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1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2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3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4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2、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4、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5、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6、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 ,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上也不能贫穷。,必须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 学 提 示(P100-103),1、什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当代中国,,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一、什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 例举:全国人大的召开;新婚姻法的颁布;,C、精神文明:是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的发达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例举:我校开展“献爱心”活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理解:,、每年春天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大力实施的“三下乡”活动。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中共中央于2001年10月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专题报告于2001年12月在北京全部通过专家审查。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泽民出席大会并为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黄昆颁发证书和奖金。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认真阅读了解下列重大活动,并思考它们分别属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物质文明,(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4)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讨论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材料一: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万元户”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打牌赌博现象出现,并愈演愈烈。于是人们无心经营;家庭矛盾上升。没过几年,原来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变成了贫困村。,材料二:以前,浙江温州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痛定思痛,温州人竖起“质量立市”大旗。从2002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温州的“诚信日”。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温州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躺在公园长椅上的人,在草地上肆意践踏的人们,再看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内地游客在迪斯尼园内不雅行为被曝光,想抽就抽,想拉就拉,想睡就睡,想脱就脱,必须着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图片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培育“四有”公民,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就是要有共产主义理想; 有道德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 有文化是指通过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智力的技术水平等; 有纪律是指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邓小平最强调的是,有理想,“四有”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理想是“四有”的核心,是公民的精神支柱; 道德是“四有”公民的行为规范,是理想的体现; 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保证; 文化则是公民文明素养的基础,是公民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觉的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本任务),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途径),讨论: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教育的“喜”,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政府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农村实现了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多项政策。,“绿色通道”是确保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的有效措施。,目前全世界人均教育经费已接近500美元,其中美国人均超过了3000美元,日本为人均2000美元,韩国人均1100美元。我国人均教育经费还不足100美元。 研究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一千美元时,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下限为4.07%-4.25%,而我国长年的比重不足4%。 资料显示,日本在1910年就已经达到边远乡村教育普及的水平,当时的工厂企业管理人员中拥有本科学位的就已经达到47%。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日本的崛起。,我国教育的“忧”,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我们有何启示?为何要这样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发展教育事业,(1)原因:,(2)要求:,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单项)1、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A、 B、 C、 D、,A,练一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中国科技界最高奖项,是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而设立。授予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2014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于敏,当代毕升王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发展科学事业,(1)原因:,(2)要求:,观点一:自然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算不上真正的科学。,探究:,观点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1、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2、在你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哪些重要作用?,观点一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是其可取之处; 但否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是片面的。观 点二既承认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又承认哲学社会 科学的重要性是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 组成部分。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 力量;是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是 解放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理论武器,过去,中国领导层清一色都是理工科出身,甚至出现了“工程师(engineer)治国”的说法,但十七大过后则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 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进入权力核心中央政治局的10名新人中,7人在大学攻读人文和社会科学等。,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律系和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学位。,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原因:,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2)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提示 错误。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产品,文化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判断: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事业,1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 (1)为什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发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四有”新人。,(2)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立足群众需求和群众利益,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净化文化环境。,(单项)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C、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C,练一练:,(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本任务),(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把握依据或者怎么做),how?,(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人民群众),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1)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2)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也是目标),2、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希望工程”,“送温暖”,“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希望工程,就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 送温暖,党建理论词语。“送温暖”是党和政府关心基层群众和弱势群体的一种活动。每年节日,主要是春节,各级党委、政府都会安排向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主要形式是发送慰问金、食品、衣物、其它物资。 幸福工程,全称“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主要以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的贫困母亲为救助对象,帮助她们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 春蕾计划,是一项旨在帮助因生活贫困而辍学或濒临辍学的女童重返校园接受学校教育的爱心工程。 “手拉手”互助活动,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 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使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4、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为什么? P100,如何建设,根本任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形成。 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文化创新,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公民:要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四有”公民,提高两素质,适应需要,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发展教育事业 (原因与措施) 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