混叠失真。一般存在混叠失真的滤波器组是线性周期时变系统,而完全消除混叠失真的系统是线性时不变系统。如果滤波器组的输出是输入的纯延时,则称为近似重构系统。1.1.2基本理论发展的初步阶段在1986年,Smith和Bam well提出的共扼滤波器组首次实现了近似完全重构。在1986年由Veterli和在1987年由Vaidyanathan分别独立研究了滤波器组的近似完全重构条件,并将两通道子带延伸到M (M2)子带。他们引入了多相位分量分析滤波器组的方法使得滤波器组的设计和分析大大简化,从而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发展。特别是Vaidyanathan,他和他的研究组提出了FIR无损系统的晶格结构,用于设计近似完全重构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可以实现功率互补的滤波器组,简化了滤波器的优化设计。这些极大地推动了滤波器组的理论和应用的发展。1.1.3丰富完善理论阶段满足一定正则条件的滤波器组可以迭代计算出小波,Mallat提出了双尺度方程以及塔式分解算法,这些成果将滤波器组和小波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滤波器组与小波理论及设计有了非常紧密的联系。众学者开始重视利用滤波器组设计小波,以及滤波器组自身理论的研究。在此期间,众人公认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Vaidyanathan P.P., 他系统地提出了M通道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理论,他将当时的研究成果汇集成册,成为当时将从事此领域研究者的必读之书。按照滤波器组所具有的特点,滤波器组分成如下几类:(1)M带均匀滤波器组自从引入多相位分量分析滤波器组后,许多学者开始了在这方面的研究。余弦调制M带滤波器组的出现是一次重要飞跃,得出了完全重构条件,并用格形结构进行了实现。大大简化了M带滤波器组的设计而且出现了类似FFT的快速算法,即快速离散余弦变换。用调制的方法实现M带滤波器组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提出的设计方法有:非余弦任意正交调制的M带滤波器组、扩展高斯函数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用DFT调制的M带滤波器组等。(2)线性相位滤波器组在某些应用中希望滤波器组是线性相位的,所以线性相位的滤波器组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线性相位一般是通过FIR滤波器实现的,所以由FIR滤波器做原型滤波器的滤波器组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自从1993年,M通道线性相位正交滤波器组理论诞生以后,余弦调制滤波器组被延伸到线性相位滤波器组领域,从而大大简化了线性相位滤波器组的设计,后来提出的用矩阵分解的方法设计线性相位的滤波器组使得设计更加简洁。后来研究的任意长度任意通道的线性相位滤波器组的理论、结构、及设计方法更具一般性。(3)过采样滤波器组当采样因子R小于通道数M时,称为过采样滤波器组。与临界采样滤波器组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完全重构条件比较容易满足。(2)增加了系统抗噪声能力。(3)可以设计任意延时的滤波器组。(4)方便设计线性相位滤波器组。1.2 本研究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小波理论的迅速发展,小波的多分辨分析理论表明,满足一定正则条件的滤波器组可以迭代计算出小波,双尺度方程和塔式分解算法的提出将滤波器组和小波紧密的联系起来,给滤波器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课题着眼于滤波器组设计。在实际应用当中,滤波器组广泛应用于多载波调制,语音信号的子带编码等领域,随着应用的不断扩展,对滤波器组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像高保真音箱等,对于输出音质要求较高的应用,提高滤波器组的阻带衰减可以降低信号之间的相关性,防止失真的发生。1.3 滤波器组的研究现状由于滤波器组在子带编码和小波分析中有重要的作用,滤波器组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对滤波器组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近似完全重构,即基本无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第二,各子带滤波器的性能要好,即较小的过渡带、较小的通带波纹和较大的阻带衰减。