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ppt_第1页
关于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ppt_第2页
关于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ppt_第3页
关于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ppt_第4页
关于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二O一O年三月,与初学公文写作人员交流,公文写作概述 公文写作与个人成长 公文写作与语法 公文写作与逻辑 公文写作与修辞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现代公文,全称公务文书,主要指党政机关在实施领导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领导管理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泛指各级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制订、使用的公务文书。,一、公文写作概述,公文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如果按公文的性质划分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公文,行政公文:,事务公文:,命令、决定、公告、 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典型材料等,财经文书、司法文书、外交文书及军用文书等,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公文写作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的整个过程。,公文写作的主要特征:,1、主题的鲜明性。 2、材料的真实性。 3、结构的逻辑性。 4、文风的平实性。 5、表述的简明性。 6、体式的规范性。,二、公文写作与个人成长,公文写作与机关工作人员密切相关,可以说,具备公文写作能力,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功。因为,在机关各部门的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要运用公文这种文字手段来表达。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如果不具备公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就难以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因而也就谈不上是一名称职的工作人员。,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既是综合能力的必备要素,又是提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公文写作活动,至少可以提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信息收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3、文字表达能力。,在公文写作的实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方面公文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综合素质作支撑;另一方面在公文写作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上述所讲到的这些能力,都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能力,是机关工作人员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特别是那些更加重大、更加艰巨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可以看到,我们身边的一些年轻人因为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而被重用,有的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境遇。由此可见,重视公文写作,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三、公文写作与语法,“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还要讲文法。许多同志省掉了不应当省掉的主词、宾词,或者把副词当动词用,甚至于省掉动词,这些都是不合文法的。还要注意修辞,怎样写得生动一点。总之,一个合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这三点请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一个个的词如果不按照句子格式组织起来,是不可能表达思想的。语法对写作来说是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习语法,可以培养和提高语法分析能力:一方面能分析句子结构,准确地理解文意;另一方面能改正病句,正确运用语法来表达思想,提高写作水平。,违反语法规则,不合语法的文章叫做“文法不通”。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三年中,我公司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向前发展。,主语“产量”不能与谓语“大踏步向前发展”搭配,应将谓语改为“大幅度提高”。,例1,,内容正确是衡量文章好坏的标准。,主语“内容正确”是从一个方面说的,而谓语“是衡量文章好坏的标准”是从两个方面说的,不能搭配。宜将主语改为“内容正确与否”或“内容是否正确”。,例2,,每当我回忆起跟随张师傅度过的日日夜夜,他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亲切动人、循循善诱的谆谆教导,就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主语是联合结构,“音容笑貌”可以“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谆谆教导”则不能“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全句改为“他那音容笑貌就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他那亲切动人教导就重新回响在我的耳边”。,例3,,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2、动与宾搭配不当,我要不断发挥优点,改进缺点。,“优点”不能“发挥”,“缺点”不能“改进”,应将“发挥”改为“发扬”,“改进”改为“改正”。,例1,,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和发挥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质量。,“提高”能与“能力”“质量”搭配,但“发挥”只能与“能力”搭配,不能与“质量”搭配。此例可改为“,能发挥和提高学员的”。