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高校教材征订xns程序--论文.doc_第1页
net高校教材征订xns程序--论文.doc_第2页
net高校教材征订xns程序--论文.doc_第3页
net高校教材征订xns程序--论文.doc_第4页
net高校教材征订xns程序--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随着近几年来微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应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的教材、管理等工作已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了。本系统征订教材是针对现今教材模式复杂,管理繁琐这一问题开发、研制出来的。本系统基本遵循软件工程方法论进行系统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软件测试。采用ASP.NET 技术作为创建应用程序的方式,以C#作为编程语言,采用SQL Server 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它是基于Browser/Server结构下形成的数据驱动的Web应用程序。实现了管理员对系统用户管理、个人资料管理、教材征订管理、数据备份的维护;系主任角色对修改个人资料、教材征订管理;教师角色可以查看教材征订、修改个人资料。关键字: C#.NET; SQL Server 征订教材 ABSTRACT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network technology and corresponding software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work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nseparable from the computer. The system - data structure courses online teaching is the teaching model for todays complex and complicated issu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out. The system basically follows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for system analysis, design, detailed design and software testing. Using ASP.NET technology as a way to create applications to C # as the programming language, using SQL Server database as the backend database. It is based on Browser / Server structure, formed under the data-driven Web applications. Administrators realized the class information, teacher information, student information, message boards, maintenance; role of teachers teaching courseware, educational software, teacher comments to students assignments, online exercises and online Q & As management; student role can view the courseware , educational software, teacher comments to students assignments, online exercises and online Q & As view and made the message board, back and view it.Key words:C #. NET; SQL Server ;online learning ;Data structure目 录ABSTRACT21 概述51.1开发背景51.2 项目提出的意义51.3 系统的开发方法51.4 系统开发工具61.4.1 C#简介61.4.2 ASP.NET简介71.4.3 数据库简介82 需求分析102.1可行性分析102.2 系统设计的要求10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12.4 数据库需求分析113 系统总体设计123.1系统总体设计123.1.1 系统总体架构123.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原则133.2 系统功能总体设计133.2.1 管理员角色133.2.2 教师角色133.2.3 系主任角色133.3 数据库结构设计143.3.1 概念结构设计143.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选择153.3.3 系统的E-R图153.4 数据库表的设计164 系统实现174.1 运行环境174.2 系统主界面184.3 管理员角色主要实现功能204.3.1 系统主界面维护204.3.2 个人资料信息维护224.3.3 教材征订管理234.3.4 教材征订添加265 软件测试285.1 软件测试的意义285.2 软件测试的重要性285.3 软件测试的范围295.4 软件测试的方法295.5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296 总结31谢辞32参考文献331 概述1.1开发背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也有人称为数字化时代,在这数字化的时代里,学校的教材管理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Internet技术持续迅猛的发展,也给传统的教材提出了新的模式。以现代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材主要是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作为新型的办学模式,它们具有对于教育、教材过程来说极为宝贵的特性,可以为新型教材模式的建构提供理想的环境。在此开发的计算机基础网上教材辅助,旨在探索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材模式。通过这种新的模式,使教师掌握学过的知识,为学院营造一种新的教材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教材水平。1.2 项目提出的意义一个完备的高校网上征订教材系统可以使教师,系主任等方便征订教材,提高教学效率。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进行了这一系统的初步设计工作,也可以说是做一个初步的探索!1.3 系统的开发方法目前,网络应用软件运行的模式主要有二类:Client/server模式,Browser/Web模式。前者主要的缺点是维护、升级较麻烦,后者是近几年伴随Internet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与客户/服务器方式类似,客户端是一个标准的浏览器,服务器端是Web Server ,而Web Server与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的紧密结合,使得这种模式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它已不仅仅用于网上查询,有很多部门的业务系统、企业的MIS系统纷纷采用这种模式,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扩充应用、升级维护简便。