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7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7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7例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7例疗效观察【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后引起的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窒息使血供中氧含量减少,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一系列的症状,表现为青紫、抽搐、尖叫、昏迷及脑功能障碍等变化。近年来我们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02年2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137例住院病例为资料,137例患儿均符合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7例,男63例,女24例;入院日龄<6 h 27例,24 h 48例,72 h 12例;轻度23例,中度51例,重度13例。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入院年龄<6 h 18例,24 h 28例,72 h 4例;轻度17例,中度26例,重度7例。主要临床表现:治疗组:意识障碍15例,肌张力低下41例,前囟饱满39例,惊厥15例,呼吸不规则9例。对照组:意识障碍13例,肌张力低下44例,前囟饱满22例,惊厥17例,呼吸不规则7例。患儿病程及主要临床表现经统计学处理均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吸氧,控制惊厥、降颅压、纠正酸中毒及供给热卡、能量合剂及脑水解蛋白应用等。治疗组加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两药同时应用,其量6 (mg)体重(kg)加入100 ml液体中静脉缓慢滴注7.5 ml/h(有条件最好微泵维持静脉点滴)。轻、中型患儿可用多巴胺3 mg、多巴酚丁胺3 mg同时加入40 ml液体静脉点滴,控制滴速7.5 ml/h,一日12次,避免血压的剧烈波动,维持收缩压在6.6 kPa(50 mm Hg)以上。7天为一疗程,两组治疗均为1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7天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用药14天上述症状消失;无效:用药后病情恶化或临床死亡。 1.4 结果 治疗组:87例,显效73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25%;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讨论 HIE是因围产期窒息而引起的脑损害,患儿多在生后12 h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根据病情不同分为轻、中、重度:轻度表现为兴奋、激惹、肢体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拥抱及吸吮反射存在,症状一般于24 h后逐渐减轻;中度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弱、原始反射受到一定程度抑郁,部分患儿出现惊厥:重度表现为昏迷、松软、脑干功能受抑制,颅内压增高和持续惊厥。轻型预后良好,重度可致新生儿早期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因此积极预防和处理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是预防HIE的关键。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在于防止血压的波动,减轻脑水肿,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保护各脏器的功能。保证脑组织的氧供,维持足够的通气和最佳的灌流。其中维持血压的稳定性是我们治疗的关键。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