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1.经济上(1)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原先役使奴隶在土地上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逐渐瓦解。(2)新开垦的土地不受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土地私有逐步得到认可。2政治上(1)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他们不断要求政治权利,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2)魏、楚的变法:变法首先在魏国付诸实施,楚国起用魏国旧臣吴起进行变法。3思想文化上(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诸子百家中法家思想之所以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武器,是因为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提倡顺应形势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体,符合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1.立志变法(1)商鞅:原名公孙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邑,故称商鞅。(2)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魏国。(3)商鞅离魏奔秦:秦孝公下“求贤令”,商鞅在“求贤令”的感召下来到了秦国。(4)商鞅到秦国后: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商鞅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2取信于民“南门徙木”在秦国引起轰动。3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正式实行变法。1.变法目的实现富国强兵。2中心措施发展农业和厉行“法治”。3变法内容(1)第一次(公元前356年):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对居民的管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2)第二次(公元前350年):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度。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度,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统一度量衡,规定全国都要严格执行,不得违犯。“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推行“分异”令。春秋战国时期,为在战争中把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长期落后于东方各国的秦国显得尤为迫切,所以秦孝公十分赏识商鞅的变法强国之术,并让他负责秦国变法工作。 探究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史料探究材料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张文喜、刘焕曾新编中国古代史(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改革的政治原因是什么?答案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争夺领导权。材料二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改革与“战胜”有什么关系?答案各诸侯国只有通过变法改革,发展封建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结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革的相同点背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破坏,私田出现并不断发展;各诸侯国争霸战争的需要目的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代表利益新兴地主阶级指导思想法家思想学说社会变革变革旧的经济基础,改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和巩固统治需要的新制度探究点二商鞅变法的实施 史料探究材料一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命、调职。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没入官府为奴。(1)结合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各是如何规定的?答案问题: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规定:以军功的大小授爵,由国君任免官吏,抑制工商业的发展。材料二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材料三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期。”(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从中可以看出商鞅个人的哪些品质?答案保证:取信于民,雷厉风行。品质:勇于改革,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与违反时代潮流的旧势力作大无畏斗争的精神品质。结论形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