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专点1.doc_第1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专点1.doc_第2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专点1.doc_第3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专点1.doc_第4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生物专题总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专点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点13 透过相关“比例”,掌握遗传规律“实质”复习题直击考纲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考点13透过相关“比例”,掌握遗传规律“实质”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细胞学基础比较比较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适用范围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无性生殖、细胞质基因及原核生物和病毒遗传时不遵循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辨明性状分离比(1)一对等位基因若正常完全显性,则AaAa3(A_)1aa。若是不完全显性,则AaAa1AA2Aa1aa。若是显性纯合致死,则AaAa2Aa1aa。若是隐性纯合致死,则AaAa全为显性。若是显性花粉致死,则AaAa1Aa1aa。若是隐性花粉致死,则AaAa全为显性;XAXaXaY1(XA Y)1(XaY)。(2)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正常基因互作变式AaBb自交后代比例AaBb测交后代比例9(33)19611219(331)9713(93)311231211(933)11513193(31)9341121(22)(141)(22)114641121(931)313331纯合致死变式:若显性纯合(AA和BB)致死,则AaBbAaBb4AaBb2Aabb2aaBb1aabb;AaBbaabb1AaBb1Aabb1aaBb1aabb;若隐性纯合致死完全连锁3将自由组合定律转化为分离定律的方法拆分法(1)拆分的前提: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各对性状(或基因)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一种性状的遗传不会影响与其自由组合的另一种性状的数量或分离比。(2)拆分方法: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得到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再按同样方法处理另一对相对性状,这样就可以较容易的求出每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及各种概率问题。(3)重新组合:根据上述方法求出各性状的基因型和相应概率后,将相关基因组合利用概率的乘法、加法原理就能非常方便地求出所要求解的基因型及其概率。(4)利用拆分法理解常见自由组合比的实质1111(11)(11);9331(31)(31);3131(31)(11);2121(11)(21);4221(21)(21);6321(31)(21)。49331的变式题的解题步骤(1)对照题干信息确定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原因,并写出各种类型的基因型通式。(2)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进行比对,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3)依据分离比、基因型通式特点和亲子代间基因传递特点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推断相关问题结论。5已知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推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方法一: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可用基因A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即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方法二: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时,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做进一步的推断。题组一一对等位基因传递规律辨析1(经典高考题)在一些性状遗传中,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答案(1)Aaaa(2)AA(3)B杂交组合遗传图解:C杂交组合遗传图解:解析根据B组遗传实验结果,黄色鼠的后代中出现了黑色鼠,推知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其中黑色个体为纯合子(aa)。B组亲本中的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子(Aa),由于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黄色)2Aa(黄色)1aa(黑色),而实际产生出的后代为黄色鼠黑色鼠21,则最可能的原因是AA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存活的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真题重组完成下列问题:(1)(2016海南,29节选)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_。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_;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_。答案21阔叶31解析 阔叶雄株(XBY)和杂合阔叶雌株(XBXb)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中雄株为1/2XBY、1/2XbY,可产生1/4XB、1/4Xb、1/2Y三种配子;雌株为1/2XBXB、1/2XBXb,可产生3/4XB、1/4Xb两种配子,子一代相互杂交,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理论上,子二代中雌性仅1/2存活,雄株数雌株数为21。据上述分析,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阔叶;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31。(2)(2015北京,31节选和2015四川,11节选)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实验1:P:果蝇S野生型个体 腹部有长刚毛 腹部有短刚毛 (_) (_) F1: 1/2腹部有长刚毛1/2腹部有短刚毛实验2: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 后代: 1/4腹部有短刚毛3/4腹部有长刚毛其中1/3胸部无刚毛()a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b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种。