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第13讲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第13讲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第13讲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第13讲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第13讲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讲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选择题1.(2018课标)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说明()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两极格局土崩瓦解C.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D.世界局部战争日益加剧3.原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欧洲B.建立平等互利的欧美伙伴关系C.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D.努力构建一个和平统一的欧洲4.1961年6月,开罗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会议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由此可见不结盟运动()A.是不结盟的区域集团组织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C.是新中国的坚定盟友D.形成了美苏之外的第三世界5.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B.得到了美苏两国支持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6.剑桥美国史中写道:“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C.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D.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7.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D.美国民众对政府的外交能力产生质疑8.(2015课标)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9.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这些状况()A.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B.使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C.反映出冷战后国际矛盾发展D.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10.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就要求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决议草案最终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这反映出()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日趋合理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D.联合国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11.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齐普曼认为:“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到能设定国际行动日程,但却无力有效地在全球执行这样的日程,其他强权无论是国家还是次国家都有力量足以对抗美国的日程,但是却无力塑造有吸引力的替代品或推行不受外界影响而又能持久的地区日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B.地区性力量逐步崛起C.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D.一超与多强局面并存12.亨利基辛格在1993年指出:“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下列表述与基辛格的看法一致的是()A.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明显优势B.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C.世界政治出现“一超多强”的基本态势D.多极化格局已经基本定型为世界新格局1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一书中是这样阐述二战与当代世界的历史性巨变的:战争的深远影响还在于它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大社会,凡自外于国际社会而闭关自守的国家便会落后;战争又使世界多样化的趋势和统一性趋势相伴随而发展,其大者如两大阵营、三种国家及国际格局的多极化,等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二战是当代世界历史巨变的决定性因素B.欧共体的成立使欧洲消除了战争的危险C.开放的市场机制开始了世界一体化进程D.多极化趋势包含了多样性和统一性趋势二、非选择题14.(2016浙江4月选考,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整个生产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往的各种方法。到了1986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6国增加到12国。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材料二下图所示为1993年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引自法皮埃尔历史与地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进程。(4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的联合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对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做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材料二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摘编自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政策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的相同之处。(2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该以怎样的外交融入当今世界格局?(3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A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从材料可知,19451975年,联合国中来自亚洲、非洲的成员国增加,二战结束后,亚、非许多国家赢得独立,它们纷纷加入联合国,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属于第三世界,故选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B项结论;材料无法体现世界贸易,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区域化,排除D项。2.A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是指除美苏之外新力量的逐渐强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的政治力量如欧洲的联合、不结盟运动等逐渐壮大,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选A项。两极格局于1991年解体,B项与题意不符;题中信息并未强调英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故C项与题干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世界局部战争,故D项错误。3.B材料“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说明当时欧洲实力并不能够与美国抗衡。但吉斯卡尔德斯坦认为欧洲不能处于被美国庇护的状态,应与美国建立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故B项最符合题意。4.B材料“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体现出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的宗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等体现了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的宗旨。故B项符合题意。5.A“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表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美苏的霸权均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美苏才有如此反应,故A项正确。6.C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冷战”格局,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缓和”与材料中“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不符,故A项错误;世界秩序稳定、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与史实不符,故B、D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相符,故C项正确。7.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妄图在冷战后主导世界,在国内的支持者甚少,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美国之外的世界强国或集团挑战美国的单极梦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大多民众反对美国独霸世界,而非对政府的外交能力产生质疑,故D项错误。8.C两极格局的形成是美苏实力均势的结果,而其解体则是美苏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因此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是国家实力的消长,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明显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双方带有强烈的敌对意识,D项错误。9.C材料反映了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加剧,社会更加动乱,这些状况不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也会影响到西欧国家的稳定,故A、D两项错误;材料所述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东欧国家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等,反映出冷战后国际矛盾发展,故C项正确。10.A材料中“要求美国撤回”“最终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反映了对唯一超级大国的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中“使馆迁往”未涉及经济秩序,故B项错误;材料中“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的单一事件无法说明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本身就是联合国职能的表现,故D项错误。11.D本题考查当前世界格局。材料中“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其他强权足以对抗美国”说明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但其他国际力量也很强大,体现出世界格局一超和多强并存的局面,故D项正确。12.C材料中基辛格认为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在经济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之抗衡,因而选项中最符合题意的是世界政治出现“一超多强”的基本态势,故选C项。13.D材料阐述的是二战后世界发生历史性巨变的表现,没有涉及历史性巨变的原因,排除A项;B项中“消除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信息体现,排除;“战争又使世界多样化的趋势和统一性趋势相伴随而发展”表明多极化趋势包含了多样性和统一性趋势,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4.答案(1)进程: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80年代中期后,欧共体从原先的6国发展到12国。(2)变化:1991年,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欧共体逐渐由经贸集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