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西安铁路局普速铁路接触网承力索检修程序及标准。2.范围适用于西安铁路局普速铁路接触网承力索检修作业。3.作业准备编号:XA-GD-JCW-02设备型号铜、铜镁钢、铝包钢、铜包钢、钢芯铝绞线70、95、120、150、185型承力索检修作业指导书检修等级级维修检修周期12个月作业人员高空操作人员2人地面辅助人员1人作业类型停电作业作业工具钢丝套子/单滑轮组/单绳/力矩扳手/链条式紧线器/卡线器/手锤/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钢卷尺/液压断线钳 作业材料承力索中心锚节线夹/承力索电联接线夹/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双环杆/预绞式保护条/吊弦/钢线卡子/ 4.0铁线/零配件(螺栓、螺母、垫片、开口销等)/同型号线索/1.6绑线/电连接线安全风险卡控关键1.制作承力索接头时,须使用双绳安全带,一条安全绳必须系在接触线上,另一条安全绳不得系在断开的线索上,断开承力索时,防止断头翘起伤人。2.调整作业人员不得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曲线上的调整作业人员应位于曲线外侧,应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并有防止线索滑跑的后备保护措施。参考资料1.铁运200769号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2.TB10421-200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TB/T2075.12075.23-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4.作业流程4.1 目视检查承力索有无断股、散股、锈蚀、烧伤等情况。19股及以上铜合金、钢、铜(铝)包钢、钢芯铝绞线承力索断1-2股,用同材质绑线扎紧,断3股用同型号承力索进行局部补强,断4股及以上截断重接,其中钢芯铝绞线、铜(铝)包钢绞线钢芯断股时截断重接。7股铝包钢承力索断1股,用同材质绑线扎紧,断2股及以上截断重接。4.1.1 承力索绑扎方法:将断股处磨平,用同材质的绑线扎紧,绑扎长度超出缺陷部分30-50mm。4.1.2 承力索补强方法4.1.2.1 铜(铝)包钢、钢承力索用6个钢线卡子及同材质线索进行补强,补强线长度大于缺陷范围800mm。距离缺陷范围两侧边沿100mm分别安装3个钢线卡子,均为一正一反安装,钢线卡子间距100mm,补强线端头外露100mm。4.1.2.2 铜合金承力索用2个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及同材质线索进行补强,补强线长度大于缺陷范围600mm。距离缺陷范围两侧边沿100mm分别安装1个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补强线端头外露100mm。4.1.2.3 钢芯铝绞线承力索用4个并沟式电连接线夹及同材质线索进行补强,补强线长度大于缺陷范围1100mm。距离缺陷范围两侧边沿100mm分别安装2个并沟式电连接线夹,线夹间距50mm,补强线端头外露100mm。4.1.3 承力索截断重接方法:4.1.3.1 铜合金、铜(铝)包钢、钢承力索a)高空操作人员A、B在承力索损伤点两端合适位置,各安装一个卡线器,将3T链条式紧线器与卡线器连接,b)高空操作人员B紧链条式紧线器至承力索卸载;c)高空操作人员A用断线钳切除损伤点;d)高空操作人员A、B在断线点两端分别用双耳楔形线夹制作回头。回头长度为300500mm,并用绑线扎紧。一处绑扎时绑扎长度为80120mm,两处绑扎时每处绑扎长度不得小于20mm;e)高空操作人员A用双环杆连接两个双耳楔形线夹;f)高空操作人员B缓慢松开链条式紧线器,直至承力索受力;g)高空操作人员A、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卡线器;h)铜合金承力索接头处须用同型号的承力索或120mm2电连接线及4个电连接线夹进行电气连接。4.1.3.2 钢芯铝绞线承力索a)高空操作人员A、B在承力索损伤点两端合适位置,各安装一个卡线器,将3T链条式紧线器与卡线器连接,b)高空操作人员B紧链条式紧线器至承力索卸载;c)高空操作人员A用断线钳切除损伤点;d)高空操作人员A、B断线点两端分别用耐张线夹制作回头。回头长度为300500mm,并用绑线扎紧。一处绑扎时绑扎长度为80120mm,两处绑扎时每处绑扎长度不得小于20mm;e)高空操作人员A用双环杆连接两个耐张线夹;f)高空操作人员B缓慢松开链条式紧线器,直至承力索受力;g)高空操作人员A、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卡线器;h)高空操作人员A、B用同型号的承力索及4个并沟式电连接线夹短接。4.2 载流承力索区段目视检查悬吊滑轮处是否加装预绞式保护条,钩头鞍子处是否加装铜衬垫,承力索座处是否加装预绞式保护条和铜衬垫。未加装时补装。4.2.1 预绞式保护条安装方法:4.2.1.1 高空操作人员A、B将承力索卸载,从悬吊滑轮、承力索座内取出。承力索卸载方法执行腕臂及棒式绝缘子更换作业指导书;4.2.1.2 准备预绞式保护条。