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92例临床治疗体会.doc_第1页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92例临床治疗体会.doc_第2页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92例临床治疗体会.doc_第3页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92例临床治疗体会.doc_第4页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92例临床治疗体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例临床治疗体会 论文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分析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9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其中80例患者在随访的6个月2年,无复发者,未见明显异物排斥反应,效果满意。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恢复快、疼痛感小且持续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腹股沟斜疝较理想的方法。 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95%1。我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共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9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共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92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07)岁。单侧疝90例,右侧82例,左侧8例。双侧疝仅2例。其中,有15例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均积极针对性治疗,控制情况好。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股沟区有突出的肿块,患侧坠感不适,腹痛,消化不良,尿频等。 1.2修补材料 疝环充填物约为一直径4cm,高5cm的圆锥形梅花瓣样网片材料,形似一个圆锥形塞子。网塞是圆锥形,外层带凹槽,内层有8个花瓣,这种结构可以保证网塞塞入疝环后呈开放状态,外层的凹槽可使网塞的周径适应大小不同的疝环缺损。 1.3治疗方法 全部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取常规疝修补术切口,约5cm,逐层切开,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充分游离,钝锐性结合游离精索,尽量避免牵拉防止术后局部水肿严重,保护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分别向上和向下游离腹外斜肌腱膜,切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如果疝囊小,不予切开,拉紧疝囊有助于解剖,游离疝囊至暴露腹膜外脂肪为止,达到高位游离。如果疝囊小,则予以远侧处疝囊离断,保留近端足够大的疝囊近侧结扎。分离出疝囊后,将疝囊内翻送入腹腔,用合成纤维网片制成的疝环充填物填充在疝的内环处以填充疝环的缺损,再用一个合成纤维网片缝合于腹股沟后壁。连续或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后,关闭切口。术后用小沙袋压迫切口46h。1.4观察项目 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速度,伤口疼痛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观察。 2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95min,平均55min,术后424h下床活动,手术部位无张力感,个别患者轻微疼痛,不必用止痛剂。624h进食,住院时间39d,平均5d。术后尿潴留4例,导尿后治愈,阴囊积液2例,经穿剌抽液后治愈,无切口感染,切口甲级愈合。92例患者中12例失访,其他病例经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者,未见明显异物排斥反应。 3讨论 腹股沟疝是需外科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腹股沟疝中斜疝最多见。腹股沟疝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薄弱或缺损,单纯疝囊高位结扎不足以预防腹股沟疝的复发,只有在薄弱或缺损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得到加强或修补之后,才有可能得到彻底的治疗。过去,成人腹股沟疝多采用传统的方法,如Bassini法、McVay法、Halsted法等,这些传统的疝修补术将有距离的、来源不同的坚韧组织强行缝合,存在缝合张力大,组织愈合差,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等缺点。1989年,Lichtenstein2提出了“疝无张力修补(thetension-freeherniarepair)”的观点,其迅速被人们所接受,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改变原有的解剖结构的前提下,用新型的人工材料来修补机体存在的缺损,使得手术在无张力条件下进行。自Lichtenstein首先提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理念,我国内数10年的实践,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其适应证广泛、并发症少、疼痛感小且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再加上疝材料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疝修补首选术式3。 本组病例的治疗,笔者的体会是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时应积极针对性治疗,使身体状况良好,然后再进行手术。术式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即在利用人工合成网片材料,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疝修补术,术中须辨清腹股沟管,尽量降低损伤,最大限度地保留腹股沟的组织,减少局部组织的进一步缺损,特别是疝环周围腹横筋膜,术中仔细辩认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并加以保护,避免损伤及缝扎,引起复发及疼痛。然后,先找到精索,因为精索较易辩认,在其前内侧寻找疝囊,处理疝囊,按输精管的走行整束分离精索。手术操作过程均用电刀分离解剖,出血少,止血彻底。本组92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其中80例患者在随访的6个月2年期间,无复发者,未见明显异物排斥反应,效果满意。 曾有文章报道,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方式相对简单,更符合机体生理、结构,所以更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并且术后并发症相对减少4。我院总结的92例临床资料与报道结果一致,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恢复快、疼痛感小且持续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腹股沟斜疝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9. 2LichtensteinIL,SchulmanAG,AwidPK,etal.Thetension-freeherniorrhaphyJ.AmJ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