另外,征订教材的软件也必将不断的更新;同时软件产品本身就要经过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基于上述考虑,用Browser/Web模式来设计征订教材比较合适,服务器端我们采用SQLServer数据库系统和ASP组件来构成考试的应用服务系统;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来完成在线考试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全过程,同时可进行远程系统维护和管理。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结合目前硬件价格普遍下跌与宽带网大力建设的有利优势,应用技术,开发了基于B/S模式多用户计算机基础网上教材辅助这一程序。它运用方便、操作简单,效率很高。本系统实现了教师发布教材资源,教师登陆学习的所有重要功能,也就是说实现了真正的办公学习自动化,满足。满足当前学习工作快速化,多元化等要求1.4 系统开发工具1.4.1 C#简介现在ASP.NET支持的开发语言包括VB.NET、C#.NET、JSCRIPT.NET、VC+.NET以及其它.NET Framework所支持的语言。我们所做的计算机基础网上教材辅助是用C#语言。所以,在这里我介绍一下C#语言。C# (C sharp)是一种最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使得程序员可以快速地编写各种基于Microsoft .NET平台的应用程序,Microsoft .NET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服务来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计算与通讯领域。 正是由于C#面向对象的卓越设计,使它成为构建各类组件的理想之选无论是高级的商业对象还是系统级的应用程序。使用简单的C#语言结构,这些组件可以方便的转化为XML 网络服务,从而使它们可以由任何语言在任何操作系统上通过Internet进行调用。 C#有以下特性: 效率与安全性 支持现有的网络编程新标准 消除大量程序错误 对版本的更新提供内在的支持降低了开发成本 商业过程和软件实现的更好对应 扩展交互性1.4.2 ASP.NET简介提到ASP.NET,就不得不首先搞清楚什么是ASP。ASP的全称是Active Server Pages,即活动服务器页面,为什么称之为活动服务器页面,这是因为以前的互联网全部是由静态的HTML页面组成,如果需要更新你的网站内容,你不得不制作大量的HTML页面。有了ASP以后,我们就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向用户显示不同的内容。网站的内容更新也不再是一个乏味的重复过程,它开始变得简单而有趣。也因此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学习ASP的热潮。 但是由于ASP程序和网页的HTML混合在一起,这就使得程序看上去相当的杂乱。在现在的网站设计过程中,通常是由程序开发人员做后台的程序开发,前面有专业的美工设计页面,这样,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ASP页面是有脚本语言解释执行的,使得其速度受到影响。受到脚本语言自身条件的限制,我们在编写ASP程序的时候不得不调用COM组件来完成一些功能。所以,微软推出了ASP.NET。ASP.NET不仅仅只是ASP 3的一个简单升级,它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强大的服务器控件结构。从外观上看,ASP.NET和ASP是相近的,但是从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ASP.NET几乎全是基于组件和模块化,每一个页,对象,和HTML元素都是一个运行的组件对象。在开发语言上,ASP.NET抛弃了VBSCRIPT和JSCRIPT,而使用.NET Framework所支持的VB.NET,C#.NET等语言做为其开发语言,这些语言生成的网页在后台被转换成了类并编译成了一个DLL。由于ASP.NET是编译执行的,所以它比ASP拥有了更高的效率。ASP.NET有以下技术特点:Microsoft .NET平台的出现在应用程序开发这一领域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它将推动下 一代Internet的进步。作为Microsoft .NET平台的一部分,ASP.NET是一个革命性的编程框架,它实现了企业级Web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它提供了最简便、最具有扩展能力的方式来开发、部署和运行可以将任何浏览器或设备作为目标的Web应用程序。实际上,这只是令ASP.NET成为程序员创建Web应用程序的首选的众多特色中的一小部分。与以前使用的ASP相比,ASP.NET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工作简单得多,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程序员的工作效率。ASP.NET让程序员可以只编写最少量的代码便能够给Web应用程序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最好的一点则是ASP.NET使程序员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可用的.NET编程语言。除了常见的Web应用程序,利用ASP.NET还可以创建其他的一些类型,这就使我们的应用程序的范围可以延伸到新的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对程序员来说,部署服务器应用程序一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过,有了ASP.NET,程序员根本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因为ASP.NET大大简化了部署过程。要部署Web应用程序,只要把它复制到Web服务器上就可以了。除了提供了丰富的程序员这方面的经验,ASP.NET还提供了丰富的用户经验。ASP.NET Web应用程序比传统的ASP应用程序速度要快很多,因为ASP.NET令我们可以使用经过编译的编程语言。因此,ASP.NET应用程序不需要明确的编译步骤,结果便是执行得更快了。1.4.3 数据库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资源。数据库以其强大的操作和管理功能成为高速信息表达的途经。据我所知,数据库的类型有很多,比如:sql server, vf,framework,access, OracleMySQLSYBASEDB2等等,然而本软件选择了用SQL Server2000来作为数据库软件。关于SQL Server2000的介绍: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是由 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在Microsoft SQL Server的发展历程中,有两版本具有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1996年推出的SQL Server6.5和在2000年8月推出的SQL Server2000版本。6.5版本使SQL Server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2000版本在功能和易用性上有很大的增强,并推出了简体中文版,它包括企业版,标准版,开发版和个人版4个版本。Microsoft SQL Server2000(简称SQL Server)由一系列相互协作的组件构成,能满足最大的Web站点和企业数据处理系统存储和分析数据的需求。用SQL 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软件的理由为:SQLServer2000能够满足今天的商业环境要求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解决方案。它一种应用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易用性、适合分布式组织的可伸缩性、用于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功能、与许多其他服务器软件紧密关联的集成性、良好的性价比等。性能、可伸缩性及可靠性是基本要求,而进入市场时间也非常关键。