滤波器组的理论分析方法基本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树型结构滤波器组,另一种是并行结构滤波器组。而且人们对并行结构滤波器组进行了较多的探讨。首先讨论两种设计方法的利与弊。对于树型结构,它一般是由两通道滤波器组级连而成的。其优点是对子频带的划分灵活,可以根据信号的特征对子带进行划分,因为它的滤波是分级实现的,下一级的滤波必须等上一级处理完才能进行,数据传输的延时与级数有关,在滤波器阶数一定的前提下,级数越多,延时越长。因为它每一次频带划分的滤波运算都是独立进行的,所以其计算量大。在实际设计中还是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加以选择,只要延时能够满足要求,树型结构滤波器组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对于并行结构滤波器组,也称为M带滤波器组,它对输入信号的处理是通过一个对频带进行均匀划分的滤波器组一次性完成的。其优点是延时小,计算量小,由于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一次性将全部子带信号算出,不必对每个子带单独计算,第一章绪论当采样因子R小于通道数M时,称为过采样滤波器组。与临界采样滤波器组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近似完全重构条件比较容易满足。(2)增加了系统抗噪声能力。(3)可以设计任意延时的滤波器组。(4)方便设计线性相位滤波器组。当采样因子R小于通道数M时,称为过采样滤波器组。与临界采样滤波器组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近似完全重构条件比较容易满足。(2)增加了系统抗噪声能力。(3)可以设计任意时延的滤波器组。(4)方便设计线性相位滤波器组。实现一次性将全部子带信号算出,不必对每个子带单独计算,能够节省计算量,对于实时系统来说可以降低对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要求,对系统实现成本的降低有重要影响。所以对于多子带系统来说,并行结构滤波器组更有其优越性。在满足延迟,并且子带数较少的条件下,树型结构的滤波器组可以取得较好的滤波效果和较好的重构性。在实际产品中已有应用。并行结构滤波器组则尚处于研究阶段。由于并行结构滤波器组具有延时小,节省计算量的特点是树型结构滤波器组无法比拟的,按不同的设计思想阐述并型结构滤波器组的研究进展。1.4 滤波器组的应用研究1.4.1在语音、图像编码中的应用子带滤波器组最早的应用就是在语音、图像编码中。各种滤波器组多数是围绕提高编码效率,降低滤波器组延时,减少恢复信号的混叠成分和相位失真及幅度失真目的出现的。特别是为了适用于图像处理,出现了各种线性相位的滤波器组结构和设计方法。最优正交变换编码和正交子带编码器优化的一般理论框架是此应用最好的理论依据。1.4.2数字多路器多个输入信号分别经过上采样器和合成滤波器组合成一个信号,在同一个信道上发送到接收方。接收方经过分析滤波器和下采样器,完成信号的恢复。这个系统完成了时分到频分的双向转换。这种数字多路器广泛应用于多用户通信,信道复用和CDMA等。电话传输的数字多路器是建立在DFT调制滤波器组的基础之上的。多路器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交叉干扰,幅度和相位失真。随着多速率滤波器组的理论和设计技术的成熟,提出了完全重构的多路器。1.4.3 CDMA通信方面的应用滤波器组在通信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两方面的:(1)通信中干扰的抑制;(2)CDMA的扩频设计。扩频通信是当今世界通信发展的主流。但它与其他通信方式一样也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干扰源是码间干扰、多址干扰和窄带干扰。用滤波器组抑制窄带干扰是在频域内处理信号,在1989年Davidovici S.提出了用DFT变换方法消除窄带干扰,其算法过程是用子带滤波器分解接收信号,确定窄带干扰所处的频段后,在频域用切除器消除干扰,然后重构信号。2 多抽样率系统的理论分析2.1 整数倍抽取和内插在一个信号处理系统中有时需要不同的抽样率。这样做的目的有时是为了系统中各处需要不同的抽样率,以利于信号的处理、编码、传输和存储,有时则是为了节省计算工作量。在抽样率满足抽样定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先将以某一抽样率得到的抽样信号经过数模转换器变成模拟信号,然后再经过模数转换器用另个抽样率进行抽样、这样就可以改变抽样率。但是实际上改变抽样率并不一定需要先变成模拟信号再进行另一次不同抽样率的抽样,而是以简单得多的数字处理方法完成抽样率的转换。使抽样率降低的抽样率转换称为抽取,亦称抽样率压缩。使抽样率升高的抽样率转换称为内插,亦称抽样率扩张。抽取和内插有时是整数倍的,有时是有理分数倍的。