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 . 2 目目 录录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幅式与章法幅式与章法 .1 第 1 课幅式.1 第 2 课 章法3 第 3 课印章知识.6 第 4 课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练习.8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集字练习集字练习 .10 第 5 课横幅集字练习(一).10 第 6 课横幅集字练习(二).13 第 7 课条幅集字练习(一).15 第 8 课条幅集字练习(二).18 第 9 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一).20 第 10 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二).23 第 11 课扇面集字练习(一).26 第 1 2 课扇面集字练习(二)29 第 1 3 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一)31 第 1 4 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二)34 第 1 5 课对联集字练习(一)36 第 1 6 课对联集字练习(二)39 第三单元应用实践第三单元应用实践 .41 第 1 7 课匾额制作(一)41 第 1 8 课匾额制作(二)44 . .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幅式与章法幅式与章法 第第 1 课幅式课幅式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1 课幅式 ,共有 “知识介绍” , “我先试试” 、 “我知道了” 、 我来找找”四个模块。 其中“知识介绍”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 “我来找找”属于探究 模块, “我先试试”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 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 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 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 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养成正确 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 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找出生活中见到的书法幅式,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 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 . 2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书法幅式及知道每种幅式的比例大小。 【教学难点】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 【教学准备】 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幅式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接触一门新的课程一一书法课。 掌握了基本笔法和结构以后,就可以尝试进行成幅习作。书写习作, 必须首先了解幅式和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 第 1 课幅式 。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书法作品常用的幅式有哪些?每种幅式的比例特点是什么? 2、学生自读第 1、2 页关于幅式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学生说一说分别属于哪种幅式, 这种幅式的比例特点。 三、学习“我知道了” 1、除了上面学到的幅式,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 到的书法常用的词语意思。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了解“抱柱!:楹联” 、 “扇骨” 。 四、学习“我来找找” . . 3 1、在生活中随处能看到书法作品,说一说你在哪里见到过哪种幅式 的作品。说一说找到的其他幅式。 2、学生根据要求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作品。 五、 “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几种幅式,现在我 们参照学过的幅式,写几张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练习的字。 六、总结:回顾一下常见的书法作品有哪些幅式。 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第 1 课幅式 常见幅式:斗方、条幅、横幅、中堂、对联、局面和手卷等。 第第 2 课课 章法章法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2 课章法 ,共有 “知识介绍” 、 “我先试试” 、 “我知道了” 、 我来找找”四个模块, 其中“知识介绍“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 “我来找找”属于探究 模块, “我先试试”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 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 【学情分析】 . . 4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 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 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章法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 字习惯。 2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 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了解落款的写法,认识引首章,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 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了解章法的基础知识,了解落款的写法,认识引首章。 【教学难点】能参照幅式写几张硬笔字。 【教学准备】 学生:硬笔书法纸。 教师:各种各样幅式的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书写习作,必须首先了解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今 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2 课章法 ,了解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应该如 何书写。 . . 5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什么是章法?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至少应包括哪几部分? 、正文章法处理上有哪些要点? 、落款有哪些要求? 、印章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引首章”? 2、学生自读第 4 页关于章法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学生分别指出哪里是引首章、上 款、下款、 姓名印、斋馆印。 三、学习“我知道了” 1、刚才我们认识了落款,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落款又应该怎么写呢?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了解落款的写法。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印章,那么一幅书法作品的引首章在什么位置? 教师出示。6 页的书法作品。学生找一找引首章。 2、学生找出作品中的引首章。 五、 “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章法的基础知识, 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章法知识。写几张硬笔字。 2、学生书写作品。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 . . 6 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章法知识,你了解了哪些? 七、布置作业: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板书设计】 第 2 课章法 章法:正文、落款和印章。 第第 3 课印章知识课印章知识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3 课印章知识 ,共 有“知识介绍” 、 “我先试试” 、 我知道了” 、 “我来找找”四个模 块。其中“知识介绍”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 “我来找找”属于 探究模块, “我先试试”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 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 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 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印章,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 惯。 