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7第二次工业革命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7第二次工业革命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7第二次工业革命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7第二次工业革命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2017南昌三校联考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A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B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C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D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答案B解析材料中“西门子”“卡尔本茨”“爱因斯坦”都是德国人,依据“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财富资源的猎取答案C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干预资本主义再生产,体现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深度参与,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出现,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关,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是材料所反映的表象,而非实质,排除。32018兰州调研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A实行计划经济 B国家干预经济C出现垄断现象 D推行福利政策答案C解析计划经济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晚于材料时间“19世纪晚期”,故A项错误;国家干预经济出现在罗斯福新政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晚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而亚当斯密主张自由主义,其思想被垄断主义“异化”,故C项正确;福利政策普遍推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故D项错误。42017武汉调研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从实质上看,钢铁价格下降反映了()A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D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答案B解析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故B项正确。52017湖北重点高中期中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A奠定了福利国家的基础B旨在规范资本主义经济秩序C宣告摒弃自由放任政策D体现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答案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与材料时间“1902年”不符,故A项错误;该公司的“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而司法部长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表明该做法旨在规范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与材料时间“1902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1901年”正是垄断组织兴起之时,司法部长起诉的是北方证券公司而不是所有的垄断巨头,故D项错误。62017黑龙江大庆模拟下表是英国工业化初期,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18011901)单位:%年份1801185119011.农、林、渔35.921.78.72.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29.742.946.33.第三产业34.535.545.1A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B第二产业始终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C劳动力转移速度完全受工业化程度影响D劳动力转移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答案D解析根据图表可知,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不断升高,占据主导,第三产业比例增加,居第二位,故A项错误;第二和第三产业均是吸引劳动力的产业,故B项错误;“完全”太绝对,劳动力转移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故C项错误;图表反映出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说明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72018山东滨州模拟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这说明()A基督教文化是西方工业文明产生的思想根源B中华文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中断C西方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不能并存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主旨是说明西方工业文明对华夏文明的影响,基督教文化并非材料说明的重点,故A项错误;中华文明虽遭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从未中断,故B项错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冲击,在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也迫使中国做出改变,逐步迈向近代化,故C项正确;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可以并存发展,故D项错误。82017安徽联考美国著名史学家R.R.帕尔默曾说:“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推动帕尔默所论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帕尔默指出世界市场的发展在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等方面超出了国界,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这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92017河北邯郸摸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图为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采用的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图(公元4001998年)根据上图,指出图中中西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悬殊时段,并分析导致该时段差异巨大的经济、政治因素。答案最为悬殊时期: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前半叶。原因: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落后、工业比重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统治集团推行的政策,战争频繁、国内政局动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西欧:工业革命不断扩展,垄断组织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模式不断成熟;西欧各国不断进行海外贸易、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解析本题作答时要围绕图中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提取,然后依据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