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上)莆田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 (60分)1、每年能见到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A、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B、亚热带气候区 C、回归线之间 D、寒带地区2、下列叙述与毛泽东诗句中描述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情形最相吻合的是:( ) 、赤道处的线速度 、300纬度处的线速度、600纬度处的线速度 、任何纬度,因为这里是描述地球公转线速度3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4小行星带位于 ( ) A水星与金星之间 B火星与金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 D木星和土星之间5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唯一有水的行星 B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6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引起潮汐现象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 诱发降水量变化A、 B、 C、 D、7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8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A. 太阳高度相同 B地方时相同C日出时间相同 D自转速度相同9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移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10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图31600AB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读图31完成1113题1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可能是( )23026N和1200 E 23026S和1200 E 23026N和1200 W 23026S和1200 WA B C D12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B点的区时是( )A当日6时B当日15时C当日18时D当日24时13B点在A点的( )( )A东南方向上B西南方向上C东北方向上D西北方向上1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 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一一一 B一一一 C一一一 D一一一15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于等压线,指向高压区 B垂直于等压线,指向高压区 C平行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 D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甲乙16下图为等压面图,虚线表示高度,实线为等压面,关于各点的气压值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高于 B高于 C低于 D高于 17若上图为甲乙两地高空的等压面,则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A B C D 18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19下列各风带中的风向,由低纬吹向高纬的是(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20.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 气温低 B. 空气稀薄 C.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21.引起全球性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不同地形的海拔差异C高低空的气压差异 D高低纬度的热量差异22图24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说法正确的有( )图24A图中是使大气垂直运动的气压梯度力B图中是使风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C图中是使风减弱的摩擦力D图中和等压线垂直,和风向垂直23下面4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城郊之间、海陆之间热力环流的是( ) A B C D24.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 )A3月21日 B6月 22日C. 9月 23日 D12月 22日2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是(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地球自转偏向力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A B C D26关于全球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 B. 极地东风带只存在于北极地区C. 信风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 D. 东南信风跨越赤道后成为东南季风图3727图37为北半球中纬地区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月6日易出现霜冻 B. 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C10月4日的白天气温最高 D. 10月6日大气反射作用最强图3928. 读图39”北半球中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赤道附近C是冷气流D是盛行西风上图分别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震波波速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回答29、30题。29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通过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 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 C地震波通过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 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30下列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2018-2019(上)莆田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 大气上界大气DCBEAF图44二、综合题:31、读图44“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字母A表示_ _ _,B表示_ _,C表示_ _。(2)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 。(填字母)夜间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 。(填字母)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填字母)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时段)。(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甲、乙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该图所示地区位于()A北半球 B南半球C东半球 D西半球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D图4533、读右图45填充:(8分)(1)填出字母所表示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A B E F (3)极锋是 (风带)和 (风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4)在ABCD各气压带中,动力因素形成的有 ,多雨的是 (用字母表示)34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 ,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 。(2)此时太阳直射在 上,并开始向 移动。(3)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B点昼长是 小时, 时日落。 (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 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 。(5)此时(双选)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2018-2019(上)莆田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BCDBCCCCC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CD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账务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豌豆花园课件
- 谈礼貌课件教材
- 2025版浅析电子商务定金合同中的违约责任
- 2025年度购物中心铁艺装饰工程合同
- 2025版玩具工厂环保材料研发与采购合作合同
- 2025版手机配件原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品质住宅买卖意向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车辆保险担保合同书
- 2025年版智能制造企业人才战略开发合同模板
- 六年级家长会课件
- 2025年党建党史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859-2025耐磨铸铁分类
- 临床基于ERAS理念下医护患一体化疼痛管理实践探索
- 2025年河北交警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贵阳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1.2 观察物体(2)课件
- 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的护理
- 华为海外税务管理办法
- 化学史课件讲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