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案.doc_第1页
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案.doc_第2页
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案.doc_第3页
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案.doc_第4页
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1. 了解文言文的词类活用;2. 能判断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现象,并能识记典型的词类活用。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jajx/ywb/csx/201105/52816.html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jajx/ywb/csx/201105/52816.html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辨析重要学派的言论、思想精髓的影响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运用能力。3.“诸子百家”的言论及思想震古烁今。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传承、宏扬、发展、运用祖国优秀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能力。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jajx/ywb/csx/201105/52816.html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辨析重要学派的言论、思想精髓的影响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运用能力。3.“诸子百家”的言论及思想震古烁今。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传承、宏扬、发展、运用祖国优秀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能力。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jajx/ywb/csx/201105/52816.html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jajx/ywb/csx/201105/52816.html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jajx/ywb/csx/201105/52816.html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差(chi)使譬(p)如窒(zh)息天花乱坠(zhu)B彷(png)徨蹒(pn)跚狼藉(j)触(ch)目伤怀C迂(y)腐琐(su)屑浑沌(hn dn)无动于衷(zhng)D颓(tu)唐惆怅(chu chng)坦(tn)荡呱(g)呱坠地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 在理想的光辉之中。(2)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3)青春这一片淡紫的轻云,飘飘地 我们的心。A.沉浸攀伸招引B.沐浴攀缩招引C.沉浸扶缩牵引D.沐浴扶缩牵引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6月1日,“限塑令”实施后,导致使用有偿塑料袋的成本提高。B.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灾区儿童紧张、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C.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D.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4.下面语句还原到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处是( ) 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 理想,是的,我又看见了理想。 A 我指的不是化妆品,不是空谈,也不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头禅。 B 它是海洋,我好比一小滴水;它是大山,我不过一粒泥沙。 C 不管我多么渺小,从它那里,我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D 拜金主义的“洪流”不论如何泛滥,如何冲击,始终毁灭不了我的理想。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并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这种文学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文言文是中考的必考内容,是同学们备考的难点,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是这个难点中的重点,是阅读古文时经常遇到的阅读障碍。在文言文阅读中,词类活用的考查题型主要有:显性选择型、隐性选择型、单字解释型、译句关键型四种考查形式。 把握词类活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结合具体语境。一个词是否活用,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单看这个词是看不出来的,要分析该词和前后词、上下文的关系,对所在句子和文段进行整体翻译是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关键。(2)做好语法分析。要了解各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结合关系。名词用作状语,是指该名词在句子中不是主语,而是用来直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方位等。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指原句或原主谓短语中没有动词谓语,而该名词或形容词正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充当了谓语。使动是指主语支配和影响宾语,使宾语发出了某种动作或产生了某种情况和变化。意动是指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3)试译加以鉴别。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意思是否通顺,一般来说,一个词如果照它本来的意思在句子中讲不通,就要考虑到它有临时被活用的可能、通假的可能等等。在确定该词是哪一类活用后,再用活用后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翻译一遍,看看句子是否合理,由此鉴别我们对该词的判断是否正确。当然,我们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语和意义和用法,准确把握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总结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题型扫描】1.显性选择型 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例句的一项是()例句:渔人甚异之A母甚异之 B不耻下问 C齐人固善盗乎 D如鸣佩环,心乐之【知识小贴士】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那就是意动关系。“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意动,译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变小了。句子中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带了宾语,“小”就必须是活用。意思是“认为小”了,“鲁”和“天下”都是客观存在,是主观上认为事物发生了变化。)1、“邑人奇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对感到惊奇。2、“稍稍宾客其父”: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把当宾客招待。3、“父利其然也”: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认为有利可图2.隐性选择型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孔子东游。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解题指津这也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但是它的题干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所考查的角度,它是隐性的。这给我们的选择造成一定难度。需要我们通览题目,逐字去斟酌比较,找出考查的角度。有时这类题也用于考查句子翻译正误的判断。关键是要找出突破口。【知识小贴士】名词作状语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l 表比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l 表动作处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l 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 “前”,修饰动词“行”,译为 “向(往)前”。 l 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学而时习之。(论语)3.单字解释型示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 闻之于宋君。( ) 吾与汝毕力平险。(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方北面而持其驾。( ) 解题指津在这个题目中,每个词都要仔细推敲,因为对实词的考查往往考查一些特殊用法的字。【知识小贴士】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4. 译句关键型示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是( )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稍稍宾客其父C.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D.山行六七里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A必先苦其心志 B君将哀而生之乎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4)学而不思则罔( )【2011武汉市中考真题演练】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权遂舍之,嘉亦得免。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是仪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注释】承摄:继承掌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黄武:年号。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进达:举荐人才。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 B后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C权遂舍之遂:于是 D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左右:身边的人,近臣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休到,大破之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吾欲之南海 D彼竭我盈,故克之3.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D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4.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2)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如果,下一次一位执业多年的心理医生,拥有非凡的成就。在他即将退休的时候,为了对自己一生的成绩作出一个总结,给后人一个值得借鉴的参考,他写出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足有一千多页,讲述了多种心理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这真称得上是一本医治心理疾病的百科全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很深的实际指导意义。退休后的心理医生成为心理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常常被邀请到大学里去讲学,他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加入了自己临床的实际病例,很受学生欢迎。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去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了自己的这本著作,对台下的学生们说:“我的这本书共有一千多页,讲了不下三千种治疗方法以及几万类药物,但是,所有的内容,却可以总结为几个字。”学生们被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屏息注视着那位心理医生,期待着他揭晓谜底。只见心理医生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如果,下一次。医生看到学生们不解的目光,解释说:“我在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发现,造成人们精神困扰的莫不是如果这两个字,人们被这两个字深深折磨着,如果我当初努力学习,如果我没有辜负她,如果我及时赶回来,如果我换了工作”尽管心理医生可以用上千种方法来帮助人们解除困扰,但最终的方法都是把人们的思想引入“下一次”。当人们把思想从“如果”变为“下一次”时,所有的心理疾病都得到了缓解。“下一次我可以选择自考和进修”,“下一次我不会再错过我爱的人”,“下一次我一定不再拖拖拉拉”让一个人感到精神困扰,幸福观念大受影响的,往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