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_第1页
2016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_第2页
2016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_第3页
2016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_第4页
2016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2016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1000 字 和书籍做朋友,我们可以用来增长知识、调节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 2016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优秀教师是读书读出来的。读书多的未必能成为优秀教师,但不爱读书、不善读书的肯定成不了优秀教师。读书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过程,自身提高的过程。 教师首先能读自己写的文章,能倾听自己说的话,能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才是优秀教师的功力。 “书中自有花似锦,书中自有草如碧,书中自有春如画,书中自有秋如金。何 以解忧 ?唯有读书。何以解愚 ?唯有读书。何以解老 ?唯有读书。读好书,利人。好读书,养人,读书好,成人。”好书,需要细细研读,用心感悟。 读书的目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一乃读书只为“怡情” ,二为读书为了“傅彩”,还有一种,读书为了“长才”。作为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读书品位,要抓住“怡情”和“长才”,即享受读书又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就教师而言,读书就是“磨刀”,“磨刀” 的意义在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内功,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知识更新,以汲取更多的营养,做到各种交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使自己储备的这桶水是一桶活水、是一桶富含营养的山泉水。 2 / 8 光我们国家的经典之书就汗牛充栋,再加上国外的呢 ?无法用数字计算。所以要有自己读书的类别,教书之人不能不读书,而且读书涉猎要广泛,诚恳地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探索之路上不断提升自己。读书必须沉潜于书籍之中,吸取与自己口味适和的书籍套餐,扩充脑容量,丰富自己,使之底蕴逐渐深厚。可读人文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可视自己本身情况而定。 清代唐彪说:“蜂以采花,故能酿蜜,蚕以食桑,故能成丝。倘蜂蚕之所采食者,非桑与花,则其成就必与凡物无异,乌得丝与蜜乎 ?乃知士人所读之文精,庶几所作之文美,与此固无异也。”精品是极有价值的书,必须置于案头的书 ;能帮助你可以写作的书。读好书,才能写出好东西,以写带读,以读促写。读精品的目的是为了写,读十篇不如写一篇。最好多读多写。所以读书要有选择性地读。 或问云:“先达每言读文篇数欲少,而遍数欲多,亦有说乎 ?”唐彪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唐彪提倡读书要熟,极熟。熟要有质和量的要求,量不能太大,太杂,大和杂不会达到熟的境界。有的人书读的不少,但是表达能力却很差,总那么几个词,干巴巴的 ,为什么是这样呢 ?读得多却不熟,更别说极熟了。在于熟讀、反复玩味。要在读书的遍数上吸收,融会贯通,一些词汇掌握的很熟了,一旦运用就会跳出来,丰富人的表3 / 8 达。 “凡读文贪多者,必不能深造,能深造者,必不贪多。此理当深悟也。”把厚书读薄了,可以达到深度理解的目的。再加上批注,成为自己的东西。 古人提倡学富五车,讲的是读书之多,可是我们真正想一想,学富五车的人有多少。而且读书是一点一滴地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尤其读到深水区的时候,要一点一点地研究,不可贪多,贪多不会研究很深刻,也不会得到什么 。 言为心声,一本好书行云流水,气韵贯通。往深处探索,陸机曾在文赋中說过:“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籠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好书可养浩然之气,所以我们读书要注重读气韵。 一般一本书的气韵包括两方面:一是思路内部的联系,二是语言内部的联系。所以读书除了了解字词句意义之外,还要把握思路条理和语言条理。这一点需要多读,直到熟练,方能尝到其韵味。 读书能读出韵味,写文章必能气贯长虹。 读书的关键在于悟,只有透过悟,才会将书读薄,才会明白书的价值所在。悟的本质是突 然的,但又是渐进的,积累而成。读书想能得到悟,须心静。唐彪言:“心非静不能明,性非静不能养,静之为功大矣哉。”当精神凝定,心自明,所谓“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这就是“静”,如4 / 8 此才能心明、才能养性。 有了“虑”,才能有“悟”,“悟”伴随着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净化而愈来愈深,愈来愈多。 