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魅力——多姿多彩的风筝》教学设计_第1页
《风的魅力——多姿多彩的风筝》教学设计_第2页
《风的魅力——多姿多彩的风筝》教学设计_第3页
《风的魅力——多姿多彩的风筝》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的魅力多姿多彩的风筝教学设计十三局小学王奎刚综合实践活动课风的魅力多姿多彩的风筝教学设计德州市十三局小学 王奎刚课题:多姿多彩的风筝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本课内容以美术教材第十册“风的魅力”中的风筝为引线,将知识、设计、造型、应用于一体,改为多学科渗透的综合课多姿多彩的风筝。课程设为三课时,课堂内外结合。本课教程分五个环节:一、引入。二、认识。三、制作。四、创新。五、展示、放飞。本课的关键字:知、能、精、情、美。(美贯穿于各环节之中)。通过录象片、图片、实物学生了解到风筝节、传统的、现代的、艺人们的丰富奇美的风筝造型,在美的感受中增进知识。在设计制作中学生锻炼动手能力,以自己的审美和智慧创作出精美的作品。在交流展示中得到美的意识提升。走入大自然放飞美好的心情,深刻体会古诗中诗意。写出自己美好的感受。 教学目标:1学习风筝的知识,增进对祖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热爱。2 设计、制作新颖、精美的风筝作品。提高创新能力。3 体验用自己作品参予活动的快乐。教学重点:动手能力,美的意识,放飞情趣。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范作,演示用的工具材料。 生:竹条、纸、线、剪刀、颜料、笔、胶水等,上网查有关风筝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交谈引入1引发兴趣。教师简短的交谈提问:提起风筝大家不但熟悉也非常喜欢。“你们中间有谁放过风筝?”“一般在什么季节放飞?”“在室外放飞(参与)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样式的风筝?”2教师点题:下面看短片风筝节,来间接感受“多姿多彩的风筝”魅力。(1)留下的印象:(快乐的人群多彩的风筝和谐的春风。)教师简要介绍“潍坊国际风筝会”。“ 1984年4月1日至3日,举办了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至今已有24届了。风筝起源于中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来自各国的朋友通过风筝这条纽带拉进了距离,相聚在一起,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了友谊。”(2)思考的问题:画面中所看到不同样式、大小、甚至几吨重的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空,需具备什么条件?(风、风筝的结构。)出示课件:风筝升空的原理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升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以上可知,升力的产生有2个要素:1. 风力;2. 牵引力;在风力、牵引力和由此产生的升力这三个力的作用下,风筝在空中基本上是达到受力平衡的。风筝在空中的受力图:本课步骤一关键词:交谈短片(印象)-简介(问题)原理 不到一分钟的短片留给学生的是(1)看到表面印象:人群、风筝、春风。(2)思考引申问题:风筝升空的条件。风、风筝结构。 教师就学生谈到的(1)印象中的人、物、景,结合“潍坊国际风筝会”向学生简述风筝作为中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历史悠长、深得人们的喜爱,吸引着各国同行爱好者来参观、学习、艺术交流。