承力索座处加装500mm预绞式保护条,悬吊滑轮处加装不小于1200mm预绞式保护条;4.2.1.3 高空操作人员A将保护条的色标处与承力索被保护段的中心点对齐(安装位置应考虑温度因数);4.2.1.4 高空操作人员A、B将保护条由色标处分别由里向外按其轨迹缠绕在承力索上;4.2.1.5 第一根保护条缠绕好后,高空操作人员A将第二根保护条色标处与第一根保护条色标处对齐;4.2.1.6 将第二根保护条分别由里向外缠绕在承力索上;4.2.1.7 二根保护条将承力索完整地保护起来,完成安装;4.2.1.8 高空操作人员A、B将承力索复位,承力索复位方法执行腕臂及棒式绝缘子更换作业指导书。4.3 目视检查承力索接头、补强线夹有无裂纹,电气补强线有无断股、烧伤。线夹有裂纹,电气补强线有断股、烧伤时进行更换。目视检查各部螺栓弹垫是否压平。未压平时用44Nm的力矩扳手紧固。4.4 用钢卷尺测量两支承力索交叉间隙,在线岔处是否保持60mm以上的距离,在非支交叉跨越处是否保持200mm以上的距离。两支承力索交叉间隙不足时进行调整。4.4.1 线岔处两支承力索交叉间隙小于60mm调整方法:4.4.1.1 采用拉杆(压管)腕臂形式L(Y)型道岔定位:方案1:根据现场腕臂安装形式,调整斜腕臂上两个套管绞环的位置来调整非支与工作支的间距。方案2:按照方案1无法调整到位时,采用在斜腕臂上加装“定位管+定位环+钩头鞍子”型式,调整非支与工作支线索的间距。4.4.1.2 采用单平腕臂+单斜腕臂型式的道岔定位。方案1:将两支承力索的固定方式改为非支悬挂采用承力索座,工作支悬挂采用“定位环+悬吊滑轮”型式。方案2:将两支承力索的固定方式改为非支悬挂采用锚支吊座+悬吊滑轮,工作支悬挂采用承力索座固定型式。4.4.1.3 采用双平腕臂+双斜腕臂型式的道岔定位:通过调整使两支平腕臂仰头或低头的角度来调整线索交叉跨越距离。4.4.1.4 采用软横跨型式的道岔定位:将软横跨定位索上的定位环线夹或悬吊滑轮更换为加长型,以调整交叉线索的间距满足要求。4.4.1.5 复式交分道岔:利用垂直天窗,通过调整复式交分线岔两支线索最近悬挂点的结构高度,分别将交叉跨越线索上面的线索两端延伸的定位悬挂抬高或下面的线索两端延伸的定位悬挂降低来调整线索交叉跨越的间距,同时分段绝缘子宜采用轻型复合绝缘子。4.4.2 非支交叉跨越两支承力索间隙小于200mm处理方法:4.4.2.1 承力索交叉线索间距小于200mm时进行调整;困难处所调整至60mm以上,并加装等位线。4.4.2.2 等位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电连接线,等位线须留有裕度,保证线索随温度变化自由伸缩。4.4.2.3 非支交叉跨越线索间距调整方法:a)采用腕臂型式的锚段关节交叉跨越:通过调整转换柱两支腕臂的结构高度,将非支平腕臂仰头或工作支低头的角度来调整线索的交叉距离,对非支或工作支的吊弦进行调整。b)采用软横跨型式的锚段关节交叉跨越:将软横跨悬挂承力索的定位环线夹或悬吊滑轮采用加长型进行调整。c)跨中线索的交叉跨越:通过调整非支线索交叉跨越处延伸两端的悬挂点来调整线索交叉的距离。4.5 对承力索位置静态测量超标处所进行调整(直线区段半斜链型悬挂位于线路中心的正上方,直链型悬挂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连线)。4.5.1 水平腕臂安装方式:通过调整承力索座或套管铰环位置,使承力索位置符合标准。承力索座固定方式4.5.1.1 承力索向线路侧受力调整方法:a)高空操作人A根据承力索需要调整量,在平腕臂上做好标识;b)高空操作人B在支柱上底座处挂钢丝套子,用0.75T链条式紧线器连接钢丝套子;c)高空操作人A将0.75T链条式紧线器与承力索连接(链条式紧线器挂钩与铜材质承力索连接时加装胶皮衬垫);d)高空操作人B紧链条式紧线器直至受力;e)高空操作人A卸松承力索座(或套管铰环)与腕臂的固定螺栓;f)高空操作人B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长度,高空操作人A动到承力索座(或套管铰环)至标识位置,承力索座用25 Nm(套管铰环用70 Nm)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g)高空操作人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及钢丝套子。承力索受力方向4.5.1.2 承力索向支柱侧受力调整方法:a)高空操作人A根据承力索需要调整量,在平腕臂上做好标识;b)高空操作人B拆除平腕臂管帽,在平腕臂管中插入一根加长管,用0.75T链条式紧线器连接加长管与承力索(链条式紧线器挂钩与铜材质承力索连接时加装胶皮衬垫),紧链条式紧线器直至受力;c)高空操作人A卸松承力索座(或套管铰环)与腕臂的固定螺栓;d)高空操作人B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长度,高空操作人A动到承力索座(或套管铰环)至标识位置,承力索座用25Nm(套管铰环用70Nm)的力矩扳手紧固螺栓;e)高空操作人B拆除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及加长管,安装平腕臂管帽。承力索受力方向4.5.2 软横跨调整方法:a)高空操作人A根据承力索需要调整量,在上部固定绳上做好标识;b)高空操作人B在上部固定绳上安装卡线器,将0.75T链条式紧线器一端与卡线器连接,另一端与承力索连接,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长度直至受力。c)高空操作人A松开斜拉线及定位环线夹;d)高空操作人B调整链条式紧线器长度,高空操作人A将定位环线夹移动到标识位置;e)高空操作人A用44Nm的力矩扳手紧固定位环线夹,收紧斜拉线使下部定位绳与接触线间距大于250mm; f)高空操作人B拆除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