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寒热ppt课件_第1页
八纲辨证寒热ppt课件_第2页
八纲辨证寒热ppt课件_第3页
八纲辨证寒热ppt课件_第4页
八纲辨证寒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纲辨证-寒热,内二科 乔娴,目录,1,2,3,4,5,知识回顾,寒证,热证,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寒证与热证的关系,6,概述,知识回顾,1、正常的舌象: 2、八纲: 3、淡白舌: 4、瘀点、瘀斑 : 5、,淡红舌,薄白苔,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主气血不足,或阳虚寒证。,主血瘀,地图舌,主胃气不足,胃阴损伤,知识回顾,6、从 上,可以分为表证和里证。 7、表证的护理原则 : 8、 :无汗,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脉浮紧。 9、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有汗,苔 , 脉浮数。 10、服药护理:表证多使用解表发汗之剂,服药后12小时,重点观察 11、表寒证,多食辛温解表之品,如 淡豆豉等,以辅助药力散寒祛邪。,病位,辛散解表。,表寒证,薄黄,汗出情况。,生姜、葱白,知识回顾,Your Text Here,Your Text Here,11、外邪由表内传,尚未达于里;或里证出表,尚未至于表,邪正搏于表里之间的一种证候,称为 12、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3、 :反映病邪的深浅和重轻。 14、润燥:反映 。,半表半里证(称为少阳证),表里同病、表里转化,厚薄,津液之存亡,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它是根据病人的整体证候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的规律。因为任何一种疾病,从类别上,可分为阴证和阳证;从病位上,可以分为表证和里证;从病性上,可以分为寒证和热证,从邪正盛衰上,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纲,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功能活动抑制或衰微的证候。多由外感寒邪,或内伤久病,耗伤阳气,阴寒偏盛所致。,概述,寒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机体功能活动亢进的证候。多由外感热邪,或素体阳盛,或寒邪入里化热,或情志内伤,郁而化火,或过食辛辣,蓄积为热,而使体内阳热过盛。,热证,寒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掌握),恶寒或者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等。 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寒性清澈 护理原则:温以祛寒,寒证施护要点(熟悉),主要观察面色,寒热喜恶,肢体温凉,口渴与否,舌象、脉象,以及痰、涎、涕尿、便等排泄物的变化情况。,病情观察,寒证施护要点(熟悉),服药护理 寒证多用辛温燥热之品,中病即止,以免过用伤阴。中药宜热服。,饮食护理 宜食温性、热性食物,忌食生冷瓜果、寒凉之品。,寒证的施护要点(熟悉),寒邪是阴邪,易使人沉闷、郁结,对病程长,病情较重的患者,要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气机调畅。,情志护理,寒证的施护要点(熟悉),患者居处宜向阳通风,注意保暖。,寒性凝滞,易引起疼痛,可用热敷、艾灸等温热疗法散寒,促进气血运行。,对症护理,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掌握),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热邪: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易扰心神热易耗气伤津热易生风动血热易致肿疡 护理原则:清热泻火,热证的施护要点(熟悉),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是否发热、汗出,神志、食欲、二便、舌象、脉象,有无斑疹、出血等。,热证的施护要点(熟悉),生活起居护理:患者居处宜通风、凉爽,热身者卧床休息。,热证的施护要点(熟悉),服药护理:中药汤剂宜凉服或微温服。热甚神昏者,可遵医嘱用清热解毒之开窍剂灌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热证的施护要点(熟悉),饮食护理:饮食宜新鲜清凉,忌食辛辣、燥热动风之品。,热证的施护要点(熟悉),情志护理:热为阳邪,易引起患者激动易怒,要注意稳定患者情绪。,热证的施护要点(熟悉),对症护理:高热者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煎剂擦浴降温;或遵照医嘱肌内注射或穴位注射柴胡注射液24ml;或中药灌肠降温;热扰心神者,可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等以清热开窍。,寒证与热证的鉴别(掌握),寒证与热证鉴别表,寒证与热证的关系(了解),寒证与热证虽然有着阴阳盛衰的本质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它们既可以在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证候,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互相转化。在疾病的危重阶段,还可出现假象。 1、寒热错杂 寒证和热证同时并存,称为寒热错杂。临床上所见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皆属此类。如患者在同一时间内,即可见胸中烦热、频频呕吐的上热证,同时又可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稀溏的下寒证,这便是寒热错杂证。,2、寒热转化 临床上先出现寒证,后出现热证,当热证出现,其寒证消失,此谓寒证转化为热证。若临床中先见热证,后见寒证,而当寒证出现时,其热证消失,此即为热证转化为寒证。寒证转化是病情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如某些温热病,在急重阶段,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的元阳,阳气骤虚,可由原来的壮热、目赤而突然转化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一派阳气暴脱所致的阴寒危象,由热证转化为寒证。又如,风寒束肺证,初起表现咳嗽、痰涎清稀、苔白滑,但由于失治、误治,寒邪郁久从阳化热而见发热、咯黄稠痰、胸痛、苔黄、脉洪大而数等痰热壅肺的症状,属于由阴转阳,由寒证转化热证。,3、寒热真假:在疾病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疾病的本质与其所反映的现象时一致的。但在疾病的危重阶段,有时会出现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的证候,即寒证见热象,热证见寒象。 (1)真热假寒 又称阳盛格阴,由于内热过甚,深伏于里,阳气被郁而不能外达四肢,就会出现格阴于外的一些假寒现象。如四肢厥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其身寒而不喜加衣被,脉沉而有力,并且又可见口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热象。 (2)真寒假热 又称阴盛格阳,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