基因型为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c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若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则果蝇体色性状中,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答案a相对显Aa、aab两AA1/4 c灰色性状分离2/3解析a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由实验2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b.野生型果蝇的表现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实验2后代中表现出的腹部有长刚毛和胸部无刚毛的性状都是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由实验2可知腹部有长刚毛为显性且占3/4,又因为腹部有长刚毛中1/3胸部无刚毛,所以胸部无刚毛的基因型为AA且占后代的1/4。c.由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可推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说明该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F2雌雄果蝇基因型之比为:BBBbbb121,则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2/3。F1的后代(也就是F2)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2(2017安庆二模)某种小动物的毛色可以是棕色、银灰色和黑色(相关基因依次用A1、A2和A3表示)。如表为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杂交实验。组别亲本子代(F1)甲棕色棕色棕色、银灰色乙棕色银灰色棕色、银灰色丙棕色黑色棕色、黑色丁银灰色黑色全是银灰色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甲组分析可知:_是隐性性状,产生子代(F1)数量比的原因最可能是_。(2)让甲组的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3)选取_组的F1_个体与_组的F1_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三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答案(1)银灰色棕色基因(A1基因)纯合致死(2)棕色银灰色11或棕色银灰色黑色431 (3)丙棕色丁银灰色解析(1)甲组中,亲代均为棕色,子代(F1)中出现银灰色,判断银灰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进一步推测甲组中亲代组合为A1A2A1A2或A1A2A1A3,其子代不是棕色、银灰色,推测A1A1个体不能存活。(2)若甲组中亲代组合为A1A2A1A2,则其子代(F1)中棕色个体基因型为A1A2,银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2A2,则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A1A1、A1A2和A2A2,因A1A1致死,故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棕色银灰色11;若甲组中亲代组合为A1A2A1A3,则其子代(F1)中棕色个体基因型为A1A2和A1A3,银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2A3,则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A1A1、A1A2、A1A3、A2A2、A2A3、A3A3,因A1A1致死,故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棕色银灰色黑色(A1A2A1A3)(A2A2A2A3)A3A3431。(3)要保证在子代得到三种毛色的个体,其杂交双亲必须含有A1、A2和A3三种基因,故杂交双亲之一必须为棕色,且一定为杂合子,又根据表中杂交实验可推知,棕色对银灰色为显性,银灰色对黑色为显性,故选取的F1棕色个体基因型为A1A3,且只有丙组的F1棕色个体符合条件,另一亲本应为银灰色杂合子,基因型为A2A3,只有丁组的F1银灰色个体符合条件。因此选取丙组F1棕色个体与丁组F1银灰色个体杂交,一定能在子代得到三种毛色的个体。3(2017淮南二模)在一个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果蝇的翅形由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翅膀圆形、椭圆形、镰刀形分别由R、O、S控制。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如表。回答问题:杂交组合亲本子代雌性雄性雌性雄性杂交一镰刀形圆形镰刀形镰刀形杂交二圆形椭圆形椭圆形圆形杂交三镰刀形椭圆形椭圆形镰刀形(1)由杂交组合_,可以判断控制果蝇翅膀形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基因R、O、S之间的相对显隐性关系为(用“”表示):_。这三个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定律。(2)若杂交组合二的子代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后代中椭圆形雌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3)若要确定某椭圆形雌果蝇的基因型,能否让其与镰刀形雄果蝇交配,通过观察子代表现型来确定?_。理由是_。答案(1)二或三XOSR(或XOXSXR)分离(2)(3)能椭圆形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OXO、XOXS、XOXR,与XSY交配,后代果蝇的表现型不同解析(1)由表格信息可知,杂交实验二、三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是伴性遗传,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分析可知,镰刀形对圆形是显性、椭圆形对圆形是显性、椭圆形对镰刀形是显性,因此基因R、O、S之间的相对显隐性关系为OSR(或XOXSXR);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2)杂交组合二,圆形雌性亲本与椭圆形雄性亲本杂交,子代雌性都是椭圆形,雄性都是圆形,亲本雌性的基因型是XRXR,亲本雄性的基因型是XOY,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OXR(椭圆形)、XRY(圆形),子一代杂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RXRXRYXOXRXOY1111,其中椭圆形雌果蝇所占的比例是XOXR。(3)椭圆形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XOXR、XOXO、XOXS,镰刀形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SY,二者杂交,如果雌果蝇基因型是XOXO,后代都表现为椭圆形,如果是XOXS,后代既有椭圆形,也有镰刀形,如果是XOXR,后代有椭圆形、圆形、镰刀形,因此可以让其与镰刀形雄果蝇交配,通过观察子代表现型来确定基因型。题组二多对等位基因传递规律辨析4(2016全国甲,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有毛黄肉有毛白肉为11实验1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全部为无毛黄肉实验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C全部为有毛黄肉实验3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答案(1)有毛黄肉(2)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ddFF、ddFf解析(1)由实验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有毛和无毛的基因均为纯合的;由实验3: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说明黄肉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1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例为11”可判断黄肉B为杂合子。