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中来到练中去.ppt_第1页
从题中来到练中去.ppt_第2页
从题中来到练中去.ppt_第3页
从题中来到练中去.ppt_第4页
从题中来到练中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题中来, 到练中去,建湖县教育局教研室 蒋维忠,单项选择,单项选择是全国各省市英语中考试卷中必不可少的题型,具有考点多、题量大、覆盖面广、出题角度多等特点。以易中题目为主;考点涵盖词汇辨析、语法运用、语境理解、日常交际; 技能方面,主要涉及观察、提取信息、比较、联系、推理等。 总之,单项选择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做好单项选择部分是及格的前提,是优秀的基础,更是考取高分的必要条件!,单项选择的特点,1. 知识点范围明确清晰,不偏不怪 2. 注重在实际语境中的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3. 对信息综合分析处理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4. 润物无声的德育特色。 5. 选材多样,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北京中考,在2007-2009年的北京中考单选题覆盖知识点19项,其中三年均考到的知识点11项,包括人称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副词、介词、并列连词、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6种基本时态、情态动词、被动语态、动词不定式和宾语从句,总分值为13-15分。09北京考单选部分,这11项考点涉及分值高达15分,占到总分值的93.7%。,08、09年南京中考单选考点分布,09年盐城单选考点分布,08年盐城中考,2.注重考查在实际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难度体现在对语境的理解。,语言来源于生活,同样应该应用于生活。“新课标”明确强调英语教学应该“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语法为表意”。近几年的中考单项题目都提供了真实的微型语境,而且绝大多数考题中,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从单纯的语法看往往都是成立的,干扰性比较强,考生只有根据具体语境才能正确判断。 3. 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 Have you changed jobs? No, my cousin here. (09年盐城) A. Im going to visit B. Im visiting C. I visited D. I had visited,3.对信息综合分析处理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近年的单选题的题干大多是包含比较复杂信息的句群或对话。除了形式上的复杂之外,信息容量也明显增大。题目中常插入一些与解题没有直接关系的次要信息,成为考试中的“双刃剑”。一方面,如果能够比较顺利的读懂这些信息,可促进对题干的进一步理解;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信息往往对解题没有直接意义,反而会对一些考生的思维和注意力造成干扰。比如: 21. Einstein, the famous scientist, was born _ March, 1879. (09北京) A. at B. on C. in D. to 其中the famous scientist为次要信息,作插入语。解这种题首先判断考点,看清句子主干。如果这部分信息不太重要或两者关系不大,则可以完全忽略。 27. Mr Green _ to the manager now. Youd better call him later. (09北京) A. talk B. talked C. is talking D. was talking 其中Youd better call him later为次要信息,对上文作补充说明。解这种题首先正确判断考点,先看选项,找对关键词。这道题是考查时态。由于挖空一句有关键词now,所以选定C。later也是有用的提示。,4.润物无声的德育特色。,德育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影响着日常的教育教学,同样体现于中考试题的设计之中。 22Money is important _ it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09北京) A. and B. but C. or D. so 相信有正确价值观的考生会轻松选定答案B。 6.Love will last if we love the whole fine things around us. A. seldom B. always C. never D. sometimes,5.选材多样,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文化是语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文化、传播文化。在中考中,即使信息含量有限的单选题也可以找到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北京09中考单选就涉及到我国乒乓名将张怡宁、科学家Einstein、北京天安门。这些文化常识虽然对解题没有直接作用,但会让考生感觉亲切,从而使解题更顺畅。 盐城 09年中考第11题,据报道政府采取措施控制甲型流感,第7题,昨天是否看过电影南京!南京等。,08、09得分率比较,失分较多的题目,11. It that our government has taken action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Influenza A (H1N1). A. reports B. has reported C. is reported D. was reported 该题考查的是动词的被动语态,得分率只有34.87%.,失分较多的题目,2. Who is the boy standing over there? Well, if you know, his name is Peter. A. must B. may C. can D. shall 该题的得分率为34.98%.,失分较多的题目,3. 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 Have you changed jobs? No, my cousin here. A. Im going to visit B. Im visiting C. I visited D.I had visited 该题的得分率为38.3%,思考:,(1)学语法不仅要理解、记忆各项语法规则,更要注重体会不同语法项目的使用语境,努力理解语法的表意作用,逐步培养起对语境的敏感。 (2)依据考试说明知识细目和近几年的常考点、必考点,如人称代词、介词、比较等级、主要时态、被动语态、情态动词、宾语从句、固定搭配以及动词辨析等,理清知识体系,狠抓核心知识点。 (3)积累常用习语、固定搭配和重点句型,通过对比、辨析等方式深入理解其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 (4)熟练掌握几种主要句型,培养提取句子主体信息的能力,从而在解题中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 (5)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文化和时事,积累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完形填空-命题思路,完形填空根据阅读理解的考试原则,在语篇层面上考查学生对常用词汇的准确得体的应用,从而达到对于整篇文章主要内容,特别是对作者通过文章传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能力。