,例2,,我们每天要接待很多来信来访。,“接待”能与“来访”搭配,但“接待”不能与“来信”搭配。此例可改为“处理和接待许多来信、来访”。,例3,,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2、动与宾搭配不当,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面对着一件件凝聚着深情厚谊的物品,一封封热情鼓励的慰问信,一双双期待的眼光,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一双双”不能与“眼光”搭配,应把“眼光”改为“眼睛”。,例1,,由于坚持抓产品质量,这个分厂基本上根除了质量问题。,“基本上”和“根除”在语义上是矛盾的。是“根除了”,就不能用“基本上”来修饰,是“基本上”就不能说“根除了”。,例2,,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经验。,“渊博的知识”可以说,“渊博的经验”说不通。这句宜改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例4,,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2、动与宾搭配不当,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可以说“尽管但是”,也可以说“即使也”,不可以说“尽管.也”。应将“尽管”改为“即使”。,例1,,只有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就能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只有才”,也可以说“只有才能”,不可以说“只有就”。应将“就”改为“才”。,例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但是试验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前后两个分句是转折关系,“不管”应改为“尽管”。,例3,,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1、残缺主语,从某分厂的变化,说明目前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这个例子是由于滥用介词造成了残缺主语的错误。应删去“从”。,例1,,听了小李的话,使他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就坐在一边不言语了。,“使他 .不舒服”的是“小李的话”,而不是“听了.话”这一行为。可删去“听了”,让“小李的话”作主语。,例2,,我厂有很多人,或者直接聆听过赵书记的教诲,或者同赵书记亲切座谈过,或者向赵书记汇报过工作,受到了赵书记细致入微的关怀。,这个复句一共包含四个分句,前三个分句是分述,最后一个分句是总说。这个总说的分句主语不能随便省略,省略了就会使句子不通畅,意思也不清楚。按现在的写法,读者可能以为受到赵书记细致入微关怀的只是向赵书记汇报工作的那部分同志。其实,作者的原意并不是这样。宜在“受到”前加上“他们都”。,例3,,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1、残缺主语,2、残缺谓语或谓语中心,最近开展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活动,要在这个活动中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完善”的?但“建立与完善”的宾语显然是“技术管理制度”,可见在“建立”前少了谓语“完成”。,例1,,我国将于本月十二日至六月十日向太平洋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各有关国家的船只飞机在试验期间不要进入规定的海域和上空。,“发射”只能管到“运载火箭”,“试验”没有着落。在“向”前面补上“进行”,在“试验”前面加上“的”,结构就完整了。,例2,,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1、残缺主语,2、残缺谓语或谓语中心,3、残缺宾语中心,公司可以利用互联网向外部企业发布商品信息、销售信息以及营业、技术维护。,“发布营业、技术维护”说不通,应在“维护”之后加上“信息”。,例,,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1、残缺主语,2、残缺谓语或谓语中心,3、残缺宾语中心,4、残缺必要的虚词,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外已出现了“电子手”,但因为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作精细动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由连词“因为”带起的原因从句到哪儿为止?光就这个句子本身判断不了,因为“灵敏度差”和“不能做精细动作”这两个分句,既可以分别看作是前面分句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后面分句的原因。从原文内容看,得在“远不能”之前补上连词“所以”。,例,,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因为篇幅有限,我们不得不对您的稿件略加删改一些。,“略加删改”含有“删改一些”的意思,因而“一些”是多余的,应删去。,例1,,某分厂从2009年3月20日至这年的5月14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圆满完成了某产品的加工任务。,去掉“这年的”意思不但清楚,而且更通顺,因而“这年的”多余,应删去。,例2,,厂大门前是一条很笔直的大道。,“笔直”本身已表示了程度,不能再用程度副词修饰,“很”是多余的,应删去。,例3,,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1、两种格式各取一半搀杂糅合,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采用强有力的措施不可。,“必须采取措施”和“非采取措施不可”这两种格式只能选择一种,不可杂合在一起。,例1,,我们分厂现有数控铣车两台、数控镗车三台以及十台普通圆车、三台普通磨车等。,“有两台、三台”和“有十台、三台”这是两种不同的数述物件的说法,不能糅在一个联合结构里。宜改为“ 数控镗车三台,此外还有十台普通圆车、三台普通磨车等”。,例2,,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和“起决定作用”是两种不同的格式,不能杂合在一起。改为“,关键在于内因”,或“,内因起决定作用”。,例3,,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1、两种格式各取一半搀杂糅合,2、本应分开说的两句话人为地糅在一起,厂史的编委是十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组稿、编稿、发行。,“厂史的编委是由.组成的”和“编辑委员会.发行”本应分开说而被“焊接”在一起了。应在“组成的”之后点断,后面另立一个分句“他们负责组稿、编稿和发行”。,例1,,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一方面要学好本民族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学好本民族语言”和“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分开说,可以在“语言”后面加逗号,在“也”前面加上“这”。