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限时规范特训1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湘教版.docx_第1页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限时规范特训1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湘教版.docx_第2页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限时规范特训1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湘教版.docx_第3页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限时规范特训1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湘教版.docx_第4页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限时规范特训1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湘教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规范特训17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0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江苏盐城模拟)第22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6年11月7日18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市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ABC D解析:读图可知,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为火山活动放出二氧化碳,为有机物残体转化为化石燃料。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故选B。答案:B2对地表碳循环作用表述正确的是()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B导致海平面上升C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是因为大气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与地表碳循环无关,A错。地表碳循环属于自然过程,如果不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整个地表碳循环应是一个平衡的转化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会增多,就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也不会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C错。在地表碳循环过程中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对。故选D。答案:D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A趋向于暖湿化 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 D趋向于冷干化解析:该地的日照曲线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水曲线呈波状上升状态,说明气候趋于暖湿化。答案:A4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A玉米 B水稻C甜菜 D甘蔗解析:该地处于黄淮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该地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小,不是主要作物,故B错;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本地区很少种植,C错;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该地区不种植甘蔗,D错;故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为玉米,A正确。答案:A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57题。5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B种植习惯变化C机械化程度提高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解析:图中显示该区域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的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有较为明显的上升。选A。答案:A6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解析: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冬小麦、冬油菜等的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喜凉作物(如春小麦)会呈现出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的复种指数随着热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选C。答案:C7根据图中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界线的变化,可推测()A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方向扩展C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沿海地区的低地被淹没;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扩展;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中纬度地区变得更加干旱,粮食产量减少。选A。答案:A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山雪顶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读下图,回答89题。8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有()A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B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C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将减弱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升高解析: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升高。答案:D9乞力马扎罗山()A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山地冰川融雪补给B该山地是在地垒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C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是位于背风坡D冰川范围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解析: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会导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雨水补给;乞力马扎罗山主要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多。答案:D读下图,回答1011题。某年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注:圆形大小表示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大小。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是经济发展速度过快造成的B印度城市人口比重过高,汽车数量过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大C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原因主要是能源消耗量大D造成俄罗斯与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的原因相同解析: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且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0%左右,城市人口比重较低。美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俄罗斯的重化工业规模大,能源消耗多。日本的经济规模总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答案:C11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A BC D解析:近地面大气吸收热量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和水汽。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吸收地面辐射的效率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也随之增强。答案:D二、综合题(共46分)12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1)材料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6分)(2)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8分)(3)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试分析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人为原因。(4分)(4)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作答。第(2)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并影响农业生产和水循环。第(3)题,CO2浓度升高与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有关。第(4)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举措。答案:(1)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6分)(2)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全球农作物总体减产;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造成旱涝的频率、强度增加,径流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8分)(3)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大气中CO2增多。(4分)(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的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6分)13(2018长沙一中月考)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下图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材料二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1)读图一,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原因。(8分)(2)读图二,简析B所在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B地区海运价值的影响。(8分)(3)图二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图一中模拟值呈现高低波动变化,而观测值则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第(2)题,B点位于北冰洋,此处是联系其周边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捷径。全球变暖使海冰融化利于通航。第(3)题,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