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1据记载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2春秋战国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A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B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D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3春秋早期,铁农具的分布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范围内,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为多。这说明此时期A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B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4. 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超过十亩以上者,则需倍之。明朝初期的这条政府规定A.有利于为手工工场提供原料 B.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C.促进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D.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5.汉书食货志载:“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由此可知,本书A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B有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C推崇重农抑商政策 D主张商品经济取代小农经济6西汉古村落遗址(位于辽阳三道壕)发掘出砖窑七座,每窑一次可以烧制一千八百块砖,两窑成一组,轮流生火,可连续生产;三道壕生产的砖瓦,不仅见于本村遗址,也见于辽阳地区同时代其他遗址。据此推断,当时的三道壕A.农业生产较为落后 B.出现专业化的手工业生产C.家庭手工作坊发达 D.成为辽阳地区的商业中心7我国古代漕运方向不断变化。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逐渐转变为东南、西北方向,由东南而西北;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B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C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D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8.“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A. 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B. 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C. 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D. 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9.据记载:“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通韩之上党于共、莫,使道已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出自战国策)这体现了当时A. 长途贩运促使了商业获利丰厚 B.交通便利使韩魏间商业活动频繁C. 关税收入对于诸侯国的重要性 D.商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10南京是我国一座文明古城。据景定建康(南京)志记载: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10个市,苑市在广莫门内东边,盐市在朱雀门两边,纱市在城内的北耆寺前。这一记载表明南京城A市坊制度得以建立 B专业市场广泛分布C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D政府城市管理松驰11.出处记述田令“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逸“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全唐文“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上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A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B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D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12明末清初时期思想较为活跃。思想家唐甄指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才(财)不可胜用矣。”据此可知唐甄A谴责中央集权统治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要求减少政府束缚 D主张发展自然经济13潮州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嘉靖朝海禁最紧,时潮州进士登科也很出色。海禁宽松,靠海生存的人民生计解决,社会矛盾较为和缓,故万历朝潮州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个明代最差一朝。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 海禁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B. 沿海民众及士绅热衷于通过科举实现价值C. 海禁政策的松紧影响了明朝科举取士的人数D. 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 14.据统计,1757年至1840年,广州的关税收入长期占整个朝廷税收的4成,使广州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商品贸易的中枢。广州的发展主要得益于A. 政府政策的变化 B. 工业革命促进中西贸易的繁荣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清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商业 15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作者陈旭麓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B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C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D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16“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个理论见于宋代管氏地理指蒙,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才有所改变,其主要原因是A传统科技不断发展 B明朝南北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欧亚两洲交流的加强17. “泰西”与“远东”两个名词是几乎同时出现的:1600年前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发明“泰西”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与此同时,英语和法语出现“远东”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东亚。这表明A欧洲中心论已经产生并且影响到中国 B海禁政策强化了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亚间的相互了解 D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欧亚间彼此隔绝18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A 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B 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C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D 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19“马尼拉大帆船”,是“The Manila Galleon”的直译。十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藉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A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C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A价格革命的影响B商业革命的影响C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D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21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C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22.时间英国社会经济状况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1850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1852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据此表可以合理推论出A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19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D19世纪早期的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23.