,例2,,主卧的左边是书房大约有十平方米。,应在“书房”后加上逗号,使前后纠缠的两个格式分开。,例3,,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1、两种格式各取一半搀杂糅合,2、本应分开说的两句话人为地糅在一起,3、前后该用同一种句式而杂用不同句式,“五四”那天,团委正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员工们有的扫地,有的刷墙,有的擦玻璃,也有在工房外拔草的。,“有的.,有的.”和“有.的,有.的”是不同的分述句式,不能混用在一个复句里。最后的那个分句宜改为“还有的在工房外拔草”。,例1,,在汉语里,作主语的成分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能充任。,“.成分可以是名词”和“动词、形容词也能充任”前后在结构上不一致。此句或改为“.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改为“在汉语里,名词可以充任主语,动词、形容词也可以充任主语”。,例2,,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五)位置不当,1、修饰语的位置不当,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的方法。,“有效的”应放到“方法”的前面。,例1,,他把我们几个团支部的负责同志叫到一起,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你们这个团支部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几个团支部的负责同志”是个歧义结构,可理解为:()一个团支部里的几个负责同志;()各个团支部的负责同志。按上下文意思看该指前者。为了使句子意思明确,应将“几个”挪至“负责同志”的前面。,例2,,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五)位置不当,1、修饰语的位置不当,2、前后错位,这次受表彰的两位男女劳模是人们熟悉的韩丽萍和李韶华。,从“男女”与“韩丽萍和李韶华”前后对应来看,人们会误认为韩丽萍是男的,李韶华是女的,其实正好相反。应把“韩丽萍”与“李韶华”换一个位置,以便与前面的“男女”相对应。,例1,,这篇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安全工作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安全工作中的各个基本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阐明。,“理论上和政策上”和“规定和阐明”对应错位,应是:从理论上阐明,从政策上规定。应把“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阐明”换一个位置。,例2,,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五)位置不当,1、修饰语的位置不当,2、前后错位,3、主客倒置,杨贵龙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杨贵龙这个名字”是客体,“青年人”“四十岁以上的人”是主体,主体应放在主语的位置上,此例犯了主客倒置的毛病。宜改为:“青年人对杨贵龙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对这个名字却是很熟悉的”。,例1,,清华厂的巨大变化,对于我们这些“老清华”都是非常了解的。,“我们这些老清华”是主体,“变化”是客体,主客应换个位置,改为“我们这些老清华,对于清华厂的巨大变化都是非常了解的”。,例2,,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五)位置不当,1、修饰语的位置不当,2、前后错位,3、主客倒置,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但他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不但而且”在句子里要求处于对称的位置上,但是在这个例句中,它们的位置不对称。应把“不但”与“他”换个位置。,例,,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五)位置不当,1、修饰语的位置不当,2、前后错位,3、主客倒置,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5、分句位置不当,这次全厂组织的排球比赛,出乎大家意料,我们单位竟然夺得冠军,并且在半决赛中淘汰了老牌冠军运输处队。,应是先淘汰老冠军,才能有夺冠的机会,全句宜改为:“,我们单位竟然在半决赛中淘汰了老牌冠军运输处队,夺得了冠军”。,例,,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五)位置不当,(六)数量表达混乱,1、讲数量减少使用倍数法。,我们分厂生产的某零件,原来每件成本为四千元,技术革新后,每件成本为两千元,成本降低了一倍。,原来成本为四千元,降低了一倍为四千元,岂不是笑话!实际减少数(差额)是两千元,是原成本的二分之一。原句可改为“,成本降低了二分之一或50%。”,例,,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语义搭配不当,(二)句子成分残缺,(三)句子成分赘余,(四)句子成分杂糅,(五)位置不当,(六)数量表达混乱,1、讲数量减少使用倍数法。,2、滥用“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多少”的说法,“每人每天二十个定额,小李今天超过六个。”,“超过六个”,可以理解为超出的数量,就是说小李今天完成了二十六个。也可以理解为是被超过的数量,这就是说小李只完成七、八个。,例1,,“某车间去年的产量超过年度计划的百分之九十”。,某车间的年度生产计划到底完成了没有?就这个句子本身无法判断。既可理解为在年度计划之内的超出,也可理解为年度计划之外的超出。,例2,,辨析语病的一般方法:,1、语感审读法,2、主干紧缩法,四、公文写作与逻辑,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公文写作离不开逻辑,因为只有遵守逻辑的基本要求,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才能使公文主旨明确、语言准确、结构清楚,以保证公文表述的准确性与清晰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公文在日常公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必须保持同一性。 可用公式表示: A是A,A表示一个概念或命题。 一个概念或命题反映什么对象就反映什么对象,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它不能既反映这类对象,又反映彼类对象。,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1、偷换概念,在概念上有意识地违背同一律的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逻辑上称之为“偷换概念”。其特点是有意不明确某个概念的含义,进而在这个概念中塞进新的含义。,古希腊有名的“有角者”诡辩,“凡是你没有失去的就是你所有的,你没有失去头上的角,所以你有角”。,例如,,三个人去投宿,服务生说要30元。每个人就各出了10元,凑成30元。后来老板说今天特价,只要25元,于是服务生把退的5元拿去退还。