,选材分析:,综观全国各地完形题材,故事类选材仍居首位,占47.4%;其他完形题材还包括青少年生活类(17.5%)、文化类(8.7%)和科普类(8.7%)说明文,说明文呈上升趋势。 05年讲述一个孤独女孩与两只鸟的故事,体现爱的真谛:The fastest way to lose love is to hold on it too tightly, and the best way to keep love is to give it wings; 06年讲述一个搭便车的女人助人为乐的故事(Lets always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because 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ourselves.); 07年介绍纸的历史和用途,引导人们爱好自然, 保护环境 ; 08年讲述老人与花的故事:创造美不仅仅可以愉悦自己,也惠及他人; 09年讲述一个老人坚持25年做慈善事业的故事: 爱是永恒的,也是幸福的; You cant beat love. Nothing beats love. If you give just one thing, you get three things back. Thats why I do it 由此可见,完形体裁多为夹叙夹议的记叙文;题材多为励志情感类故事,寓意深刻,包含哲理;语言地道、简练,侧重故事情节;篇幅300词左右。,考点分步,从命题分布来看,近几年来,首尾句通常不设空, 设题主要以实词为主,特别侧重考查动词,在词汇分布上也日趋合理 。,命题思路,(1)可以通过对周围语句的分析,得出答案。 例如: 第18小题 not just his customers (顾客), 18 the poor and the homeless. A. and B. so C. but D. or 这是一个考查知识点的题目,学生只要知道notbut,就能选出答案,不需要通过对整篇的理解,属于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该题的得分率只有44.14%). 这样的题目在本题中还有16、17、21、24、25题,所占的比例40%,属于简单题。,命题思路,(2)通过对语段的分析,得出答案。 例如: 第28小题 He was one of the few people who 28 to see a city street named in his honor. In 1991, one of the streets in his hometown was named “Daddy Bruce”. A few years later, he died. A. came B. lived C. wanted D. wished 这一题,考生答题时需要弄清楚前后几个句子甚至上下一两段段意或是需要利用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储备才能找出答案。类似的题目还有19、20、22、23、26、27、28、29小题,所占的比例53%,属于难度较大题目。该题的得分率只有30.86%, 为最低。,解题思路,(3)可以通过对语篇的分析,得出答案。 例如: 第30小题 “You cant beat love. 30 beats love. If you give just one thing, you get three things back. Thats why I do it.” And he did it well. A. Everything B. Anything C. Something D. Nothing 这一题考生答题时必须要在看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言知识才能解决问题。所占的比例6%,属于难题。,08、09得分率比较,完形填空总体得分不高,只有5题得分率在60%以上,平均为54.9%,与08年的63.5%相比,下降了8.56个百分点.,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考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一般来说,中考英语试卷至少包含三篇或以上的阅读文章,阅读量在1,000单词左右;要求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词。文章的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既要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要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把握篇章结构;既能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理解隐含的意思;既能理解事实和细节,也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信息转换。然后根据试题的要求选出最佳答案或做出正误判断。 中考阅读理解中主要有主观性题型和客观性题型。前者主要包括主旨型、推理型、态度型和结论型等。后者主要包括事实型、推测词义型、指代关系型、常识题、是非题等。从问题设置上可以将问题总结为四种类型:归纳概括题,细节理解题,语句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归纳概括题,此类题主要针对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文章的结构层次(主题句或主题段)、作者的写作目的等方面,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全文后,归纳短文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和归纳段落大意、重要情节、人物特征和环境特点等。,命题方式,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2. 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3. The main theme of this passage is _. 4. 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 is _.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6. The title that best expresses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is _. 7.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_.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passage as a whole ? 4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for passage? A. Monday sickness. B.A clever boy. C. Aunt Polly. D. An unusual day.(09盐城),解题技巧,在阅读理解时,归纳概括的题型可分为 主题型(找出文章的main idea), 标题型(即选择合适的title) 目的型(寻找作者写作的purpose)。 领会全文大意,灵活运用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真正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一般而言,英语文章的主题通常反映在文章的题目或一段短文的小标题上。 不少文章一开头便展示出文章的主题。如新闻报道第一段通常是故事的梗概(lead paragraph)。 但也要注意,不少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常贯穿于全文之中。 主题句(topic sentence)常在一段的开头,也有可能在段中或段末。,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常出现在应用文中,一般针对某个特定细节而提出问题,难度小,属浅层理解,通读短文后一般能直接找出答题依据。