抽取和内插是多抽样率信号处理中的基本环节。当信号的抽样数据量太大时,为了减少数据量以便于处理和计算,我们把抽样数据每隔(L一1)个取一个,这里L是一个整数。这样的抽取称为整倍数抽取,L称为抽取因子。这是在时域的解释。用因子L对数字信号进行抽取(也成为下采样或压缩)意味着将采样速率减少为原来的1/L。抽取可通过保留信号的L倍数的采样点而得到。抽取过程如图2-1(a)所示。插值过程如图2-1(b)所示。L. (a)用因子L抽取 L (b)用因子L插值图2-1用L进行抽取和插值 于是,抽取后得到的信号位。在频域上,如果的频谱位,那么欠采样信号的频谱为 (2.1)上式说明,将的频谱进行L倍扩展,并以2为周期,得到的副本就构成了的频谱。 图2-2是降低序列采样率(下采样)的示意图,有图可见降低其采样率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中的每M点中抽取一点,形成新的减采样. (2.2) n n图2-2采样率降低序列若的采样周期为T,则经M倍抽取后的采样周期为。二者的关系未的采样频率为 =1/= ( 2.3)的傅里叶变换为 X()=) (2.4)则的傅里叶变换为 (2.5)式中,从序列的尺度变换的角度看,是的压缩(M倍),则应是的扩展(M倍)。图2-3是提高序列采样率(上采样)的示意图,有图可见提高其采样率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中每相邻两点之间内插L-1个零值点,形成新的上采样既 (2.6) x(n/L) n n图2-3 采样率升低序列若的采样周期为T=1/fs,则采样率提高L倍后周期为,二者的关系为 (2.7)新的采样率为 (2.8)实际是的尺度变换,所以的频谱 (2.9) 通过比较可知,与下采样相似,有序列的尺度看,是的扩展(L倍),则是的压缩(L倍)。2.2 多抽样率系统中的多相表示多相表示在多抽样率信号处理中是一种基本方法。使用它可以在实现整数倍和分数倍抽取和内插时提高计算效率,在实现滤波器组时也非常有用,多相表示亦称多相分解,它是指将数字滤波器的转移函数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相位的组。第一个滤波器的冲击响应有中下标为L的倍数的采样点组成,第二个滤波器的冲击响应有中下标为L的倍数加1组成,依此类推。利用分析子滤波器和抽取其得到的多相表示,对于合成滤波器,可以匹配于插值运算的另一种多项分解来表示。3滤波器组的基本原理3.1 滤波器组概念滤波是信号处理中一种最基本但十分重要的技术。利用滤波,可以从复杂的信号中提取所需的信号,抑制不需要的信号。所谓滤波器,就是对已知激励,可以在时间域或频域产生规定响应的网络。要使滤波器能够提取有用信号,要求对信号与噪声有不同的增益,对有用信号无失真放大,对噪声尽量衰减。滤波器组就是把各种类型滤波器为了完成一种功能组合在一起,下面介绍它在子带信号处理中应用。在子带滤波及其他一些应用中,将序列分离为几个频带是很有好处的,如图左边所示:信号处理任务F0(z)G0(z)LLF1(z)G1(z)LL+X(k) Y(k)GM-1(z)LFM-1(z)L图3-1 子带信号处理将分析滤波器用传输函数表示,其中由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组成。在理想情况下,这些滤波器没有重叠通带部分,而是共同覆盖了输入信号的整个频带。由于在原始信号经过M采样点数目,因此所有信号的采样点总数是原始信号的M倍。这种在采样点数目上的扩展增加了计算复杂度,是我们所不希望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输入信号被均匀分割为多个子带,每个子带都有相同的带宽。由于每个分析滤波器的输出带宽是原始信号的1/M,因此在不破坏原始信号的条件下,我们能够用小于或等于M的因子L对每个进行抽取。当L=M时,经过抽取后的数据量相对于输入信号采样点保持不变,这种情况成为最大抽取分析滤波器组。如果LM,则由于混叠现象,会有信息的丢失,将不能恢复原始的信号。在L=M时,通过正确的设计分析滤波器并结合合成滤波器,可以得到包含在输入信号内的全部信息。如果子带中没有信号处理任务,则滤波器组的输出可表示为输入信号的延迟形势,延迟的产生是由于子带滤波器的因果性。在正常的情况下我门可以得到一个完全重构滤波器组。在实际中,有几种设计分析滤波器和合成滤波器的方法,能够对信号进行良好的重构或任意的近似。这些滤波器可以是具有重叠频率相应的FIR滤波器,由于消除混叠的影响,从而实现近似完全构。3.2滤波器组分析 八个通道的滤波器组(关系图)方框图如下: 2 2 X() 2 2 2 2 2 2 2 2 2 2 ) 2 2 2 2 图3-2八通道滤波器组实现公式如下: (3.1) (3.2)式中,为原型滤波器的冲激响应。由(3.1)和(3.2)可知,分析滤波器和综合滤波器具有如下关系: (3.3)根据文献2中证明,为了抵消大部分的折叠误差项和获得一个较为平坦的总幅度响应,必须选为 (3.4)这里滤波器和具有相同的长度N,并且假设其为2M的整数倍,即,N=2mM。