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图文转换1-新.ppt_第1页
2019图文转换1-新.ppt_第2页
2019图文转换1-新.ppt_第3页
2019图文转换1-新.ppt_第4页
2019图文转换1-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图文转换,画文转换 图文转换 表文转换,表格 柱状图 饼式图 流程图 坐标曲线图,徽标 图画方位图,(一 )从高考提供的材料来看,可以分为:,漫画,一、图文转换题的题型,-图文转换之漫画题,独具慧眼识漫画,了解 漫画 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命题形式:,(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 (2)揭示漫画寓意; (3)给漫画拟写标题;,答题步骤:,一、审题干(不漏一字) 二、读图 三、表述 (注意字数、内容的要求) 四、检查(错别字 有无语病 是否流畅),漫画类题目的读图思路,第一步:读画面,明确画中的构成元素。 1)看标题 2)看画面(主体、背景、细节、夸张处) 3)看画中注释,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画面信息 现实生活,读,第二步:明确画面中各要素的关系,合 理想象, 丰富画面内容。,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60字左右。,砍,例题分析,审读画面,砍,标题:砍 主体:人 背景:树桩,画面上有好多树桩,人无头,手里握着斧头。,1、明确构成要素,注意细节,砍,2、合理想象,(关系),人砍完了所有的树木, 结果人自己的头也没有了。,3、类比联想(画面生活),破坏环境,将殃及人类自身。,思维方法: 、由果推因,由表及里,揭示事件的本质。 、由图画到生活,找出讽刺或赞颂的人或行为。,如何表述图画答案 题型一:说明画面内容 注意: 1)说明性的语言。 2)按照一定顺序。 (总分,先背景后人物,上下,左右, 人物:穿着动作神态) 3)只需再现漫画内容,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虚构。 (客观),写,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60字左右。,砍,表述答案,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 许多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一手拄着一把大斧头,一手摁在抬起的腿上;一脚踏在树桩上,一脚踩在地上。,题型二:揭示寓意类 1)语言要简洁,用议论性语言; 2) 避免就事论事,应从人或社会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进行思考。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3) 多选用“反映”“讽刺” “揭露” “批评”“告诫”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开头语。,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60字左右。,砍,寓意答案,寓意: 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自身。,这幅漫画有三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上有两盏电灯从天花板上垂下来,左边的一盏光芒四射,笑容满面,右边的一盏,灯光微弱,哭丧着脸;第二个画面上右边的那盏灯满脸怒气地撞向了左边那盏灯,左边的灯满脸惊愕;第三个画面两盏灯都撞碎了,不再发光,地板上有两堆碎片。,寓意:嫉妒害人害己。,小试身手,题型三:如何拟写漫画标题,作用: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 1)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寓意。 2)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寓意拟加标题。,阅读下边这幅漫画,为其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例题分析,画面 生活,一棵大树,两棵小树。,大树枝繁叶茂,变形为“心” ; 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歪斜倾倒。,大树荫庇小树,过度呵护,没有自我生长空间。,关系:,漫画构成元素:,细节:,合理想象,类比联想,审读画面,溺爱之下难成材 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2、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大树的爱 大树底下好乘凉?,1、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答案:,观察这幅漫画,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注: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小试身手,标题: 不懂装懂 误人子弟;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专家”授课。,(2012年福建卷)16、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坐而论道 B、座无虚席 C、一劳永逸 D、脚踏实地,【解析】该题是12年非常有特色的一道题。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强调的是讽刺的寓意。漫画中人物双脚叠加坐在椅子上,却把鞋子穿在椅子脚上,无疑是想制造双脚着地的假象。很明显,该漫画是讽刺那些弄虚作假籍以掩人耳目之人,故可轻易判断为D选项。其它三项均非从讽刺角度拟标题,故可排除。 【答案】D,总结 、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概括主题(内涵)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内涵) ,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内涵)。通常要采取类比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拟加标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