,命题方式,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assage?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3. What is the example of. a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4. 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5. The reason for. is. 6. The author states that. 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where, why, how, who, etc).,解题技巧,通读全文,领悟大意,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细节,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日期和时间等;同位语、破折号、括号和省略号等;表示附加说明的词,如:by the way, besides, whats more, in addition to, including, as well as等;倒装句及加强语气的词,如above all, mainly, mostly, certainly, indeed等。,语句理解题,要求正确理解短文中一些关键词、短语或句子的含义。常用的手段是利用多种表达法、词的多义性、同近义语替换、习语释义、句型或语态转换等。,语句理解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 1. The underlined word in the paragraph refers to / means _. 2. What does “_” in paragraph. stand for /mean? 3. “_” could best be replaced b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4. The expression/phrase “_” means _. 5) The word “_”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 40.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ordless” most probably mean in Chinese? A相连的 B.无线的 C.时尚的 D.灵敏的 (09盐城),解题技巧,透彻理解题意,从短文中找到相关的词、短语或句子,根据特定的语境判断理解,推敲斟酌,最后确定含义。 猜测词义要根据:上下文间意义的联系;同义和反义关系;词的定义;对词的解释和举例以及构词法知识来进行。,推理判断题,主要对短文的结论、隐含意义、作者的倾向、文章的论调、写作的思路及目的等进行考查。纵观全文,在汇集短文提供的各项信息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短文陈述的观点或描述事实,进行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推论和引申。有时还可能会假设一种情况要求考生对原文中没有提及的情况进行推理和想象,对题目中提出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推敲,从而选出符合原文信息或作者意图的最佳答案。推理性问题与细节性问题相似,这部分往往出题分量大,难度大,同学们出错也多,归根结底还是对文章内容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命题方式:,1. We can infer /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_. 2. It can be inferred /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 3. The passage / story / author /paragraph implies, but does not directly state that _. 4. The author strongly suggests that _. 5.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happen (to) at the end of the story?,解题思路,读懂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句子或段落,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文章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并结合阅读材料外的有关生活、社会常识,仔细斟酌,做出准确的推断和引申。,考点分布,结果分析,总体难度持平,仅低0.23%。有7题低于60%,其中34小题得分最低;B篇(百科知识)、D篇(文学名著)中,考查文章大意、判断归纳的题目较难。,任务式阅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做事”的能力。 2010年中考最新颖的变化是:任务型阅读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文章提供的信息用适当的词完成与短文相关的表格,且表格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填写的单词来源及字数均有严格要求。要在了解表格特征的基础上,能够迅速阅读文章,得出大意及每段的中心意义和文章的结构或脉络,再认真对照表格上所要完成的填写任务,逐一对照原文进行信息的筛选。,命题原则,结构或脉络; 一空一词; 70%以上的词在原文中或该词的变形。,30%需要写的词:,转换:Their fathers words is law. They have to listen to their _father. Children speak more like adults, dress more like adults, behave more like adults than they used to. Children today act as if they were adults. 归纳: 故事类: when, why, what, where, how etc. 说明类:外观、特征、用途、结论等。,解题思路,Before filling 仔细研究表格,弄清任务,根据空格找线索; 分析材料,弄清话题及各段的中心意义。 While filling 要依据表格在文中找根据 要有综合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要学会转述 After filling 认真校对,纠正错误(字迹清晰、拼写和语法错误),浏览把握大意(找出主题句 ) 细读-找准特定信息(明确要求、根据短文找出相关信息、把握最合适的信息 联想-运用构词法、近义词及相关短语 归纳-根据文章内容及结构提炼主题,词汇,词汇题包括两部分,A部分是根据提示写单词,B部分是根据提供的短文选词填空。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写”的能力的考查。,词汇共25题,计25分,分根据句意、所给英文、汉语提示及首字母写出单词和用方框中所给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使短文正确、通顺、连贯(每词限用一次)两部分。单词拼写不仅测试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还考查词义的理解、词形的变化等准确运用词汇的能力。