2能参照所学知识刻一方白文印,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 . . 7 析能力,掌 握欣赏、刻印的过程与方法。 3找出生活中见到的印章,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 激发写字 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印章。 【教学难点】能参照所学知识刻一方白文印。 【教学准备】 学生:刻刀、橡皮、印泥。 教师:各种各样幅式的印章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人 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 一幅完 整的书法作品必须要印上印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3 课印章 知识 ,了解应该印章的相关知识。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什么是白文印、朱文印? 、书画作品上常见的印章有哪些? 2、学生自读第 7 页关于幅式内容的介绍。 3、教师出示各种印章。学生分别指出哪个是姓名印、斋馆印、 . . 8 收藏鉴赏印、肖形印。 三、学习“我知道了” 1、教师出示“中国印”学生说一说对它的了解。预设:2008 年 在北京举办的第 29 届奥运会的会徽,称作“中国印:上面是白文的 京字,刻成一个人舞动的样子,这就是一种“肖形印。 2、分别出示“京”字的各种写法。 四、学习“我来找找” 1、刚才我们认识了各种印章,生活中最常见的 100 元人民币上 就有印章,大家看一看,说一说是“朱文”还是“白文” 。 2、学生说一说是“朱文”还是“白文” 。 五、 “我先试试”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印章的基础知 识,现在我们参照学过的印章知识。刻一方印章。 2、学生练习刻印章。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刻的印章。 六、总结:回顾一下书法作品的印章知识,你了解了哪些? 七、布置作业:给自己刻一方姓名印。 【板书设计】 第 3 课印章知识 分为白文印和朱文印 常见的有姓名印、斋馆印、收藏鉴赏印、肖形印。 . . 9 第第 4 课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练习课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练习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4 课斗方、扇面、和对 联的折纸练习 ,共有“折纸方法” , “我知道了” , “我来比比”三个 模块,其中“知识介绍” “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 “我先比比” 属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 的调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 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 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学会斗方、局面、和对联的折纸。 2了解界格,认识界格的作用,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 能力,掌握折纸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 极性。 【教学重点】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了解界格。认 识界格的 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 . . 10 【教学准备】 学生:宣纸,教师:宣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人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章法的一般知识和要求。 马上我们就要进入书写作品的阶段,在书写前我们要先学会折纸。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4 课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 。 二、知识介绍 1、学生自读第 10 页关于叠界格内容的介绍。 2、教师逐个介绍指导学生叠界格。 3、学生练习叠界格,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我知道了” 1、学生自学 1 2 页“我知道了” 。 2、学生回答什么是界格?什么是乌丝栏? 四、学习“我来比比” 1、学生用折好的纸和没折好的纸分别写同一个内容,比比看有什么 不同? 2、指名学生说一说,体会界格的作用。 六、总结:回顾一下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你了解了哪些? 【板书设计】 第 4 课学会斗方、扇面、和对联的折纸。 斗方、扇面、对联 . . 11 界格 乌丝栏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集字练习集字练习 第第 5 课横幅集字练习课横幅集字练习(一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5 课横幅集字练习 , 共有“出处和释义”:、 “设计幅式” 、 我知道了”三个模块, 其中“出处和释义” 、 “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 “设计幅式”属于 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 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 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 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文学的关系, 养成正确的 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4:1 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象、 比较、分析 . . 12 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 极性。 【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4:1 的白纸上。 【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4:1 的白纸上。 【教学准备】 学生: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础 知识,大 家一定跃跃欲试想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了 教师出示何绍基的横幅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从今 天开 始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5 课横 幅集字练 习(一 ,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学然后知不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 体集字示例。 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三、学习设计幅式 . . 13 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 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 4:1 的普 通白纸,在纸上画好正文和落款的位匿。 把这 6 个字双钩到正文的位置上,用硬笔在落款的位置上写好自 己的名字。双钩提示:正文的位置应该偏上一些,不要居中,更不 要下坠。 6 个字需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忽高忽低。 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四、学习“我知道了” 1、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内容出自札 记学记 。很多的书法作都是出自文学作品,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 关系。自读“我知道了”了解书法与文学的关系。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 识。 六、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 七、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 【板书设计】 第 5 课横幅集字练习 学然后知不足 出自礼记学记 4:1 偏上 同一水平线 . . 14 第第 6 课横幅集字练习课横幅集字练习(二二)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6 课横幅集字练习 , 共有“书写提示”和“我知道”两个模块,其中“我知道了”属于 知识模块, “书写提示” 属于能力模块。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通过前 面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有了一 定的读帖能力和书写能力,书写作品欲望强烈。