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药泰索帝治疗PS≥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doc_第1页
单药泰索帝治疗PS≥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doc_第2页
单药泰索帝治疗PS≥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doc_第3页
单药泰索帝治疗PS≥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doc_第4页
单药泰索帝治疗PS≥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药泰索帝治疗PS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刘芳,冯胜强,徐一石,杨清明,彭朝津 【摘要】 目的: 分析PS2晚期乳腺癌患者单药泰索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33例PS2晚期乳腺癌患者,均可评价疗效. 11例患者接受每3周方案,中位剂量为75 (70.786.1)mg/m2;22例患者接受每周方案,中位剂量为25( 20.428.7)mg/m2. 结果: 总有效率为27.3%, CR 0例,PR 9例,SD 18例,PD 6例,SD达6 mo 2例(均为每周方案患者),临床获益率33.3%. 每周方案及每三周方案有效率分别为22.7%和36.4%,3例患者死亡. 中位TTP时间为3.5(17)mo. KPS基线时均值62.110.8,化疗后均值为69.413.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2),其中51.5%(17/33)的患者KPS评分增加,39.4%的患者体质量增加. 53.7的化疗周期出现度粒细胞减低. 其中每3周方案中87.5%的周期出现度粒细胞减低,毒性大;而每周方案仅39.5周期度粒细胞毒性,耐受性较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2). 结论: 单药泰索帝治疗PS2晚期乳腺癌有一定疗效,每周方案更易耐受. 【关键词】 乳腺肿瘤;PS2; 泰索帝 ;治疗结果;药物安全性 0引言 泰索帝广泛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单药治疗有效率为33%68%1,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也已证实安全、有效2,但对于一般评分状态(PS)差的晚期乳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文献报告较少. 本研究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998/2006应用单药泰索帝治疗PS2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1998/2006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证实女性乳腺癌患者33例,其中浸润性癌26例,早期浸润性癌4例,非浸润性癌3例,年龄3876岁. 所有入组患者PS2,KPS基线时均值62.110.8,均具有可测量转移病灶及可评估病灶,既往曾多次应用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接受此次化疗前1 mo内未接受任何治疗,无同期发生的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9例患者存在共病状态(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胆囊炎等病史,药物控制后,病情平稳,均可进行化疗). 1.2方法 1.2.1用药方案泰索帝(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单药应用. 22例患者应用每周方案,连用3 wk休息1 wk,或连用6 wk休息2 wk,剂量范围4060 mg,相当于中位剂量为25(20.428.7)mg/m2,共化疗72周期;11例为3 wk方案,剂量范围120160 mg/3 wk,相当于中位剂量为75(70.786.1)mg/m2,共化疗36个周期. 常规应用预防抗过敏措施. 1.2.2疗效评价评价标准按RECIST标准进行评价. 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 PR:以基线总和LD为参照,目标病灶LD之和至少缩小30%; PD:治疗开始后达到的最小总和LD为参照,目标病灶的LD之和增大至少20%,或出现 1个或多个新病灶;SD:目标病灶的LD之和未充分缩小达到PR,或以治疗开始后达到的最小总和LD为参照,未增大达到PD. 临床获益:CR, PR和SD6 mo之和. 总有效率以CR+PR计算. 每2周期对目标病灶进行评估. 一般行为状况评价:卡氏评分(KPS)提高10分,至少持续4 wk为改善;增加或减少不足10分者为稳定;减少10分为降低;体质量增多2 kg为改善,减少2 kg为降低,增加或减少不足2 kg为稳定. 毒性反应按抗癌药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WHO标准)进行评估.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率的比较用Fisher精确检验,化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全组3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 3例患者化疗3周期后死亡(2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1例患者疗效评价为SD,但因粒细胞极度缺乏,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 中位TTP时间为3.5(17)mo. 总有效率为27.3%(9/33),其中CR 0例,PR 9例,SD 18例,PD 6例,SD达6 mo以上2例(均为每周方案患者),临床获益率(CR+PR+SD6 mo)33.3%(11/33). 应用每周方案及每三周方案有效率分别为22.7%和36.4%;既往曾用蒽环类药物及未用过蒽环类药物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22.7(5/22),36.4(4/11);既往应用紫杉类药物,有效率为40.0%(4/10),未用紫杉类药物为21.7%(5/23);12个转移病灶的患者有效率为35.7%(5/14),3病灶为31.6%(4/19);存在共病状态有效率为27.3,不存在共病状态的有效率27.3,均无统计学差异. 2.2一般行为状况评价KPS评分增加17例(51.5),稳定11例(33.3),下降5例(15.2). KPS基线时均值62.110.8,化疗后均值为69.413.9,化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2). 2.3不良反应54个化疗周期可记录完整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下降. 53.7的周期出现度粒细胞减低,16.7周期出现度血红蛋白减少,12.9出现度血小板减低. 表1可见,每3周方案中,87.5%周期出现度粒细胞减少,其中75.0%(12/16)的化疗周期需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每周方案中,仅39.5%的化疗周期出现度粒细胞下降,其中仅21.1%(8/38)的化疗周期需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两种方案比较,粒细胞减低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02). 而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影响较少,每3周方案分别18.8%和12.5的化疗周期出现度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下降;每周方案15.8%和13.2% 的化疗周期出现度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下降. 