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课件_第1页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课件_第2页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课件_第3页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课件_第4页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操作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操作目的】 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 【护理评估】 1、根据夹取物品的种类选择合适的 持物钳。 2、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宽裕。 3、需夹取的无菌物品是否放置合 理。,【护理计划】 1、用物准备 合适的无菌持物钳。 2、环境准备 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时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实施步骤】,【质量评价】 1、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无触及溶液面以上部分或罐口边缘。 2、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未触及非无菌区。 3、使用完毕立即放回罐内,并将钳端打开。,【注意事项】 1、取放无菌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以免污染。 2、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防止油粘于钳端而影响消毒效果。 3、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容器每周消毒2次,并更换消毒剂;必要时每日消毒、灭菌。 4、到远处取物时,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使用。,(操作二)无菌容器的使用:,【操作目的】 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无菌状态。 【护理评估】 操作环境、无菌容器的种类。,【护理计划】 1、用物准备 (1)无菌持物钳、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 (2)无菌容器:常用的无菌容器有无菌盒、 罐、盘及储槽等。无菌容器内盛放治疗碗、棉球、纱布等。 2、环境准备 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实施步骤】,【质量评价】 1、无菌持物钳取物时,钳及物品未触及容器边缘。 2、手未触及无菌容器的内面及边缘。 【注意事项】 1、拿盖时,手不可触及盖的边缘及内面。 2、取出无菌物品时,不可触及盖的边缘及内面。,(操作三)无菌包的使用:,【操作目的】 正确取用无菌物品,供无菌操作使用。 【护理评估】 操作环境、无菌包名称,无菌包是否完整及消毒有效期。,【护理计划】 1、用物准备 (1)无菌持物钳、盛放无菌包内物品的容器或区域。 (2)无菌包:包内放置无菌治疗巾、敷料、器械等。 (3)治疗盘、小纸条或胶布、签字笔。 2、环境准备 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实施步骤】,【质量评价】 1、打开无菌包时系带处理妥善。 2、开包、关包时手未触及包布内面。 3、包内物品未用完关包时系带横向扎好。 4、准确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签名。 【注意事项】 1、一般无菌物品放于质厚、致密、未脱脂的双层纯棉布包内。 2、无菌包如超过有效期,有潮湿或破损不可使用。,(操作四)铺无菌盘:,【操作目的】 无菌盘时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洁净、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检查,治疗之用。 【护理评估】 操作环境、治疗盘是否清洁干净、无菌治疗巾是否在有效期内。,【护理计划】 1、用物准备 (1)无菌持物钳、盛放治疗巾的无菌包、无菌物品; (2)治疗盘、小纸条或胶布、签字笔。 2、环境准备 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实施步骤】,【质量评价】 1、无菌巾的位置恰当,放入无菌物品后上下两层的边缘对齐。 2、无菌巾上物品放置有序,取用方便。 3、夹取、放置无菌物品时,手臂未跨越无菌区。 4、操作中无菌巾内面未被污染。 【注意事项】 1、保持无菌盘内无菌。 2、4小时内有效。,(操作五)取用无菌溶液法:,【操作目的】 取用无菌溶液,供检查、治疗使用。 【护理评估】 操作环境、无菌溶液的名称、质量、有效期。,【护理计划】 1、用物准备 (1)无菌溶液、启瓶器、弯盘; (2)盛装无菌溶液的容器; (3)治疗盘内盛棉签塞、消毒溶液、签字笔。 2 、环境准备 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实施步骤】,【质量评价】 1、手未触及瓶口及瓶塞内面。 2、倾倒溶液时,瓶签未浸湿,液体未溅至桌面。 【注意事项】 1、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溶液,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2、勿使瓶口接触容器口周围。,(操作六)戴、脱无菌手套,【操作目的】 1、在进行严格的医疗护理操作时确保无菌效果。 2、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评估】 操作环境、无菌手套的尺寸、有效期。,【护理计划】 1、用物准备 无菌手套包 2、环境准备 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实施步骤】,【质量评价】 1、滑石粉未洒落于手套及无菌区内。 2、戴、脱手套时未强行拉扯手套边缘,没有污染。 3、操作始终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水平进行。,【注意事项】 1、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手及另一只手套的内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2、脱手套时,如手套上有血迹或污染严重时,应先清洗干净后再浸泡于消毒液中。 【思考题】 1、用消毒液浸泡无菌持物钳有哪些要求? 2、各种无菌物品的有效期?,隔离技术操作法,穿、脱隔离衣,【操作目的】 1、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 【护理评估】 1、患者病情、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情况。 2、患者目前采取的隔离种类、隔离措施。 3、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有关防治知识、消毒隔离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掌握情况。,【护理计划】 1、用物准备 隔离衣一件,刷手及泡手设备。 2、环境准备:清洁、宽敞。,【实施步骤】 (操作一)穿隔离衣:,(操作二)脱隔离衣:,【质量评价】 1、穿隔离衣 (1)隔离衣长短合适。 (2)扣领口时衣袖未污染面部或颈部。 (3)后侧边缘对齐,折叠处不松散。 (4)衣领始终未被污染。 2、脱隔离衣 (1)刷手时,隔离衣未被溅湿,也未污染水池。 (2)衣袖未污染手及手臂。 (3)衣领保持清洁。,【注意事项】 1、系领子时污染的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