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作用机理》PPT课件.ppt_第1页
《混凝作用机理》PPT课件.ppt_第2页
《混凝作用机理》PPT课件.ppt_第3页
《混凝作用机理》PPT课件.ppt_第4页
《混凝作用机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混凝的作用机理,混凝: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称为混凝,是凝聚和絮凝的总称。 凝聚:胶体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凝聚。 絮凝:脱稳胶体相互聚集称为絮凝。 混凝过程涉及:水中胶体的性质;混凝剂在水中的水解;胶体与混凝剂的相互作用。,2.1 水中胶体的稳定性 胶体稳定性:是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与水和废水泥凝处理有关的胶体粒子的主要性质,就是它的稳定性。在一般情况下,由胶粒和水组成的胶体分散体系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即使是粉径大干胶粒的细小物质(粒径在1-10um),也不会在水和废水处理工艺允许的时间范围内自动沉淀下来。,由Stokes方程可知,粒子的沉降速度与其粒径平方成正比,因而粒径愈小,沉降速度越慢。,如果假定水中胶体粒子为球形质点,则其自然沉降速度可以用Stokes方程描述:,胶体粒子的平均粒径般为01um-1um,每小时自然沉降距离仅为10-2 cm到 l 0-4cm。考虑到胶体分散系统本身所受到的不可避免的扰动,这样的沉降速度实际上不能使胶粒沉降下来。,胶体稳定性分“动力学稳定性”和“聚集稳定”两种。 动力学稳定性: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强,对抗重力影响的能力强。 聚集稳定性包括:胶体带电相斥(憎水性胶体);水化膜的阻碍(亲水性胶体) 在动力学稳定性和聚集稳定两者之中,聚集稳定性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起关键作用。,2.1.1 胶体的双电层结构,胶体颗粒表面带有电荷的过程或途径: 1.胶体颗粒结晶中的晶格取代使胶体表面产生电荷。 2.胶体颗粒表面某些化学集团在水中电离使胶体带电。 3.胶体颗粒表面与水作用后溶解并电离使胶体带电。 4.胶体颗粒对水中某些离子的吸附使胶体带电。,1. 胶体粒子的结构,以AgI的水溶胶为例。 固体粒子AgI称为“胶 核”。若稳定剂是 KI ,则胶核 吸附I带负电,反号离子 K+一部分进入紧密层,另 一部分在扩散层。胶核与 紧密层的反号离子构成 “ 胶粒 ”。溶胶中的独立运 动单位是胶粒,胶粒与扩 散层离子构成“胶团”。可用下式表示:,(1)整个胶团是电中性的。,(2)胶粒电荷的符号取决于被吸附离子的符号,胶粒带电 的多少由被吸附离子与紧密层反号离子电荷之差(n - x)来决 定。,2. 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结构,粒子的相反电荷离子是由紧密层和扩散层两部分组成。 紧密层中的反号离子被束缚在胶体粒子周围, 扩散层中的反号离子虽受胶体粒子的静电引力的影响,但可脱离胶体粒子而移动。,0 :固体表面和液体内部的总的电位差,动电位(电势): 紧密层的外界面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电势决定着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当电解质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扩散厚度变零, 电势 也变为零。这就是胶体电泳的速度会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加大而 变小,甚至变为零的原因。, 电势对其它离子十分敏感,外加电解质的变化会引起 电势的显著变化。因为外加电解质浓度加大时,会使进入紧密层的反号离子增加,使得 粒子外界面与溶液本体的电 势差减小,即 电势下降, 从而使双电层变薄。,2.1.2 胶粒之间的相互作用-DLVO理论,从总势能图上可以看出,吸附势能只是在两个胶体颗粒距离很短时起作用,排斥势能则作用稍远些。 两个胶体颗粒处于不同距离时,总势能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当两胶体颗粒间距很小趋近于0时,EA趋近于,ER增加接近于一个常数,此时EA 大于ER,ET未负值,表现为两个胶体颗粒吸引聚集;当两个胶体颗粒间距很远时, EA 和ER均趋近于0, ET趋近于0,此时胶体颗粒仅受热运动和溶剂化的作用影响;当两胶体颗粒的间距与双电层的厚度在同一个数量级时, ER可能会大于EA, ET为正值,总势能曲线上出现一极大值,即为势垒,若势垒总够高胶体颗粒的热运动无法克服势垒的阻碍,则交替颗粒保持稳定,不能聚沉。,2.2 混凝机理 1电性中和作用机理 电性中和作用机理包括压缩双电层与吸附电 中和作用机理,见图6-4。 (1)压缩双电层 加入电解质加入,形成与反离子同电荷离子,产生压缩双电层作用,使电位降低,从而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产生凝聚作用。 压缩双电层机理适用于叔采哈代法则,即:凝聚能力离子价数6。 该机理认为电位最多可降至0。因而不能解释以下两种现象:混凝剂投加过多,混凝效果反而下降;与胶粒带同样电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也有良好的混凝效果。,(2)吸附电性中和 这种现象在水处理中出现的较多。指胶核表面直接吸附带异号电荷的聚合离子、高分子物质、胶粒等,来降低电位。其特点是:当药剂投加量过多时,电位可反号。 2吸附架桥 吸附架桥作用是指高分子物质和胶粒,以及胶粒与胶粒之间的架桥,架桥模型示意见图6-5。 高分子絮凝剂投加后,通常可能出现以下两个现象: 高分子投量过少,不足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