令,有公式(3.2)可得 (3.5)即 (3.6)这里,原型FIR低通滤波器具有线性相位,但分析/综合滤波器都没有线性相位,若用l迭样本数,整个滤波器组的输出 (3.7)这里T(z)=表示系统输入X(z)的传递函数。表示系统混迭输入项的传递函数。因为是的自相关(对称)的Z变幻,故T(z)具有线性相位。定义总的混叠误差为 (3.8)整个滤波器组的幅度失真为|T(z)|,如果设计合理,整个滤波器是没有相位失真,只有幅度和混叠失真的。为了得到高质量的重构,一个好的原型滤波器应尽可能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3.10) (3.11) 调制时,选择合适的相位因子,可以消除相邻子带间的混叠。如果满足条件(3.10)则非相邻子带间也没有混叠。如果满足条件(3.11),则滤波器组没有幅度失真。3.3滤波器组调制常用方法 3.3.1单个滤波器叠加型滤波器组该方法考虑幅度和延时特性的IIR型通用参数滤波器作为构件组成滤波器组,以单个滤波器特性相互叠加为基础,设计时使相邻滤波器在交界频率点满足一定条件,并对各过渡带区的组合特性施以优化和采取抗混叠、串话措施,做到以一定精度逼近于信号完全重构的滤波器组。由于是以单个滤波器特性相互叠加为基础,故计算简单,可提高计算精度,采用的是IIR型滤波器,其阶次比其他方法通常采用的FIR型可低很多,因而使整体结构大为简化,不仅整体滤波器组可以做到其幅度、延时、混叠、串话失真在容许的要求范围内,分析与综合滤波器组也可分别做到其幅度、延时特性同时最佳优化迫近。分析滤波器组基本上可以得到M带正交基,此特性目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一定精度要求迫近信号完全重构情况,达到可实用化程度。3.3.2调制型滤波器组这种设计方法考虑幅度和延时特性的FIR型通用参数作为构建组成的滤波器组,首先通过窗函数方法得到一个原型低通滤波器,然后通过调制得到分析和综合滤波器组。若滤波器组为M个通道,则低通原型滤波器的通带宽度为1/2M,为了得到好的恢复特性,对低通原型滤波器的设计是很重要的。由于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具有易实现,性能良好的优点。本课题就是研究通过对原型滤波器进行余弦调制得到滤波器组的方法.4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4.1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实现方法我们知道滤波器的功能就是把输入序列通过一定的运算变换成输出序列。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数字滤波器:一种方法是把滤波器所要完成的运算编成程序让计算机执行,也就是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专用的数字硬件,或采用通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实现。滤波器的运算结构是重要的,不同结构所需要的存储单元及乘法次数是不同的,存储单元的数量影响复杂性,乘法次数影响运算速度。另外,在考虑到有限字长效应的影响,不同运算结构的误差,稳定性是不同的。由于FIR滤波器可以实现准确线性相位,所以这里只考虑FIR滤波器,对于单个滤波器的实现我们有多种实现结构,FIR滤波器其实现结构有:直接型结构、级连型结构、频率抽样型结构、快速卷积结构,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结构及格型结构。我们这里考虑的是滤波器组的结构其同滤波器的结构的关系。当然我们可以采用滤波器的结构来实现滤波器组,即单个滤波器分别计算来实现,我们以上所讲的结构都可以采用,但是这样实现滤波器组是不高效的,即所需的开销大,难以提高计算效率,滤波器组的结构所采用的思想应该是一次性,计算出分析滤波器组或综合滤波器组的全部输出,而不是单个滤波器去计算。因此,我们通过一种比较高效的仿真软件(MTLAB)来实现滤波器组功能特性。 4.2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对于具有大量子带的滤波器组的设计和实现来说,余弦调制滤波器组是一类高效滤波器。由于余弦调制滤波器组是基于单个标准低通滤波器的,而标准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满足实现全重构的一些约束条件,所以相对容易进行设计。对于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其分析滤波器传输函数和综合滤波器传输函数)是分别通过对一个具有线性相位特性带宽为/(2M)低通滤波器P(z)进行余弦调制而获得的。4.2.1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基本原理余弦调制滤波器组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具有高的频率选择性和高的分辨率的滤波器组很容易用这种方法设计。