其次是疑,有疑方有悟,当读书读到能深进去了,会比较了,与现实生活比较,与其他的书比较,会产生疑情。讀书贵有疑,疑后有悟方好,于有疑处疑,获益有限 ;于不疑处亦有疑,如此才能大悟,学问才能贯通。为了解疑,也可在 自己不能解译的情况下,向别人请教而产生悟性。 读书须思考,不思考就不会有悟性。有的人读书很多,只是印象有,浅薄不能扎根,过后又会逐渐淡忘。德叔本华曾说过一句话:“平凡的人,好像都是一个模型铸成的,太类似了 !”所以会读书可以使人变得不一般,与众不同。不知谁说的一句话“温习乃研究之母”, 任何喜欢的书不知能读一遍,每读一次,情调和心境都不同。“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会有乐趣。古书大都能体现一定的思想,很少无病呻吟,这因为古人的眼光和思想所能及的 ;古书的语言也很美丽,历经数千年流传下来,剩下的都是精品了,大浪淘沙,不美的已经让历史淘汰了。 读完书要想记住,光靠读书笔记难以掌握书的内容。读书笔记只能记住一些句子、短语,或者一些顺序性的东西。缺乏色彩、形象、节奏、想象和空间关系,难以完成思维过程,甚至记住。而思维导图充分利用大脑各方面的能力,以5 / 8 一个主题图像为中心,并由此放射很多分支联想,形成网状思维,有利于记忆并产生创造性的想法。这种不断分支联想而形成的网状思维是大脑内在的结构外在的表现。用这种方法,只需几分钟而不是几天就能准备好讲稿,并可以帮 助你将记忆从空白提高到完美。通过由创造的思维导图可以得到比精心整理后的列表要多得多的想法。 读完书要运用,不运用就不会产生智慧,书本上的东西要通过实践而融于生活,所以读书后的运用又是很自然的,不是刻意追求的。我们仔细想想,书上的很多内容都在生活中潜行,只不过我们都不关注罢了,那些作家用智慧之眼将生活升华,才留下千古诗篇。 喜欢读书,读书会思考,有悟性,将悟性融于生活,产生智慧而指导工作,感悟人生,这是最高的读书境界 ! 形成读书的风气,对于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非常重要。可能好多教师 也不曾细想读书读什么,读书读多少的问题,只知道要读,必须读。在师范时,老师就给我们说过,如果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现代人要求更高,说,一桶水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有源头活水,不然,这桶水最多也只是死水。这活水就依赖我们不断的去读书。有人说:阅读不只是一种悠然闲适、趣味盎然的生活情趣,它更是一种严肃的灵魂的考验和思想的洗礼。这观点促使我思考教师的读书。 6 / 8 谈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2000 字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1000 字 家访心得体会 000 字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 500 字 就我个人而言,少时好读书,但也受着教科书的影响,涉猎的范围不广。后来感到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因此,多半是由着自己的喜好而读,倒也能自得其乐。 工作之初,语文学科的博杂与精深让我颇感捉襟见肘,总觉自己底气不足,不能游刃有余,于是慢慢弥补,不断地积累和拓展原来的读书领域 ,现在感觉要比初登讲台时好多了。与人探讨问题时,思路也就清晰了许多。 我们教师为何而读 ?世俗的观点,学而优则仕,读书可获黄金屋、颜如玉 ;不入仕也可为文雅之人。教师读书既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识,也为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读书不光为自己,这一点我想大家必须明确。 7 / 8 我们教师读什么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有关读书的文章,感叹书真的如海。书籍如此众多,常让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惶惑,一种茫然,既然如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提醒自己不能只能浮于海上,要沉于海中。古人可读之 书有限,故勤苦读书者多,有勤读如囊萤的匡胤、如映雪的孙康,悬梁刺股者更是数不胜数。 当然,我们读书无须如此辛苦,不过没有一定的意志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收获,图个花红热闹算不得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我们一定要有所选择,经史子集博涉为佳,天文地理通晓为妙。总之,在深钻本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教师怎么读 ?我想一定要做笔记。很多读书大有收获的人,一个共同看法就是不忘读书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文学巨匠所论及的积 累同样适用于读书,教师读书当然也不例外。 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教师的读书的确不同于一般怡情悦性等极具个性、极私人化的阅读,作为教师,不仅需要读书陶冶性情,更需要教师读书了解国内外的教学改革动态,学习名家的教学思想,优秀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你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