(2)结合对的分析可推知: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FFddFfddff12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3中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均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f)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9331。(5)实验2中的无毛黄肉B(ddFf)和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ddFf和ddFF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5(2016全国丙,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答案D解析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即红花白花13,符合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杂合子测交子代比例1111的变式,由此可推知该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和B、b),故C错误;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和aabb,故A错误;F2中红花植株(A_B_)的基因型有4种,故B错误;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故D正确。6(2017全国,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要出现的比例,可拆分为,可进一步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Dd,进而推出D选项正确。7(2017宣城二模)甲、乙、丙三种植物的花色遗传均受两对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白色前体物质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形成不同色素,使花瓣表现相应的颜色,不含色素的花瓣表现为白色。色素代谢途径如图。下列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色素代谢途径甲种植物乙种植物C基因D基因 白色前体物质蓝色素紫色素丙种植物A.基因型为Aabb的甲植株开红色花,测交后代为红花白花11B基因型为ccDD的乙种植株,由于缺少蓝色素,D基因必定不能表达C基因型为EEFF的丙种植株中,E基因不能正常表达D基因型为EeFf的丙植株,自交后代为白花黄花133答案B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甲种植物表现为红色花的基因型是A_B_、A_bb、aaB_,aabb表现为白色花;乙种植物C_D_表现为紫色花,C_dd表现为蓝色花,cc_表现为白色花;丙种植物,E_ff表现为黄色花,E_F_、ee_表现为白色花。则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11,前者是红花,后者是白花,A正确;基因型为ccDD的乙种植株,缺少蓝色素,D基因能表达形成酶D,只是没有前体物质,不能合成紫色素,B错误;由题图可知,f使基因E表达,基因型为EEFF个体,F基因抑制E基因表达,C正确;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_F_E_ffeeF_eeff9331,其中E_ff为黄花,其他为白花,黄花白花313,D正确。8(2017四川模拟)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黄花。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B基因A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C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可能不同D自交子代出现黄花植株的比例为答案C解析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4种,A正确;根据分析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B正确;由于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其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A_bbC_)的概率为,红花植株(A_B_cc)的概率为,所以比例相同,C错误;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则自交子代出现黄花植株(A_bbcc)的比例为,D正确。9(2017泰安一模)某种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色眼,只有A基因时表现为红色眼,不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图:P红色眼雌性 白色眼雄性 F1紫色眼雌性红色眼雄性 F1雌雄交配 F23/8紫色眼3/8红色眼2/8白色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亲本白色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CF2中b的基因频率为DF2中纯合红色眼雌性个体的概率是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基因型为A_B_个体是紫眼,aaB_、aabb是白眼,则红眼的基因型是A_bb。实验中纯合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紫眼,雄性都是红眼,说明至少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二代中紫眼(A_B_)红眼(A_bb)白眼(aa_ _)332,也就是A_aa31,B_bb31,因此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BXb(雌性紫眼)、AaXbY(雄性红眼);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对;亲本白色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红色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B对;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BXb(雌性紫眼)、AaXbY(雄性红眼),因此只考虑B、b基因,子二代基因型有1XBXb1XbXb1XBY1XbY,因此F2中b的基因频率,C对;F2中纯合红色眼雌性个体(AAXbXb)的概率,D错。题组三聚焦致死问题相关推断和分析10(2016全国,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答案D解析“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且G、g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出雌蝇中G基因纯合(即不存在g基因)时致死,D正确。11(2015安徽,31节选)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_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答案(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6(2)显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