在退还时,服务生自己私下留了2元,于是就把剩下的3元还给他们。 三人每人拿回1元:10-1=9 表示每人只出了9元投宿费 93+服务生的2元=29元 那剩下的1元呢?,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1、偷换概念,2、混淆概念,在概念的运用方面,有的人是不了解某个概念的确切含义,以至在后面运用这一概念时改变了这一概念的含义。这种错误叫做“混淆概念”。,经验主义不能一概都反对,比如我们的工作经验、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等等,就不应该反对。,例如,,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1、偷换概念,2、混淆概念,3、偷换论题,在命题上有意识地违背同一律的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逻辑上称之为“偷换论题”。其表现是有意识地改变论题内容,偷梁换柱,从而达到某种目的。,例如,一个单位召开了一个“人生是为了什么”的辩论会。正方指出:人生是为了他人、人类的幸福,只有人人都为了他人的幸福,自己才能幸福。对此反方反驳道:“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挣扎、而斗争。不是吗?工人工作是为了领取工资而生活;农民种田是为了自己要穿衣、要吃饭;作家写书给人看是为了领取稿费;理发师看来纯粹是为别人,但也是拿了报酬的。诚然有像雷锋这样一心为人民着想的人,有像一些科学家那样为人类幸福而忘我工作的人,但这样的人也必须有自己能够生存的基础,也就是说他们首先得为自己的生存而劳动,否则,连他自己都不能生存,又怎样为别人呢?”,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1、偷换概念,2、混淆概念,3、偷换论题,4、转移论题,在命题上不自觉地违背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称为“转移论题”。其表现为在说话或论述中,把所要说明或论证的问题无意识地变成了另外的问题。,例如,,处处追求十全十美是不明智的,也是会令人过分痛苦的,因为总有种种意外超出你完美的计划预期。一次巴黎音乐会上,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正投入地演奏着悠扬的乐曲,突然,提琴的琴弦断了一根,观众一片哗然。可是欧尔布里却没有停下来换琴的意思,他仍从容自若地用剩余的三根弦演奏完了这首乐曲,博得满堂喝彩,这似乎与断臂维纳斯的美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因自己的不全成全了惊艳世俗的魅力,更加为人类所赞叹。完美并不是最美的,我们又何苦追求十全十美呢?,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 可用公式表示:A不是非A,A表示一个概念或命题。 一个概念或命题不能既是它,又不是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既是人又不是人,违背这一规律就要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例如,,“一个月来,这个问题时刻缠绕着我,而在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我又暂时抛开了这一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夜已经很深了,远远望去,整栋办公楼漆黑一团,只有厂长的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形式逻辑的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可用公式表示: A或者非A,A表示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A不反映某一对象,那么非A便反映这个对象,二者必居其一。也就是说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要作出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的明确选择,不能把两者都否定。如果违背了这一要求,既不承认这个,又不承认那个,就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由于这种逻辑错误的特征是对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都予以否定,因此,又有人把这种错误称为“模棱两不可”。,例如,,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唯物主义,也不属于唯心主义。,某甲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有所担心,在会议开始时不肯明确地说出来,这时某乙就批评他说“有意隐瞒自己的观点”;而当某甲接受某乙的批评,在会上明确说出自己的观点时,某乙却又说某甲是“有意散布自己的观点”。在某乙看来,无论某甲在会上说出自己的观点,还是某甲在会上不说出自己的观点,都是不对的。,要注意两点:,第一,要考虑到认识的复杂性。当人们对某一个问题尚未深入了解,对某件事的是非还没有弄清楚,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才能作出决定或回答时,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允许人们不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不能说违反了排中律。,第二,排中律只能在不存在第三种可能的情况下运用。如果存在第三种可能,就不能简单地使用排中律。,例如,,某人下完一盘象棋后说“这盘棋我没有赢”,又说“这盘棋我也没有输”。,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推理是从已有知识推出新知识的思维过程。推理由三个部分构成:前提,结论,推理形式。结论是由推理而得出的新判断。推理所赖以出发或作为依据的判断,称为前提。前提和结论的联结方式,称为推理的形式,它反映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一个正确的演绎推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前提是真实的,即前提断定的思想内容同客观实际相符合; 第二,推理形式是正确的,即推理遵守推理的规则和逻辑的规律。 前提虚假或推理形式错误的推理都是不正确的推理,不正确推理的结论的真假是不确定的。,所谓充足理由律是指:在论证过程中,一个判断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 充足理由律的公式是: A 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上面公式中的”A”代表在论证中被确定为真的判断(观点、论点、论题等通常都是使用判断表达的),我们把它称为推断;“B”代表用来确定A 真的判断(它可以是一个判断,也可以是一组判断),我们把它称为理由。在论证过程中,推断A所以能够确定为真,一定还存在着另一个(或另一组)判断B,并且从B真可以推出A 真。如果B真并且从B 可以推出A,那么我们称B 是A 的充足理由。,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1、毫无理由,例如,,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陷害,抗金名将韩世忠质问秦桧:“岳飞究竟犯了什么罪?”秦桧竟回答说“莫须有。”