(此步使学生充满一种自豪感。)教师就学生思考的(2)风筝升空的条件,通过课件演示升空的原理。(此步要让学生看明白,为放飞阶段的引线角度调整、放飞技巧奠定基础。)二、认识发现 1、出示风筝实物。观察,说出它的组成(骨架、表皮。)结构(对称、平衡。)(1)骨架:竹条、木条、金属条等。(2)表皮:皮纸、尼绒绸、塑料等。(1)对称:风筝左右的骨架必须是对称的。(2)平衡:有的风筝后部需要加长尾使整体保持平衡。2、出示课件。赏析,进一步了解风筝的分类构造:(图1)学生根据网上查的资料共同分析风筝特点。(1)硬翅风筝 用上下两根竹条做成翅膀的风筝,如沙燕等。特点:简洁、结实,适应性强,(2)软翅风筝 用一根竹条支撑翅膀上沿,下沿轮廓由面料构成,可随风飘荡。如鹰、蝴蝶,蜻蜓等。特点:表现力较强。有的可以拆卸。(3)串式风筝由若干个单元联接成串的风筝。如串雁(鸿雁传书)、龙头蜈蚣。(4)立体风筝由桶状骨架、等形成。(5)简易风筝骨架用玻璃钢或者竹条,面料多用尼绒绸、无纺布做。如菱形、三角形等。特点:制作工艺简单,装饰具有现代感,容易放飞,比较普及。3、梳理概括以上了解了不同类型样式的风筝欣赏了多姿多彩的造型。发现:无论那种类型样式的风筝都是由骨架和表皮组成。外形的变化主要是靠骨架设计绑扎,纹样色彩是在表皮上装饰。为了能起飞和升空后的相对稳定必须保证结构上的对称和平衡。风的条件具备了,风筝的结构关系到是否能飞好,学生首先以实物的观察认识到风筝主要是由骨架、表皮组成。对称、平衡式的结构。然后通过幻灯片的赏析进一步发现风筝的外观样式功能虽各具特色但它们共同具有的东西仍是开始观察到的四个关键词,要想有新颖外观造型就要从骨架的设计和表皮的装饰上入手,对称、平衡是设计要求中的基础。三、制作阶段 演示过程:(以三角形风筝为例)1、绑扎:将竹条用线扎成十字形。2、蒙皮:用两根竹条做成斜杆,用薄纸蒙在骨架上。3、绘制:简洁明快的图案。4、引线,用一根线栓在横杆与竖杆的交点上。另一根栓在下端。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自己所带来得材料制做一个简易能够飞的风筝。步骤三关键词:绑扎蒙皮绘制引线 这是第一课时的最后阶段,教师的技法点击把各环节交代清楚,引线的角度掌握好。学生合作互尽所能。制作、试飞需要时间,课余活动进行补充。四、创新阶段1、出示范作。(1)介绍几种外形的构架:三角形、菱形、蝌蚪形、飞机形、蝴蝶形等。难点解决:竹条的弯曲。预热到一定温度后,竹条变软,便可弯曲。弯曲要适度,过急则会弯断,(用电烙铁或酒精灯火苗预热)。(2)风筝装饰:绘制、各种材质粘帖、附件装饰。(图2)2、精心设计、制作。3、图片欣赏:传统与现代精品。风筝之最。(小资料)最早用纸扎制风筝的是我国五代时的李邺,他在纸鸢的头部装上竹笛,风入竹哨、声鸣如筝,“风筝”之名由此而来。最大的风筝是荷兰人宁根所制,面积达550平方米。最小的风筝是我国潍坊风筝艺人唐延寿刷新了我国最小风筝的记录,在一个火柴盒里装有三只紫燕.其中最小的一只长25毫米、宽24毫米。 最重的风筝是日本人制作的,重达8.5吨,放飞时,要数百人抓住绳子才使其飞上天空。最长的风筝是我国贵州人的“通天长龙”全长2600米。(其中有些记录还在不断刷新)步骤四关键词:范作构架难点装饰精心制作精品欣赏之最有了构架(骨架)、装饰(表皮)的不断创新。才会出现多姿多彩的风筝外观造型。范作、图例给学生以启发、导向。难点的解决正是构架中竹条弧线造型的重点问题。精品的欣赏与之最给学生的设计、制作注入新的思维和激情。本课重点放在造型装饰上。五、展示、放飞阶段展示:将学生制作的精致、新颖、作品摆放在适当的环境中,欣赏交流。可放入课下时间。放飞:(1)地点选择。(2)时间安排。(3)组织。(4)注意事项。(5)学生写出放飞的感受,体会古诗中描写春天诗意。(小常识)几种不稳定的飞行及调整(1)总是偏向一侧。调整:重新组装翅膀,左右平衡;调整风筝上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