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 写字习惯。 2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的书写。 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 极性。 【教学重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 的书写。 【教学难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 的书写。 【教学准备】 . . 15 学生:宣纸、毛笔、墨汁、砚台。 教师:本课赵体集字示例作品、毛笔、墨汁、宣纸、砚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础 知识,大家一定跃跃欲试想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了。从今天 开始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6 课 横幅集字练习(二) ,开始 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学然后知不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 体集字示例,试着完成这幅作品。 2、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书写 方面的要求。 3、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 4、根据上一节课的设计稿书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习作。 三、学习“我知道了” 1、通过上一节书法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法与文学之间有着天然的 关系。书法不仅与文学的关系密切,书法还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 . . 16 识。 四、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书写提示。 五、布置作业: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的书写。 【板书设计】 第 6 课横幅集字练习 学然后知不足 第第 7 课条幅集字练习课条幅集字练习(一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7 课条幅集字练习 (一) ,共有“出处和释义” , “设计幅式” 、 “我知道了”三个模块, 其中“出处和释义” 、 “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设计幅式”属于 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 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学 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会 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绘画的关系, 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 . 17 2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3:1 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象、 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 极性。 【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3:1 的白纸上。 【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3:1 的白纸上。 【教学准备】 学生: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人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础 知识,大家一定跃跃欲试想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了。 教师出示何绍基的条幅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从 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7 课条幅集字练习(一) ,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三、学习设计幅式 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 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 3:1 . . 18 的普通白纸,设 计出整幅样式。包括正文的字距、落款的位置和内容。 把这 10 个字双钩到白纸上设计好的位置。 双钩提示 第一行 6 个字的中心要贯通,不要忽左忽右。 第二行的 4 个字和第一行的位置要协调,不要忽高忽低。 落款在第二行末尾,大小、位置高低应注意与正文协调。 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四、学习“我知道了” 1、通过前几节书法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法与文学、绘画之间 有着密切的关系。书法不仅与文学的关系,书法还受到儒家思想的 影响。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 知识。 六、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 七、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 【板书设计】 第 7 课条幅集字练习 出自王守仁传习录 3:1 中心贯通注意协调 . . 19 第第 8 课条幅集字练习课条幅集字练习(二二)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8 课条幅集字练 习 ,共有“书写提示”和“我知道了”两个模块,其中“我知道了” 属于知识模块” 、 “书写提示”属于能力模块。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通过前面 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有了一定 的读帖能力和书写能力。书写作品欲望强烈。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与道家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 好的写字习惯。 2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的 书写,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 作的书写。 【教学难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 作的书写。 【教学准备】 学生:宣纸、毛笔、墨汁、砚台。 . . 20 教师:本课赵体集字示例作品、毛笔、墨汁、宣纸、砚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几种章法 的书法作品,大家想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今天我们就来 先学习第 8 课条幅集字练习(二) ,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试着完成这幅作品。 2、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书写方面的要求。书写提示 竖成行、横成列,字的间距一致。 字形大小、笔画粗细要协调。 重复的“是” 、 “行”之” 、 知”书写时要有所变化。 印章可盖在落款的左边。 3、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 4、根据上一节课的设计稿书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习作。 三、学习“我知道了” 1、通过前几节书法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法与文学、绘画之间 有着密切的关 系。书法不仅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书法还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 . 21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 知识。 四、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书写提示。 五、布置作业:完成“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集字习作的书写。 【板书设计】 第 8 课条幅集字练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第第 9 课小中堂集字练习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一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9 课小中堂集字 练习 ,共有“出处和释义” 、 “设计幅式” 、 我知道了”三个模块, 其中“出处和释义” 、 “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 “设计幅式”属于 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 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 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 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 础。 . . 22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佛教的关 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3:2 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 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3:2 的白纸上。 【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3:2 的白纸上。 【教学准备】 学生: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人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 础知识,大 家一定跃跃欲试想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了。 教师出示刘墉的小中堂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从 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9 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一) ,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这幅赵体集 . . 23 字示例。 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三、学习设计幅式 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 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 3:2 的白纸,设计出整幅样式,包括正文的字距、落款的位置和内容。 把这 8 个字双钩到白纸上设计好的位置。 双钩提示 每行 4 个字的中心要贯通,不要忽左忽右。 每行相邻字的位置要协调,不要忽高忽低。 落款的大小、位置高低应注意与正文协调。 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四、学习“我知道了” 1、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内容出自庄 子渔父 ,很多的书法作品都是出自文学作品,它们之间有着天然 的关系,书法还受到佛教的影响。自读“我知道了”了解书法与佛 教的关系。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 知识。 六、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 七、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 . . 24 【板书设计】 第 9 课 小中堂集字练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中心贯通位置协调 第第 10 课小中堂集字练习课小中堂集字练习(二二)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10 课小中堂集 字练习 ,共有“书写提示”和“我知道了”两个模块,其中“我知 道了”属于知识模块” 、 “书写提示”属于能力模块。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通过 前面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有了 一定的读帖能力和书写能力,书写作品欲望强烈。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与佛教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 好的写字习惯。 2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的 书写,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 . . 25 作的书写。 【教学难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 作的书写。 【教学准备】 学生:宣纸、毛笔、墨汁、砚台。 教师:本课赵体集字示例作品、毛笔、墨汁、宣纸、砚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人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几种章法 的书法作品, 大家想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10 课小中堂 集字练习(二) ,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这幅赵体集字示例,试着完成这幅作品。 2、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书写方面的要求。 书写提示 “精”字是左窄右宽结构,左偏旁笔画书写要稍细些。 “誠(诚)”字的“言”字旁写得比较长, “成”突出斜钩。 “至”字行书笔意较浓,书写要流畅。 . . 26 “金”字上部撇捺舒展。收笔处呈左低右高之势。此字注意上 下两部分的重心 要对正。 “爲(为)”字前两个横折要写紧凑,横折勾展开,四点各具姿 态。 “開(开)”字外框不可过大,应收敛些。 “爲(为) 開(开)”二字取自三门记 ,其余取自妙严寺 , 书写作品时注意风格要统一。 3、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 4、根据上一节课的设计稿书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习作。 三、学习“我知道了” 1、通过前几书法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法与文学、绘画、儒家、 道家、佛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书法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 曾经向多个国家传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书法传向日本的内容。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 知识。 四、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书写提示。 五、布置作业:完成“学然后知不足”集字习作的书写。 【板书设计】 第 1 0 课 小中堂集字练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 27 第第 11 课扇面集字练习课扇面集字练习(一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1 1 课扇面集字 练习 ,共有“出处和释义” 、 “设计幅式” , “我知道了”三个模块。 其中“出处和释义” “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 “设计幅式”属于 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 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 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 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 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文学的关 系,养成正确的 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2:1 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 象、比较、分析 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 极性。 . . 28 【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2:1 的白纸上。 【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2:1 的白纸上。 【教学准备】 学生: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作品 的写法,今天我们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教师出示文徵明的局面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 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1 1 课扇面集字练习(一) ,开始我们的创 作之旅吧!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三、学习设计幅式 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 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 2:1 的白纸,折剪出扇面形式,设计出整幅样式,包括正文的字距、落 款的位置和内容。 把这 8 个字双钩到白纸上设计好的位置。 双钩提示 . . 29 局面有很多种排列方式,建议先用本课示例的样式。 每个字都要对准扇面的圆心。 落款的大小、位置高低应注意与正文协调。 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四、学习“我知道了” 1、中国书法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曾经向多个国家传播,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书法传向日本的内容。