,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1、毫无理由,2、虚假理由,例如,,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因为宇宙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东西在时间上是一定有开端的。,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1、毫无理由,2、虚假理由,3、理由不充分,根据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在论证过程中,如果一个推断被确定为真,那么这个论证一定为这个推断提供了充足理由;反之,如果一个论证没有为它的推断提供充足理由,那么这个推断的真实性是没有保证的。 简单枚举法的结论是或然的,它的可靠程度完全建立在枚举事物的数量及其分布的范围上。 通常把样本过少、结论明显过假的简单枚举称为“以偏概全”、“轻率概括”。,例如,,相传王安石写了一篇字说,认为从每个字的笔划结构中,都能猜出构字的本意。有一次,苏东坡拿了“坡”字问他:“这个字是怎么表示它的意义的?”王安石回答说:“坡是土的皮。”苏东坡又问他:“那么,滑字是水的骨头吗?”王安石无法自圆其说,只好默然不答。,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1、毫无理由,2、虚假理由,3、理由不充分,4、推不出,任何推理都必须遵守相关推理形式的逻辑规则,推理形式不正确,从前提就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就会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例如,,所有的宗教徒都是唯心主义者, 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宗教徒; 所以,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唯心主义者。,所有的M 都是p 所有的S 都不是M 所以,所有的S 都不是P,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判断而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一个三段论由三个判断组成,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一个三段论包含着三个词项,上例所包含的三个词项是“S”、“P”和“M”,每一个词项各出现二次。一个三段论包含三个词项,我们把两个前提所共有的词项称为“中项”,如上例中的“M”;把结论中的主项称为“小项”,如上例中的“S”;把结论中的谓项称为“大项”,如上例中的“P”。在两个前提中,我们把包含大项的前提称为大前提,如上例的“所有的M 都是p”;包含小项的前提称为小前提,如上例的“所有的S 都不是M”。,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违反这条规则,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就叫“大项扩大的错误”; 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就叫“小项扩大的错误”。,在上面的例子中,“唯心主义”是这个三段论的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却周延,这就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这个推理式是推不出“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唯心主义者”这个结论的。,我们还可以用“代入法”来说明这个三段论推理是无效的。 根据演绎推理的性质,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推理式,无论对其中的词项变项作何种代入,只要前提是真的,那么结论就一定是真的。如果我们对一个三段论推理形式作某种代人,使其前提为真而结论明显为假,那就说明该三段论推理形式是无效的。,所有的M 都是p 所有的S 都不是M 所以,所有的S 都不是P,所有的马是动物, 所有的牛不是马; 所以,所有的牛不是动物。,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五)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概括地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被定义项就是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组成定义的概念是定义联项。,例如: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下定义有一定的规则,它要求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如果直接包含被定义项,那就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如果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那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形式主义者就是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例如,,所谓大国,就是比小国领土大、人口多的国家;所谓小国,就是比大国领土小、人口少的国家。,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五)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六)概念不当并列,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由三部分组成,即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标准。其中,被划分的对象称为划分的母项;从母项中划分出来的概念称为划分的子项;划分的依据通常是事物的某一属性,称为划分的标准。,例如:,“社会”这个概念,可以根据生产方式,把它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在对一个属概念进行划分时,可以把划分后得到的子概念作为母项再进行划分,这称之为“连续划分”。,例如,,把“哲学派别”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派别后,再将“唯物主义”划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将“唯心主义”再划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不管把一个概念划分成多少层次,每一次划分都必须遵循同一个标准。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概念不可以并列,如果在同一次划分中并列了不同层次的概念,就会犯“概念不当并列”的逻辑错误。,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五)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六)概念不当并列,1、属种混淆。,例如,,“企业”和“国有企业”这两个概念是属种关系。在写作涉及到属种概念时不能并列写在一个句子中。