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四下语文第七单元复习.ppt_第1页
鲁教版四下语文第七单元复习.ppt_第2页
鲁教版四下语文第七单元复习.ppt_第3页
鲁教版四下语文第七单元复习.ppt_第4页
鲁教版四下语文第七单元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复习,一、古诗复习。 1“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是唐朝诗人吕岩写的 牧童 。表达了诗人向往安然自乐生活的感情。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遮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喜爱的感情。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卧:躺着 弄:逗弄。 3、读了这两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 牧童一诗使我眼前浮现出牧童晚归休息的场景,草场、笛声、月夜、牧童,构成一幅恬淡的水墨画。 舟过安仁使我看到两个孩子以伞作帆,借伞使风让船前进的稚趣横生的画面。我体会到古人童年生活的安然与恬淡,天真活泼,无忧无虑。,4、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牧童这首诗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林海音,本文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课文主要写了回忆童年的骆驼队,表达了作者怀念童年之情。,课文主要回忆了童年的四件趣事: 学咀嚼、论铃铛、 剪驼毛、 问去向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2(背诵)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让我们感受到她对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4、如何理解“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作者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她的记忆中,让她怀念不已、回味不已,在回忆中,作者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远,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 5、童年的发现作者俄国作家 费奥多罗夫。童年的发现中小作者是一个富于幻想、执着探索、求知若渴、幽默风趣的孩子, 6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三、日积月累。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 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多音字,铺 p 铺地 p 药铺 嚼 ju 咀嚼 jio嚼东西 禁 jn不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