作为设计结果的各子带滤波器由一个实系数原型滤波器得到。由于其设计简单,性能优越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可以通过对线性相位低通原型滤波器进行余弦调制来实现, 由于完全重构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很难得到高的阻带衰减,所以把目光投向近似完全重构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4.2.2原型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目前出现的各种方法大部分是选择不同的目标函数来优化原型滤波器系数。以下是最常见的提出来的一些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它的目标函数选择为同时最小化原型滤波器的阻带能量和全部幅利用多相分解及正余弦变换的滤波器组的实现结构对于多相分解及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这种实现结构是针对余弦调制滤波器组来说的。 由于本设计所采用的滤波器都是FIR的数字滤波器,所以这里只介绍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如表所示:表4-1原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说明窗函数法对理想滤波器加窗处理,根据滤波器性能指标,截取某一段来近似取代理想滤波器最优化设计平方误差最小化逼近理想幅频响应或采用Park_McClelian法产生等波纹滤波器约束的最小二乘逼近法满足最大误差限制条件下使整个频带平方误差最下化任意相应设计设计具有任意相应的FIR滤波器升余弦法函数具有光滑正弦过渡带的低通滤波器设计在通常的情况下,理想数字滤波器的单位取样序列是无限长的,是非因果序列的,在物理上是不可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需要对截取一段来近似表示,这相当于在理想滤波器频响函数卷积,为了使滤波器有好的的性能,要求窗函数主瓣宽度尽可能窄,以获得最小的过渡带,旁瓣相对值尽可能小,以使得通带波纹小,并且阻带衰减大。(1) 窗函数设计法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时,要根据给定滤波器指标选择适当的窗宽度和窗函数,用的窗函数有矩形窗、汉宁窗、凯泽窗、和契比雪夫窗等。以矩形窗为例,表达式为 (4.1) 其主瓣宽度为,第一副瓣比主瓣低13dB。(2) FIR滤波器的最优化设计利用平方误差最小化逼近理想幅频响应或采用Park_McClelian法产生等波纹滤波器设计滤波器的一种方法。(3) 约束的最小二乘逼近法设计约束的最小二乘逼近法就是在给定滤波器幅频响应最大允许波纹域值约束条件下,使滤波器在整个幅频范围内误差平方最小化。约束的最小二乘逼近法设计对幅频响应的过渡带没有明确定义,只需定义截止频率或者通带阻带边界频率即可。5 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MATLAB实现5.1原型滤波器(低通滤波器)MATLAB 仿真通过窗函数法设计了一个36阶的低通滤波器,图5-1上面波形是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图,下面图是它的相频特性图,从它的幅频图上可以看出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归一化频率为0.1,阻带归一化频率从0.1到1,通带幅度0到-50(dB),阻带幅度从-50到-100(dB)。从它的相频特性图可以看出,通带相位是0到-400度,阻带的相位是-400度到-800度之间。通带归一化频率和阻带归一化频率与幅频特性图归一化频率范围一样。仿真结果如下:图5-1低通滤波器仿真图5.2八通道余弦调制滤波器MATLAB仿真滤波器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如果设计了一个比较好的低通滤波器。可以通过子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公式实现,这是最基本设计滤波器组的方法(如第一种方法)。如果知道了需要实现滤波器组的带宽频率,可以通过把带宽等分的办法得到一个滤波器组。如的二种方法)5.2.1用频带等分(频带宽度为4khz)的办法设计滤波器组通过本方法设计的滤波器组是利用频带分割的方法得到,我们是以八通道为例,我们把频率首先等分八个频带,通过改变通带频率,经滤波器滤波后,就能够得到一个八滤波器组。虽然所得到的滤波器可能不是余弦调制的。