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必须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朴素、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描绘了优美的荷塘月色,进而展现了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学习这篇经典散文对帮助学生学习以后的散文,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 1、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合作探究:(一)、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2、检查预习能力培养与测试中字词练习的完成情况。(二)整体把握,自主探究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的内容。 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请用箭头表示出来。作者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让学生依次交流以上问题。(三)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的行踪: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感情发展脉络“ 不宁静” 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四)、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小组互相交流,也可把问题交给全体同学一起 ,教师加以点拨。在学生互相交流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还可以抛出下列的问题供大家探究: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认真讨论,能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我们当堂解决,还有不能解决的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我们下节课再来互相交流解决。)(五)、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问题讨论交流 ,然后教师抽查,并加以点拨。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明确: 作者、作品简介关于朱自清,荷塘月色(引导学生参看教辅资料能力培养与测试)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教师点拨,并明确: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4、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5、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三、熟读精美语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四、作业。上网或者上图书馆查找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走近朱自清。 第二课时一、简要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二、欣赏精美语言。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归纳:1、形象美手法多样:鲜明的比喻、明显的对比、强烈的衬托、生动的拟人、传神的通感2、语言美新颖而不失自然传神 通俗流畅 描述传神 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本文的语言美,主要是用了大量的修辞的手法:如比喻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小结:比喻具体形象拟人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 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小结:拟人灵秀动人通感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小结:通感迷离精妙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 (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叠词节奏鲜明迷迷糊糊 悄悄 蓊蓊郁郁 阴森森 淡淡 曲曲折折 田田 等 动词准确形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泻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水电工程节水项目的试题及答案
- 设备租赁经营权转让协议
- 环境科学中的空气质量检测试题
- 行政管理决策系统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辅助公共安全预警系统协议
- 行政管理中不可不知的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 精解2025年经济法概论考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沈阳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宝贝未来测试题及答案
- 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时空异构数据融合与建模
- JT-T-808-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
- 《包装结构设计》完整课件
-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正式版)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规程
- 公安情报学试卷附有答案
- 西方影视欣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济宁医学院
-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查房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中考一模考试物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