除这些核心企业品质外,SQLServer2000还为数据管理与分析带来了灵活性,允许单位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从容响应,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从数据管理和分析角度看,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商业智能和充分利用Web带来的机会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完备的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包,SQLServer2000为快速开发新一代企业级商业应用程序、为企业赢得核心竞争优势打开了胜利之门。作为重要的基准测试可伸缩性和速度奖的记录保持者,SQLServer2000是一个具备完全Web支持的数据库产品,提供了对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核心支持以及在Internet上和防火墙外进行查询的能力。2 需求分析要实现一个软件系统,首先应该进行需求分析,这样才能令设计出的软件满足用户的各项功能。下面就对高校网上征订教材系统设计进行需求分析。2.1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Analysis)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经济可行性: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本系统开发经费在经济上是可以接受的,并且本系统实施后可以显著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 技术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软件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等。该管理系统采用了Browser/Server模式进行开发。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紧密的结合了Internet/Intranet技术,是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它把应用系统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数据库服务器SQL数据库,它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并提供许多高级管理功能。它的灵活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为数据库编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已成熟可行。硬件方面,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硬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可靠性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其硬件平台完全能满足此系统的需要。(3) 管理可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员素质己逐步提高,不论是对于电脑系统的基本操作还是对于系统的维护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还可以配置专业的电脑维护人员来维护电脑,不必担心电脑故障问题。综上所述,此系统开发目标已明确,在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可行,并且投入少、见效快。因此系统的开发是完全可行的。2.2 系统设计的要求我们一般设计系统都要完成以下的几个要求,以便于用户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使系统易学易用。(1)合理的设计数据库 尽量合理地减少数据库数据的冗余,使重复的数据保持在最小限度,这样将不必要的多占用存储空间,减少产生混乱影响的危险,还能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2)设计出友好的界面 界面的友好与否是用户评价一个软件优劣的重要方面之一,使用户有一个良好的心情。(3)实现基本功能和一些特殊功能的操作该系统要求除了能实现信息的录入,删除,查询等基本功能之外,还要求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操作。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本系统为基于C#的征订教材设计,首先需实现登陆用户的角色,然后是管理员对基础数据的维护,包括系统用户维护、个人资料维护、系主任的审核、;系主任角色对教材的管理、个人资料修改等;教师角色可以对教材征订的查询,个人资料修改。由此可画出系统组织结构图。如图所示:网站管理员角色教师角色系主任角色2.4 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在一个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合理的数据库也有利于程序的实现。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首先充分了解用户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增加的需求。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对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交流,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 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 作为数据库,其强大的服务器平台,高性能服务器结构能够满足以上的要求。3 系统总体设计3.1系统总体设计3.1.1 系统总体架构由于C/S(客户端/服务器)二层结构存在灵活性差、升级困难、维护成本及投资大等缺陷,已较难适应当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WEB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覆盖面的日益广泛, 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已成为取代C/S结构的一种全新技术。B/S结构在传统的C/S结构中间加上一层WEB服务层,把原来客户机所做的工作交给WEB服务层来实现。它有三层结构:表示层(用户界面),功能层(WEB服务器)和数据层(数据库服务器)。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B/S结构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服务器将担负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WEB服务器上完成。浏览器发出请求,而其余如数据请求、加工、结果返回以及动态网页生成等工作全部由WEB服务器完成。与C/S结构相比,B/S结构有以下优点:(1) 用户端只需安装单一的浏览器软件(如IE),界面统一,使用简单。(2) 由于客户端无须安装专用软件,系统升级时只需更新WEB服务端的软件,使系统易于维护。(3) 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HTTP协议,有良好的广域网支持,扩展性好,易于实现多用户监控,信息共享程度高。3.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原则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子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尽量小;子系统的设置应考虑今后管理发展的需要;子系统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处理业务的不同,将该系统分为管理员角色子系统,教师角色子系统和教师角色子系统,其中管理员角色包括系统用户维护、个人资料维护、教材征订的管理、;系主任角色对教材的管理、个人资料修改等;教师角色可以对教材征订的查询,个人资料修改。