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 知识。 六、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 七、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 【板书设计】 第 1 1 课局面集字练习 对准扇面圆心 落款大小、高低协调 第第 1 2 课扇面集字练习课扇面集字练习(二二)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1 2 课扇面集字 练习 ,共有“书写提示”和“我知道了”两个模块,其中“我知道 了”属于知识模块?书写提示”属于能力模块。 . . 30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通过 前面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有了 一定的读帖能力和书写能力。书写作品欲望强烈。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 好的写字习惯。 2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书至妙道神采为上”集字习 作的书写,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书至妙道神采为上”集 字习作的书写。 【教学难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书至妙道神采为上”集 字习作的书写。 【教学准备】 学生:宣纸、毛笔、墨汁、砚台。 教师:本课赵体集字示例作品、毛笔、墨汁、宣纸、砚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作品 的写法,今天我们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 . . 31 习第 12 课扇面集字练习(二) ,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这幅赵体集 字示例,试着完成这幅作品。 2、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书写方面的要求。 书写提示 在规定的纸张内,先将正文 8 个字和落款安排好。正文放在中 间偏上的位置。 扇形为上宽下窄式,沿着扇形弧度自右向左书写,切忌高低不 匀,每个字呈向心性垂直。 字与字之间距离均匀,过密则满,稀松则散。 下笔书写时,不急躁不缓滞,一气呵成。 3、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 4、根据上一节课的设计稿书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习作。 三、学习“我知道了” 1、中国书法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曾经向多个国家传播,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书法传向西方的内容。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 知识。 . . 32 四、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书写提示。 五、布置作业:完成“书之妙道神采为上”集字习作的书写。 【板书设计】 第 1 2 课局面集字练习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 第第 1 3 课大中堂集字练习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一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13 课大中堂集 字练习 ,共有“出处和释义” 、 “设计幅式” 、 我知道了”三个模 块,其中“出处和释义” 、 “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_设计幅式”属 于能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 调整。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 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 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 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文学的 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2:1 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象、 . . 33 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 极性。 【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2:1 的白纸上。 【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2:1 的白纸上。 【教学准备】 学生: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人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础 知识,大家一定想再来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教师出示吴昌 硕的大中堂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今天我们就来练 习集字作品的创作,我们就来学习第 1 3 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一) , 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登鹳雀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 字示例。 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三、学习设计幅式 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 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 2:1 的白 纸,设计出整幅样式,包括正文的字距、落款的位置和内容。 . . 34 把这 20 个字单钩到白纸上设计好的位置。 单钩提示 此诗“日” “黄” “入” “欲” “千” “目” “更“一” “層” (层)取 自三门记 ,其他字分别取自胆巴碑和妙严寺等赵体字贴, 单钩时注意彼此之间的差异,以便书写时统一风格。 与小中堂的写法相同,设计为 3 行,每行 8 个字。最后一行留 4 个字的位 置用来落款。 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四、学习“我知道了” 1、按照惯例,每节课我们都要了解一些书法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 就来了解书法以及大量文物的存放地点博物馆,今天来了解故宫 博物馆。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 识。 六、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 七、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 【板书设计】 第 1 3 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 登鹳雀楼 2:1 统一风格 . . 35 第第 1 4 课大中堂集字练习课大中堂集字练习(二二)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14 课大中堂集字练 习 ,共有“书写提示”和“我知道了”两个模块,其中“我知道了” 属于知识模块, “书写提示”属于能力模块。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通过前 面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有了一 定的读帖能力和书写能力,书写作品欲望强烈。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馆,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 惯。 2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登鹳雀楼”集字习作的书写。培 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 极性。 【教学重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登鹳雀楼”集字习作的书 写。 【教学难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登鹳雀楼”集字习作的书 写。 【教学准备】 学生:宣纸、毛笔、墨汁、砚台。 . . 36 教师:本课赵体集字示例作品、毛笔、墨汁、宣纸、砚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人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几种章法的 书法作品, 大家想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14 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二) ,练习大中堂集字作品的创作。 