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621例青少年口腔溃疡发病情况分析_第1页
论文范文-621例青少年口腔溃疡发病情况分析_第2页
论文范文-621例青少年口腔溃疡发病情况分析_第3页
论文范文-621例青少年口腔溃疡发病情况分析_第4页
论文范文-621例青少年口腔溃疡发病情况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范文-621例青少年口腔溃疡发病情况分析摘 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致病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 621 例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情况进行相关资料采集。分析可能导致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感染情况、饮食习惯、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吸烟、口腔卫生、心理因素等。结果 621 例青少年中,314 例曾患口腔溃疡性疾病,占50.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饮食习惯等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是导致青少年发生口腔溃疡性疾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刷牙时间及不良饮食习惯属于可控因素。因此,加强口腔溃疡性疾病健康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率。关键词: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危险因素口腔溃疡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以口腔黏膜损伤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好发于唇、舌尖、舌边缘以及颊等部位的黏膜1,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烧灼痛、刺激痛,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说话与进食2.口腔溃疡一般不会出现全身症状,疾病具有自限性特点,病程多在 12 周。但由于口腔溃疡往往反复发作,因此给患者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目前,临床上口腔溃疡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考虑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4.为进一步探讨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致病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客观依据,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 621 例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对遗传因素、感染情况、饮食习惯、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吸烟、口腔卫生、心理因素等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本研究共纳入青少年 621 例,调查对象均为本社区的高一至高三学生,调查时间为 2015 年 10-12 月。621 例青少年中,男性 283 例,女性 338 例;年龄 1519 岁,平均年龄(17.32.4)岁。1.2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采集青少年一般资料的同时,通过事先设计的问题,对青少年既往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 P0.05 为差异具有显着性。2结果 2.1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情况621 例青少年中,共有 314 例曾患口腔溃疡性疾病(为病例组),占 50.56%.2.2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饮食习惯等均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见表 1.2.3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是导致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 2.3讨论 口腔溃疡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约在 20%5.近年来,随着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是口腔溃疡的好发人群,发病率高达 50%60%6,7.本研究中,621 例患者中有 314 例曾患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病率达50.56%.导致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发育尚不成熟,机体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此外,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及心理承受能力亦与成年人有着较大差异。以往对口腔溃疡性疾病与相关因素的研究往往是整体研究,并没有将青少年进行单独分析,获得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本研究将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找到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客观依据。3.1遗传因素与口腔溃疡性疾病 本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与口腔溃疡性疾病联系密切.无论是父亲遗传还是母亲遗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均表明属于口腔溃疡性疾病的高危因素(P0.05),但刷牙时间却与口腔溃疡性疾病有着密切联系(P0.05)。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一种方式。若口腔卫生条件较差,会导致多种微生物在口腔内大量生长与繁殖.有研究表明,与口腔溃疡发生较为密切的细菌为链球菌,其能够粘附在牙面,是口腔早期的定植菌10.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联系密切.近年来,有研究发现Hp存在于口腔黏膜及牙菌斑中,进一步研究证实Hp亦与复发性口腔溃疡联系密切11.因此,为预防口腔溃疡,建议青少年每天刷牙 3次,且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 3 min.3.3饮食习惯与口腔溃疡性疾病 研究表明,很多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情况,如缺乏常见的铁、锌、叶酸以及维生素 B1、B2、B6、B12等12,13.本研究发现,煎炸熏烤食物与口腔溃疡性疾病关系密切(P0.05),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截然不同。我们认为,青少年与成年人在免疫状态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刷牙时间及不良饮食习惯属于可控因素。因此,加强健康宣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率.参考文献:1李源媛,王新文.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1):270-273.2刘晓雯.高中生心理因素致口腔溃疡发病的临床探讨J.河北医学,2014(7):1207-1209.3陈净,孙勤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5(10):3264-3266.4夏缨.导致青少年发生口腔溃疡的致病因素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7)241-242. 5张立军.消化道相关性口腔溃疡的中西医治疗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25-26.6杜义军,刘金里,苑艳娟,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指标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3):430.7罗岗.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研究及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5(18):284-285.8尹丽欣,吴士国,吕武,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治疗J.河北医学,2012,18(9):1319-1320.9郑艳,张燕,赵春阳,等.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的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6):713-714.10马原野,刘书华,王红,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根治与发病机制研究J.医学信息,2015(44):83.11张晓春.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43):32.12李娜.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5,33(5)172-173.13陈丽.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个人生活习性相关性研究J医学信息,2015(38):222.14邹玉红,杨静,陈春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TNF-、IL-2,6与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