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新生儿血心肌酶谱变化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窒息新生儿血心肌酶谱变化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窒息新生儿血心肌酶谱变化临床观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窒息新生儿血心肌酶谱变化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时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情况,为心肌损害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46例窒息新生儿及19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于入院后24h内采集血标本查心肌酶谱。结果窒息越重心肌酶越高,其中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在轻、重度窒息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发生明显改变。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心肌酶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平均为9%,新生儿窒息及其合并症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故明确新生儿窒息程度及有无合并症对了解病情、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组观察了我院46例窒息新生儿的心肌酶谱,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窒息组:46例,男24例,女22例。按Apgar评分法,1min评分47分者为轻度窒息,1min评分03分、5min评分5分者为重度窒息。轻度窒息(轻度窒息组)27例(男14,女13),重度窒息(重度窒息组)19例(男10,女9)。对照组:同期我院妇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9例,男12例,女7例,1minApgar评分8分、5min评分10分。3组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25004000g,日龄均在48h内。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标准参照虞人杰的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参考标准2,3组一般资料相比无差异。 1.2方法入院当日或次日晨(入院后24h内)取股静脉血3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测定值单位为UL。所测数据用s表示。 2结果 各组血心肌酶谱(心肌酶及同工酶)变化见表1。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组的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之间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1各组窒息新生儿血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时低氧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和多器官的,大脑与心脏均为易受损的重要器官。文献报道,围生期窒息后并发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发生率高达20%51%3。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尸检证实为37.8%4。新生儿窒息时体内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增高,可直接损伤细胞生物膜导致细胞结构破坏,细胞通透性改变使LDH、CK-MB、心钠素(ANP)等释放增多,或酶从受累细胞逸出,导致血清酶活性增高。本组血心肌酶谱CK、CKMB、LDH、HBDH测定显示随着窒息缺氧程度的加重,心肌酶谱活性均有升高,窒息缺氧程度越重,全身脏器的损伤愈加剧,心肌酶谱活性的升高亦愈显著。血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窒息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缺氧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并为窒息诊治及预后的改善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义,樊绍曾,孙眉月第三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4,32(4):239. 2虞人杰,李黎,汤泽中.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3):138-141. 3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00-603. 4DonnellyWH,BucciarelliRL,NelsonRM.Ischemicpap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