但这种方法的得到的滤波器组也很有用处,因为通带最高可达-55dB,比近似重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滤波性能更好,并且,受影响的参数少。因此,他在雷达方面很有用。如图5-2所示。程序如下:fz=4e3;%频率tz=1/fz;%5%产生8个FIR滤波器组%B=fz/8;b(1,:),a(1,:)=fir1(50,B/fz);b(2,:),a(2,:)=fir1(50,eps,1*B/fz);b(3,:),a(3,:)=fir1(50,1*B/fz,2*B/fz);b(4,:),a(4,:)=fir1(50,2*B/fz,3*B/fz);b(5,:),a(5,:)=fir1(50,3*B/fz,4*B/fz);b(6,:),a(6,:)=fir1(50,4*B/fz,5*B/fz);b(7,:),a(7,:)=fir1(50,5*B/fz,6*B/fz);b(8,:),a(8,:)=fir1(50,6*B/fz,7*B/fz);%FIR滤波器组频率响应%figure,h1,f=freqz(b(1,:),a(1,:),hold on;h2,f=freqz(b(2,:),a(2,:),hold on;h3,f=freqz(b(3,:),a(3,:),hold on;h4,f=freqz(b(4,:),a(4,:),hold on;h5,f=freqz(b(5,:),a(1,:),hold on;h6,f=freqz(b(6,:),a(2,:),hold on;h7,f=freqz(b(7,:),a(1,:),hold on;h8,f=freqz(b(8,:),a(2,:),hold on;s1.plot=mag;%s1.xunits=khz;s1.yunits=dB;freqzplot(h1,f,s1);s2.plot=mag;%s2.xunits=khz;s2.yunits=dB;freqzplot(h2,f,s2),hold on;s3.plot=mag;%s3.xunits=khz;s3.yunits=dB;freqzplot(h3,f,s3),hold on;s4.plot=mag;%s4.xunits=khz;s4.yunits=dB;freqzplot(h4,f,s4),hold on;s5.plot=mag;%s5.xunits=khz;s5.yunits=dB;freqzplot(h5,f,s5),hold on;s6.plot=mag;%s6.xunits=khz;s6.yunits=dBfreqzplot(h6,f,s6),hold on;s7.plot=mag;%s7.xunits=khz;s7.yunits=dB;freqzplot(h7,f,s7),hold on;s8.plot=mag;%s8.xunits=khz;s8.yunits=dB;freqzplot(h8,f,s8),hold on; 图5-八个通道滤波器组的幅频特性5.2.2用冲激响应公式实现余弦调制滤波器把5.1节设计的低通滤波器p0(n)带入到公式(3.1)、(3.2)中就可以得到一个近似重构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具体用MTLTAB仿真程序如下:M=8;N=36;h=zeros(M,N);f=zeros(M,N);for k=1:M for n=1:N h(k,n)=2*p0(n)*cos(pi/M*(k+0.5)*(n-N/2)+(-1)k*pi/4) ; f(k,n)=2*p0(n)*cos(pi/M*(k+0.5)*(n-N/2)-(-1)k*pi/4) ; endend figure,h1,f=freqz(h(1,:),1,512),hold on;h2,f=freqz(h(2,:),1,512),hold on;h3,f=freqz(h(3,:),1,512),hold on;h4,f=freqz(h(4,:),1,512),hold on;h5,f=freqz(h(5,:),1,512),hold on;h6,f=freqz(h(6,:),1,512),hold on;h7,f=freqz(h(7,:),1,512),hold on;h8,f=freqz(h(8,:),1,512),hold on;s1.plot=mag;%s1.xunits=khz;s1.yunits=dB;freqzplot(h1,f,s1);s2.plot=mag;%s2.xunits=khz;s2.yunits=dB;freqzplot(h2,f,s2),hold on;s3.plot=mag;%s3.xunits=khz;s3.yunits=dB;freqzplot(h3,f,s3),hold on;s4.plot=mag;%s4.xunits=khz;s4.yunits=dB;freqzplot(h4,f,s4),hold on;s5.plot=mag;%s5.xunits=khz;s5.yunits=dB;freqzplot(h5,f,s5),hold on;s6.plot=mag;%s6.xunits=khz;s6.yunits=dBfreqzplot(h6,f,s6),hold on;s7.plot=mag;%s7.xunits=khz;s7.yunits=dB;freqzplot(h7,f,s7),hold on;s8.plot=mag;%s8.xunits=khz;s8.yunits=dB;freqzplot(h8,f,s8),hold on;hold off;图5-八个通道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幅频特性如图所示:用这种方法设计的滤波器的通带最大可达-50dB, 在语音,图像信号中的应用基本可以达到要求。