表1每3周方案与每周方案泰索帝血液学毒性 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神经毒性及胃肠道反应等,但多为, 度. 其中,1例3周方案患者在化疗后出现心悸、胸闷、面色苍白. 15例患者疗后出现指尖麻木, 6例出现胫前水肿. 7例接受每周方案的患者在化疗第2周期后出现指甲改变. 3讨论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泰索帝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但其入组标准多限制在PS0-1. 多数学者认为,一般状况评分较差(PS2或 KPS<70)的患者化疗后容易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生存期较短. 对于这部分患者,泰索帝单药治疗能否获益,尚无定论. PS评分是唯一反映患者肿瘤相关损害的指标,临床上常通过Karnofsky PS (KSP)评分和东部合作肿瘤学研究小组(ECOG)制订的两个量表评估. 由于肿瘤进展迅速,或多次放化疗后体力较差或者存在其他伴发疾病均导致PS分值增高,化疗耐受力差. Sweeney等3在ECOG E1594研究中对64例PS2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尽管与PS=0-1组比较,短生存期及级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但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且5例死亡患者中,3例死于肿瘤进展,证实严重化疗副反应及较短的生存期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更大. 因此,正确评估肿瘤进展原因,合理选择药物,不失时机的化疗,积极治疗共病状态,可能会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33例PS2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单药泰索帝进行研究,总有效率27.3,中位TTP时间为3.5(17)mo,较国外期临床试验有效率稍低1. 9例共病状态患者经过积极控制原发病,顺利接受化疗. 3例死亡患者中,2例因肿瘤进展. 化疗后患者KPS评分均值显著提高(P=0.002),39.4%的患者体质量增加,生活状态明显改善,为下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泰索帝为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 Dieras等4应用单药泰索帝75 mg/m2治疗PS=0-1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约53化疗周期出现度粒细胞减低,1.4化疗周期发生粒细胞性减少性发热. 而Sweeney等3对PS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泰索帝等加顺铂分组治疗,与PS=0-1的患者相比,每组均有50的患者出现度毒副反应,但与PS0-1的患者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 本组PS2的患者中,53.7的周期出现度粒细胞减低,1例患者因度粒细胞减低诱发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但大部分患者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治疗,耐受性良好. 而在每周方案中仅有39.5%的化疗周期出现度粒细胞毒性,每3周方案中度粒细胞毒性明显增加(P=0.002),且近75.0%的患者为保证化疗周期的正常进行需要集落刺激因子的支持. 泰索帝的药代动力学显示,AUC可以估测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的百分比. 当每周方案泰索帝为40 mg/m2时,中位AUC为2.31;而每3周方案60 mg/m2,中位AUC为3.57. 每周方案的AUC较3周方案明显降低5. 因为本研究采用的两组剂量差距更大, 分别为25 mg/m2及75 mg/m2, AUC差异将也更明显,故两组降低中性粒细胞的差距应更加显著. 因此,单药泰索帝每周方案与三周方案相比,毒性更低、耐受性更好,更适宜一般状态差的患者. 多年以前,临床上一直采用“2 mo未达PR,即使维持SD也要停药”的做法. 而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在迁延漫长的多次解救治疗后,身体虚弱,一般状态评分差,过分争取临床缓解率,常导致过度治疗.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意识到,只有在保证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缓解率才能作为治疗的最终目标. Robertson等6在一组内分泌药物治疗中,证实了全身解救治疗后病变稳定(SD)超过6 mo的患者,其总生存期与有效(CR+PR)患者相似的结论,由此反映了临床获益评价疗效的合理性,使我们不必再过分追求肿瘤的缩小或消失. 对于一般状态极差(PS2)、E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往往使患者更容易临床获益,而ER阴性患者,选用毒副作用小、易于耐受的单药,采取“边走边看”的治疗原则,同样可以使患者临床获益,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本组2例采用每周方案的患者,由于毒副作用较少,易于耐受,虽未达到预期的临床有效率,但病情稳定6月余,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总之,对于PS2的乳腺癌患者,治疗仍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单药泰索帝具有低毒、高效及良好的耐受性,而每周方案治疗,也为一般状态差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试验性治疗机会.【参考文献】 1 Aihara T, Kim Y, Takatsuka Y, et al. Phase II study of weekly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 Ann Oncol, 2002,13(2):286-292.2 Massacesi C, Marcucci F, Boccetti T, et al. Low doseintensity docetaxel in the treatment of pretreat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05,24(1):43-48.3 Sweeney CJ, Zhu J, Sandler AB, et 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 performance status of 2 in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Study E1594: A Phase II trial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J. Cancer, 2001,92(10):2639-2647.4 Dieras V, Chevallier B, Keerbrat P, et al. A multicentre phase II study of docetaxel 75 mgm-2 a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Report of the Clinical Screening Group of the EORTC.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J. Br J Cancer, 1996,74(4):650-656.5 Baselga J, Tabernero JM. Weekly docetaxel in breast cancer: a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