,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五)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六)概念不当并列,1、属种混淆。,2、交叉并列。,例如,,“青年”与“工人”两个概念之间有交叉关系。在公文写作中,不能将互相之间有交叉关系的概念并列。,违反逻辑规则,不合逻辑的文章叫做“文理不通”。常见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几种:,(一)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三)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四)违反推理规则的逻辑错误,(五)同语反复、循环定义,(六)概念不当并列,1、属种混淆。,2、交叉并列。,3、标准不一。,例如,,“广大干部、工人、党员和团员都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工作会精神”。,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1、庄重性与灵活性的统一。,2、现实性与稳定性的统一。,3、明快性与完整性的统一。,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一切修辞手段都必须遵循“题旨情境”这个修辞的总原则。,修辞有两大基本手段,即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积极修辞就是固定的修辞格式,简称辞格。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比、衬托、排比、层递、反复、设问、反问、双关、拈连、仿词、顶真、回环以及反语等。,消极修辞是从更深、更广的层次运用语言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选择贴切的词语即炼字,采用恰当的句式即炼句,安排最合理的结构即布局,直至标点符号的调整等等。,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党委书记要善于当好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这是明喻。,“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暗喻。,“宗派主义的残余是还存在的,有对党内的宗派主义残余,也有对党外的宗派主义残余。对内的宗派主义倾向产生排内性,妨碍党内的统一和团结;对外的宗派主义倾向产生排外性,妨碍党团结全国人民的事业。铲除这两方面的祸根,才能使党在团结全党同志和团结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畅行无阻。” 这是借喻,,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4、回环。,“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4、回环。,5、比拟。,“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 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这是拟人。,“胡汉民所依托的两广派军阀,也在所谓收复失地和抗日剿匪并重(蒋介石的是先剿匪,后抗日)的欺骗口号之下,同蒋介石对立。你们看,不是有点奇怪吗?并不奇怪,这不过是大狗小狗饱狗饿狗之间的一点特别有趣的争斗,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一种又痒又痛的矛盾。”这是拟物。,“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不连党八股也给以清算,那它们就还有一个藏身的地方,它们还可以躲起来。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失了。”这是将甲事物拟作乙事物。,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4、回环。,5、比拟。,6.顶真。,“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4、回环。,5、比拟。,6、顶真。,7、析词。,“现在许多人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了,这很好。但是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有些人则连少许还没有实行,却在那里提倡化呢!所以我劝这些同志先办少许,再去办化,不然,仍旧脱离不了教条主义和党八股,这叫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没有结果的。例如那些口讲大众化而实是小众化的人,就很要当心,如果有一天大众化中间有一个什么人在路上碰到他,对他说:先生,请你化一下给我看。就会将起军的,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4、回环。,5、比拟。,6、顶真。,7、析词。,8、层递。,“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这是语意由轻到重的例子。,“事情就是这样,他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这是语意由少到多的例子。,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4、回环。,5、比拟。,6、顶真。,7、析词。,8、层递。,9、排比。,“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4、回环。,5、比拟。,6、顶真。,7、析词。,8、层递。,9、排比。,10、引用。,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同志直接引用古典名著“水浒传里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以此说明战略退却的必要性的道理。这是明引。,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没交代出处,实则引用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行者变成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把她战败的故事,说明实行精兵减政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这是暗引。,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4、回环。,5、比拟。,6、顶真。,7、析词。,8、层递。,9、排比。,10、引用。,11、反语。,“我们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为它除了洋气之外,还有一点土气。也算一个创作吧!”,五、公文写作与修辞,(一)公文的语言特点,(二)公文修辞的原则和特点,(三)毛泽东主席的修辞范例,1、比喻。,2、对偶。,3、夸张。,4、回环。,5、比拟。,6、顶真。,7、析词。,8、层递。,9、排比。,10、引用。,11、反语。,12、设问。,“国民党现在实行他们的堡垒政策,大筑其乌龟壳,以为这是他们的铜墙铁壁么?一点也不是!你们看,几千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