5.2.3滤波器组特性验证为了能过验证滤波器性能,我们找了一个语音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我们把和分析滤波器组卷积后,为了比较输入信号和分析滤波器组 卷积后的波形变化情况,我们把输入信号和分析滤波器组卷积后信号的波形如图5-4所。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入信号经过分析滤波器卷积后的波形。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经过不同的信道所通过信号幅度是不同的,在第一通道时的信号和输入信号在幅度上基本一样,而随着信道频率的增大,到了第八通道时,信号幅度已很小了,说明了信号在低频段能量比较大。在通过下采样、上采样、综合滤波器组后得到波形相加后作为输出信号,波形如图5-5所示,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波形可以看出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仅有很小失真。验证了所设计近似重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合理性。图5- 输入信号和经过分析滤波器后仿真波形图5- 输入信号和通过滤波器组的信号波形6. 总结与展望通过作毕业设计,使我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知道了我学知识的用处,对MATLAB的开发、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等知识都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感谢济南大学给了我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信号与系统离不开数学知识,尤其是对傅立叶变换方面要求更高。而傅立叶变换在高等数学里又是比较难的,这得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尤其是当遇到一个较难的问题时更要有信心。虽然我做的是理论方面的课题,不可能做出实物,但收获不比做出实物少,做理论方面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增强我们的知识面,使自己真正能够坐下来学习一些比较枯燥的东西,可以说通过这半年的毕业设计,使我收益菲浅。刚开始时,才学了一点知识就觉得自己已经差不多了,有些浮躁,当真正用于做毕业设计上时,才知道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它让我养成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脚踏实地进行每一项工作,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认真努力才能取得成绩。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研究方法是在满足滤波器组重构的情况下通过寻优的方法得到滤波器的冲击响应的一种方法。其阻带衰减大约在-40dB,对于一些对滤波器阻带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这个数值是达不到要求的。本文选用窗函数法设计了八通道余弦调制滤波器组。考虑到滤波器组在过渡带出现的其幅频特性变化的情况,选择在两个滤波器交叠的中心频率处,使其满足滤波器的完全重构条件,其附近频率处的误差也降到很小的范围之内。用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滤波器特性,其阻带衰减达到-50dB,文中给出了MATLAB实验程序及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对于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研究,我们还可以探索用其他方法来得到滤波器性能更好,重构误差更小的滤波器组设计方法,并将其更好的应用于语音、图像等的压缩编码当中去。致 谢在这做毕业设计的半年中,首先应该感谢对我有很大帮助的指导老师赵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