3.2 系统功能总体设计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对系统功能进行总体设计,具体功能说明如下:本系统是特定某对象使用,登陆系统首先要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成功才能对相应角色功能进行使用。3.2.1 管理员角色(1) 系统用户维护:对系统用户信息进行维护,添加和删除操作。(2) 个人资料维护:对个人资料进行维护,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3) 教材征订管理:对教材征订进管理,查找,审核,修改,删除等操作,。3.2.2 教师角色(4) (1)个人资料维护:对个人资料进行维护,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5) 教材征订查询:对教材征订进查询,审核,修改,删除等操作,。3.2.3 系主任角色(6) 个人资料维护:对个人资料进行维护,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7) 教材征订管理:对教材征订进管理,查找,审核,修改,删除等操作,。综上所述,可以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通过图示的形式,描述了系统各部分的功能模块结构关系。图中的每一个模块都能够独立地实现其具体的功能。图3-1 系统功能模块图3.3 数据库结构设计3.3.1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将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概念模型的过程。即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念结构设计模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用某一DBMS实现这些需求。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概念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易于理解;易于更改;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描述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是E-R模型。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四类方法:(1)自顶向下。即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化;(2)自底向上。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3)逐步扩张。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扩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构;(4)混合策略。即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用自顶向下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它为骨架集成由自底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局部概念结构。其中最经常采用的策略是自底向上方法。即自顶向下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再自底向上设计概念结构。3.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选择本系统选择自顶向下的方法。3.3.3 系统的E-R图 ER模型中,包含“实体”、“联系”和“属性”三个基本成分。实体实体是客观世界存在的且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概念。联系联系是指客观世界中各事物彼此间的联系。联系分为三类:一对一的关系,一对多的关系,多对多的关系。属性属性是实体或联系所具有的性质,通常一个实体用若干属性来刻画。人们通常就是用实体、联系和属性这三个概念来理解现实问题,因此,ER模型比较接近人的思维方式。此外,ER模型使用简单的图形符号表示系统分析员对问题的理解,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理解它,因此,ER模型可以作为用户与系统分析员之间的交流工具。把概念结构设计转化为逻辑结构设计为:管理员:(帐号、密码)实体图如下:图3-3 管理员实体图教材征订:(用户名、学号、姓名、班级代码、年龄、邮件地址、密码)实体图如下:图3-4教材征订实体图3.4 数据库表的设计(1)数据库名为ZZJX.mdf(2)根据系统的分析,数据库表需要设置如下:allusers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大小允许为空最大长度备注1IDInt4自增编号102usernameVarChar50是2553pwdVarChar50是2554cxVarChar50是2555addtimeDateTime8是23jiaocaizhengding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大小允许为空最大长度备注1IDInt4自增编号102jiaocaimingchengVarChar50是2553chubansheVarChar50是2554kechengmingVarChar50是2555zuozheVarChar50是2556shoukejiaoshiVarChar50是2557chubanshijianVarChar50是2558jiaocaileixingVarChar50是2559zhengdingshuliangVarChar50是25510addtimeDateTime8是2311isshVarChar2是2554 系统实现4.1 运行环境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系统服务器端应具有较高的软硬件配置,客户端的要求不是很高。此应用程序可广泛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即Internet,也可适用于内部的局域网。其运行要求如下:(1)软件环境:客户端: Windows95/98/2000/XP,Internet Explorer(IE)等服务器端: Windows2000/XP,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IIS)4.0及其以上版本,IE等。数据库:SQL Server,运行于服务器端。(2)硬件环境:服务器 CPU:PIII 500以上 ,内存:256M以上客户机 CPU:P200MMX以上,内存:32M以上 4.2 系统主界面在IE里运行本系统,出现系统的主界面,包括选择帐号、密码,登陆按钮。如图:图 系统主界面其关键代码实现如下: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IsPostBack) cx.Items.Add(管理员); cx.Items.Add(教师); cx.Items.Add(系主任);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TextBox2.Text.ToString().Trim() = | TextBox1.Text.ToString().Trim() = ) Response.Write(javascript:alert(请输入完整);history.back();); Response.End(); string sql=; / if (cx.Text.ToString().Trim() = 管理员) / sql = select * from allusers where username= + TextBox1.Text.ToString().Trim() + and pwd= + TextBox2.Text.ToString().Trim() + and cx=+cx.Text.ToString().Trim()+; / /if (cx.Text.ToString().Trim() = 普通用户) / / sql = select * from yong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