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近代物理初步49原子核及核反应能力训练.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物理近代物理初步49原子核及核反应能力训练.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物理近代物理初步49原子核及核反应能力训练.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物理近代物理初步49原子核及核反应能力训练.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物理近代物理初步49原子核及核反应能力训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9 原子核及核反应1(2017天津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天然放射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B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增加C铀(U)经过多次、衰变形成稳定的铅(Pb)的过程中,有6个中子转变成质子D机场、车站等地进行安全检查时,能轻而易举地窥见箱内物品,利用了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答案C解析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实验依据是粒子散射实验,A错误;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氢原子要放出光子,能量减小,B错误;分析可得铀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形成了稳定的铅,而衰变的本质就是中子转变成质子时释放出电子的过程,故C正确;机场、车站等地进行安全检查,利用的是X射线的穿透本领,D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有良好的穿透能力B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C衰变的实质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D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核能答案D解析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红外线有良好的穿透能力,A错误;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错误;衰变的实质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C错误;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核能,D正确。3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答案C解析由于每经过一个半衰期T,14C的质量减少一半,所以mm0,C正确。4(多选)下列哪些现象能说明放射线来自原子核()A三种射线的能量都很高B放射线的强度不受温度、外界压强等物理条件的影响C元素的放射性与所处的化学状态(单质、化合态)无关D射线、射线都是带电的粒子流答案BC解析能说明放射线来自原子核的证据是,元素的放射性与其所处的化学状态和物理状态无关,B、C正确。5(多选)关于质子与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除氢核外)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D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答案ABC解析原子核内存在质子和中子,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卢瑟福只发现了质子,以后又预言了中子的存在,A、B、C正确。6(多选)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通过对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的测定,推算出该岩石中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岩石形成初期时不含铅)的一半。铀238衰变后形成铅206,铀238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N为铀238的原子数,N0为铀和铅的原子总数,由此可以判断出()A铀238的半衰期为90亿年B地球的年龄大致为45亿年C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时的铀、铅原子数之比约为14D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时的铀、铅原子数之比约为13答案BD解析由题意、半衰期的含义及铀238衰变后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可知:铀238的半衰期和地球的年龄均大致为45亿年,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时铀原子数的相对值为0.25,即占总原子数的,由此可推得其中铅占原子数的,铀、铅原子数之比约为13。B、D正确。7(多选)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C核衰变中,光子是衰变后转变的新核辐射的D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答案AD解析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不是来自核外电子,故A错误;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B正确;核衰变中,衰变后转变的新核不稳定,放出能量才能变得稳定,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C正确;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会出现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知,一定释放核能,故D错误。8以下是物理学史上3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Li2yyNxOyBezCx、y和z是3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A粒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答案C解析将前2个核反应方程化简消去x,得y是He,结合第3个方程由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知z是中子n,C正确。9(2017全国卷)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HHHen,已知H的质量为2.0136 u,He的质量为3.0150 u,n的质量为1.0087 u,1 u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答案B解析释放的核能Emc2(2mHmHemn)c20.0035931 MeV3.3 MeV,B正确。10(2017全国卷)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UTh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粒子的动能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粒子的动量大小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衰变后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答案B解析静止的铀核在衰变过程中遵循动量守恒,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因此衰变后产生的钍核和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即pThp,B正确。钍核和粒子的质量不等,因此衰变后钍核和粒子的动能不等,A错误。半衰期是有一半铀核衰变所用的时间,并不是一个铀核衰变所用的时间,C错误。由于衰变过程释放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衰变过程有质量亏损,D错误。11(2015天津高考)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答案A解析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即核内部是有结构的,A项正确;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B项错误;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项错误;密立根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原子光谱的分立性表明原子核外电子轨道是不连续的,D项错误。12(2017江苏高考)(多选)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B.He核比Li核更稳定C两个H核结合成He核时释放能量D.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Kr核中的大答案BC解析He核有4个核子,由比结合能图线可知,He核的结合能约为28 MeV,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正确。两个H核结合成He核时,核子的比结合能变大,结合时要放出能量,C正确。由比结合能图线知,U核中核子平均结合能比Kr核中的小,D错误。13(2015江苏高考)(1)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U是核电站常用的核燃料。U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Ba和Kr两部分,并产生_个中子,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要_(选填“大于”或“小于”)它的临界体积。(2)取质子的质量mp1.67261027 kg,中子的质量mn1.67491027 kg,粒子的质量m6.64671027 kg,光速c3.0108 m/s。请计算粒子的结合能。(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3大于(2)4.31012 J解析(1)核反应方程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且该核反应方程为:UnBaKr3n,即产生3个中子。临界体积是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要大于它的临界体积。(2)组成粒子的核子与粒子的质量差为m(2mp2mn)m结合能Emc2代入数据得E4.31012 J。14(2017北京高考)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衰变。放射出的粒子(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以m、q分别表示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1)放射性原子核用X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衰变的核反应方程;(2)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