“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传播、古老土地贵族的没落、专制主义的消灭、城市工人阶级意识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植根于这两次革命”。这“两次革命”是指A. 工业革命 十月革命 B. 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C. 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 D. 光荣革命 十月革命24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一书中说:“无论是观察家还是工人本身,都知道工厂制度是非留下来不可了。这种制度的维护者为它感到骄傲,宣称它是为未来的完全自动化开辟了可能性的一种革命制度。”这反映了A手工工场自此被历史彻底淘汰 B现代工厂制适应了文明进步C大企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D经营者革命导致社会结构变迁25学校课程设置会不断调整。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这样设置课程是因为A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 B受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C经济发展淡化社会等级观念D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性别歧视 26(原创)仔细观察下图,这是一位欧洲名人的航行路线。有关这次航行说法正确的是A经好望角到达了印度 B首次完成了世界环球航行C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D上述论断都不符合史实27.有人说,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A. 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B.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退 C. 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 D.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28“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恩格斯在此评述的“联盟”A. 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C. 促进工厂制度全面建立 D. 加剧了列强间的争夺29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C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D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30全球通史中提到:“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例如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因而,到1914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材料表明A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 B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C工业革命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D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二、非选择题(31题28分,32题12分,33题15分,共55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期,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的国都作为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摘编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指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摘编自王巩闻见近录材料三 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等材料四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材料五 明代徽州商人余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8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6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4分)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出海前的泰坦尼克号)1912年4月12日,被誉为“永不沉没的轮船”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导致1500余人丧生,这是和平时期最为惨重的的海难。1997年,美国导演詹姆卡梅隆将其改编成电影上映,引起世界的巨大轰动。电影梗概如下:1902年,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与美国美国国际海运公司合并,为了在与对手英国卡纳德航运公司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轮船泰坦尼克号。它耗费巨量钢铁,长269米,宽28米,高32米,以蒸汽机为动力,首航从英国南安普顿至美国纽约。没落的贵族女露丝随其依靠钢铁制造大发横财的新贵未婚夫搭乘该船前往美国。船上还有来自欧洲各国怀着美国梦的各阶层的人们,其中就有穷画家杰克。露丝与杰克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他们亲眼目睹了轮船撞上冰山。在无力回天之时,船长向周边船只发出无线电求救。此时,泰坦尼克号上一片混乱,危急之中,有遵循“妇孺优先”的善良与高贵,也有着“金钱至上”的丑恶与卑劣。最后,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露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33.(15分)(原创)材料一 金薯传习录是一部引种、推广、种植和传播甘薯的农业科学史料汇编,是一部珍贵的科学史文献。金薯,即甘薯(学名: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又名甜薯,番薯,地瓜。金薯录为清陈世元所撰。其先辈及本人尝经商海外。该书上卷详细记述了其四世祖陈振龙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从吕宋引进甘薯经厦门到福州,试栽成功。由福建巡抚金学曾通过行政命令在全省推广栽植,收到救荒效果,因此,众呼“金薯”。 土产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询之夷人,咸称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乃伊国之宝,民生所赖,但此种禁入中国,未得栽培,纶父时思闽省隘山阨海,土瘠民贫。朱薯功同五谷,利益民生,是以捐资买种,并得岛夷传受法则,由舟而归,”摘编自金薯传习录及其他吴亦鹏 金薯传习录清陈世元材料二 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亭,百姓在福清建立报功祠,以纪念陈振龙引进甘薯和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绩。 摘编自福州市政府志(1)根据材料一,说明甘薯在我国能够引种推广种植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陈振龙引种推广种植甘薯的意义。(9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CBDABCBCBDCDA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CCBBCBBADCDBD注:26.路线为达尔文19世纪30年代环球考察路线。31(28分)(1)原因: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6分)(2)表现: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8分,4点即可)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经济重心的南移。(6分,3点即可)(3)特点:专业化城市发展: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分,2点即可)品质:勤俭致富;乐善好施;坚持诚信;注重信誉等。(4分)32(12分)分值评分要素4分3分2分1分(1)提取的情节和反映的历史现象(3分)情节提取于电影,与历史现象具有关联性,历史现象属于该时代。只符合三项要求的二个。只符合三项要求的一个。(2)对历史现象的概述(4分)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比较完整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不够完整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缺少,表述不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田保护承包实施框架协议
- 短视频平台内容版权侵权风险评估协议
- 亚洲保健品市场开发及代理合作协议
- 公益性岗位社区工作者社区环境美化聘用合同
- 高性能工业润滑油闪点测定样品杯租赁及售后服务协议
-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调解与法律援助服务协议
- 销售人员薪酬保密及保密协议
- 物流货物保险合同续保服务合同
- 项目进度管理补充协议
- 网络直播平台公益慈善内容版权分销与社会责任合作合同
- 维修服务保密协议
- 《大客户销售培训》课件
- 多学科协作危重孕产妇管理制度
-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终结性考核论文大作业参考答案
- DB35T 2032-2021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 《证券投资学》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4节 问题解决策略:直观分析
- DLT5196-2016 火力发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设计规程
- DL∕ T 802.3-2007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
- CJT 511-2017 铸铁检查井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