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第Ⅰ课时作业基础全面自检.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第Ⅰ课时作业基础全面自检.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第Ⅰ课时作业基础全面自检.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大气第Ⅰ课时作业基础全面自检.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 第课时基础全面自检自查短板,为第课时锁定努力方向(2018江西宜春模拟)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1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2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天气状况 D地面反射率解析:1.C2.C第1题,读图,春季是35月,夏季是68月,依次类推,Q值春夏季节大,秋冬季节小,A错。PAR值秋冬季节小,春夏季节大,B错。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C对。Q值8月份最大,PAR值7月份最大,Q值与PAR值达到最大值月份不同,D错。第2题,太湖地区6月是梅雨天气,天空云量多。8月是伏旱天气,天空云量少。所以影响太阳总辐射(Q)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C对。太湖地区6月的太阳高度较高,白昼较长,但Q值低于8月,故太阳高度和白昼长短不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地面反射率差异小,不是主要因素,A、B、D错。(2018辽宁模拟)“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D“风寒效应”与“水寒效应”一样,都会使人体温度下降4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D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解析:3.C4.C第3题,根据材料,“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不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都是关注大气温度,但结果相反,并不一样;“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的保温空气带走,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风速越大感觉越冷,但体温并不一定降低。第4题,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因为“水寒效应”在起作用;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风寒效应”;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1816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大气中火山灰削弱了太阳辐射。(2019届高三合肥质检)如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56题。5从14时到20时,合肥()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6根据图示信息推测()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解析:5.C6.C第5题,比较图上14时与20时安徽省等压线分布可知,等压线走向相近且气压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从14时到20时,合肥风向变化较小,B、D错;但20时等压线密度大于14时,等压距相同,故风力变大,A错、C对。第6题,14时,宿州位于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降水较多,合肥则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降水较少,A、B错;20时,冷锋已经经过合肥,其带来的大风天气刮走了大气污染物,合肥空气质量好转,C对;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错。(2019届高三山西太原测评)“回南天”是指初春时节冷空气退却,暖湿空气迅速增强,致使当地气温回升,空气湿度接近饱和,低温物体表面水珠密布的一种天气现象。据此完成79题。7我国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A华北地区 B江淮地区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8可能加强“回南天”现象的天气系统是()A台风 B准静止锋C冷锋 D反气旋9“回南天”结束后,我国()A长江流域即将进入伏旱B华北地区将迎来多风沙天气C江淮地区即将迎来梅雨D东北地区将进入多雷雨季节解析:7.D8.B9.B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季风环流对我国的影响。根据定义,“回南天”是在初春时节冷空气退却,暖湿空气迅速增强的影响下形成的,结合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的时间,可推断该天气易发生在我国纬度较低的华南地区。第8题,本题主要考查锋面活动对天气的影响。如果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并在华南地区徘徊形成准静止锋,将使得“回南天”时间较长,B对。一般来讲,初春时节不可能有台风,A错;冷锋影响下,冷空气很快驱走暖空气,结束“回南天”现象,C错;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不会形成“回南天”现象,D错。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典型天气活动的时空规律。“回南天”结束时应为春季。春季,华北地区多风沙天气,B对;江淮地区梅雨发生在初夏,为6月份;长江流域的伏旱和东北地区的多雷雨天气发生在7、8月份。如图为甲、乙、丙、丁四种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成因相同的一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丙11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乙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东岸丁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广A BC D解析:10.D11.C第10题,读图,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甲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小于0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最冷月气温大于0 ,是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丁全年高温多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