二、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登鹳雀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 字示例,试着完成这幅作品。 2、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书写 方面的要求。 书写提示 以三门记的风格为基调,点画、结构要协调。 “海”字行书笔意浓厚,右部件的“每”字形倾斜,注意“斜中 求正: “弱(穷)”字是上下结构 j穴”写得要略宽些,下面是左右结 构,左部“身”第一撇借上部“穴”的撇画。 “楼”字呈左低右高的取势,重心平稳。 整幅作品竖成行,横不一定成列,气韵贯通。 3、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 4、根据上一节课的设计稿书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 . 37 5、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习作。 三、学习“我知道了” 1、按照惯例,每节课我们都要了解一些书法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 就来了解书法以及大量文物的存放地点博物馆,今天来了解故宫 博物馆。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 识。 四、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书写提示。 五、布置作业:完成“登鹳雀楼”集字习作的书写。 【板书设计】 第 1 4 课 大中堂集字练习 白日依山尽, 黄河人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第第 1 5 课对联集字练习课对联集字练习(一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1 5 课对联集字练习 ,共有“出处和释义” “设计幅式” 、 “我知道了”三个模块。其中 “出处和释” “我知道了”属于知识模块, 设计幅式”属于能 力模块。为了使教学更连贯,教学时将这几个模块做了适当的调整。 . . 38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是 学生还没有掌握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课堂上还要教 会并强调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 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台北故宫博物馆, 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4:1 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 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4:1 的白纸上。 【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 4:1 的白纸上。 【教学准备】 学生: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的基 础知识,大家一定跃跃欲试想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了。 教师出示康有为的对联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 . . 39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练习集字作品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1 5 课对联集字练习(一) ,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三、学习设计幅式 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 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 4:1 的普通白纸,在纸上画好正文和落款的位置。 把这 6 个字双钩到正文的位置上,用硬笔在落款的位置上写好 自己的名字。双钩提示:正文的位置应该偏上一些,不要居中,更 不要下坠。 6 个字需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忽高忽低。 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四、学习“我知道了” 1、按照惯例,每节课我们都要了解一些书法方面的知识,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书法以及大量文物的存放地点一博物馆,今天来了解 台北故宫博物院。 2、学生自读“我知道了” ,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 知识。 . . 40 六、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 七、布置作业: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 【板书设计】 第 1 5 课对联集字练习 位置对齐 落款相称 第第 1 6 课对联集字练习课对联集字练习(二二)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华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材第 1 6 课对联集字 练习 ,共有“书写提示”和“我知道了”两个模块,其中“我知道 了”属于知识模块?书写提示”属于能力模块。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书法。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通过 前面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毛笔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正确的坐姿,有了 一定的读帖能力和书写能力,书写作品欲望强烈。 【教学目标】 1了解辽宁省博物馆,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 写字习惯。 2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集字习作的书写,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 方法。 . . 41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 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集字习作的书写。 【教学难点】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集字习作的书写。 【教学准备】 学生:宣纸、毛笔、墨汁、砚台。 教师:本课赵体集字示例作品、毛笔、墨汁、宣纸、砚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几种章法 的书法作品,大家想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今天我们就来 先学习第 16 课对联集字练习(二) ,练习对联集字作品的创作。 二、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对联作品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试着完成这幅作品。 2、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书写方面的要求。 书写提示 上联只有“地”字的笔画较多,其他字应写得稍粗一些。 “外”字的左撇和反捺要对应好,以求字的平稳。 . . 42 “来”字中间的两点写作一幅画,捺写作反捺,与“天 r 外” 有所区别。 3、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 4、根据上一节课的设计稿书写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书写的习作。 三、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车买卖合同及车辆维修保养服务
- 2025版跨国公司外籍员工入职及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土地经营权转移代理费合同模板
- 2025年汽车租赁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租赁车辆租赁保证金退还服务合同
- 2025版砌体工程特种施工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海绵城市土建工程承包合同示范
- 2025材料预付款高性能材料预付款合作协议
- 2025年大数据公司创始股东合作协议及数据处理安全协议
- 2025版送餐服务合同违约责任规范范本
- 2025年度矿山开采水土保持验收技术服务协议
- 房地产样板间装饰工程重点难点及措施
- 康复科护理金点子
- 工地油库安全管理办法
- 全球治理转型-洞察及研究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高清版)DB32∕T 4001-2025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 电力物资打包方案(3篇)
- 2025至2030中国味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你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一位校长对教师行为规范的深度思考建议收藏
-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课件
- 屠宰场入股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