,考点分布,词汇总体得分不高,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重点!,09年中考中常见错误,52.waiting(waitting) 53.Luckily(luckily/luickly/luckly) 54.discussion(disscusion/dicussion) 55.cheaper (cheap/cheapest/cheapper) 59.habit(habbit/habitat/hobit) 61.afford(affort/able) 62.fair(fare/friendly) 63.imagine(image/imagin) 64.unless(until) 65.sixtieth(sixtith/sixteenth/sistieth/sixtys) 51.sky 57.agree 60.worth得分率较高,选词填空,B部分试题重点突出,强调对实词及短语,尤其是动词用法的考查。从设计的角度看,这部分考查的重点不是语法结构和词汇记忆,而是把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测试放在短文中,强调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交际功能。此题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短文意思的理解能力,而且要考查对单词、词组等的理解。同时又结合进部分语法知识,如动词的时态变化等,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解题思路,1、在拿到题目后,不要急于做,首先对所提供的词汇研究几遍,对词性作简单的标记,如:名词-n.,动词-v.,形容词-a.,副词-ad. 等等。同时对词义作初步的理解。 2、通读句子和全文,语义完整、适用、合乎逻辑是做好填词的前提。通过上、下文的句子,充分理解短文的内容,注意发现固定搭配关系,凭借语感积极主动地猜测空格中所缺的信息,根据需要去备选词汇中寻找匹配的答案。 3、在选定单词后,不要轻率地填入。在填词过程中,需要瞻前顾后,既要符合本句的含义,,名词:要考虑是否要把它变成复数或“所有格”形式。例如:match-matches, friend-friends/friends。其他还要考虑名词是否需要变成形容词,例如:sun-sunny, use-useful/useless/used, danger-dangerous; 动词:要有意识地去考虑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以及非谓语动词形式的变化(动词不定式to do, 现在分词-doing, 过去分词-done, 固定搭配enjoy doing sth./used to do sth./have sth. done); 形容词和副词: 要主动去判定是否需要变成比较级或最高级,还有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形容词变名词的需求也需考虑,例如: interesting-more /the most interesting, happy-happily,happy -happiness; 代词,注意辨别主格、宾格、名词性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或反身代词的用法; 数词方面要注意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变化以及分数和虚实数的用法,例如: three-third, 2/3-two thirds, one thousand/thousands of 当遇到介词和连词时,就更简单,只要符合上下文逻辑或固定短语搭配,填入即可。,4、完成填词后,应通读全文,复核校对。检查单词拼写是否正确,是否有时态、语态、惯用法及词语选用上的错误,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最后把答案填入答卷时,切勿错位。,翻译句子,翻译句子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语言输出的能力。,翻译句子存在问题,1.单词拼写错误 如:“beautiful”忘记字母“i”或字母“u”;“difficult”忘记后一个字母“i”。 2.词性混淆 名词和形容词混淆 如: “to keep healthy”写成 “to keep health”。 形容词和副词混淆 如: “If you are careful”写成“If you are carefully”。 3.短语意思混淆 再也不 “not.any more”写成一点也不“not.at all”。 为了“(In order) to do sth ”写成“For doing sth”。 4.短语搭配错误 “had better do sth ”写成“would/ should/ have better do/ to do sth”。 “careful enough”写成“enough careful” 5.句型意思混淆 分不清 “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和“It is +adj. of sb to do sth”两个句型中什么时候用for,什么时候用of。,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型,这类题主要是考查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中考书面表达的要求一般是根据所提供的情景,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提供情景的方式有纯汉字提示、图画图表提示或表格加少量文字提示。书面表达的体裁一般以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题材都与同学们的生活、社会热点或学习息息相关,是大家所熟悉的内容。近几年来,中考书面表达虽然对内容和范围有所限定,但题目所提供的提示要点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同学们写作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在不离开主题的前提下适当发挥,并能适当表达自己的感想。,题材:源于生活,这是因为这种类型的题材现实感强,易于动笔,不会让同学们觉得无话可写,同时又能突出考查大家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与暑假生活、高中生活、回忆往事等话题相关的内容成为中考卷中的常见面孔。例如:北京卷考查同学们打算暑假为家里做什么;如重庆卷设置在QQ群里与人谈谈自己在高中学习、生活和与人相处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情景作文;广东卷以The Teacher I Never Forget为题,写一位让自己难忘的老师;兰州卷要求用英语记录下一两件最让你感动或遗憾的事。 另外,社会热点问题也是书面表达所关注的对象。09年世界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甲型H1N1流感,而且传播范围仍在不断扩大,相信同学们通过各种媒体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同学们不会无话可说,所以有很多地区的09年中考书面表达以甲型H1N1流感为话题。 要多关注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主要用于表述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及结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五个“W”(what, who, when, where, why)和一个“H”(how)。 一般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的,如2009年河南卷以A person I will never forget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湖北咸宁卷以My deskmate Tom/Lucy and I为题,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文中既有第一人称也有第三人称。 在记叙文中,记和叙都离不开动词。所以动词出现率最高,且富于时态变化。英文记叙文一般是记叙过去发生的一件事,所以动词常用一般过去时。如2009年陕西卷以My Pleasant Day为题写一篇短文,2009年太原卷要求考生把难忘的经历记录下来,也要以过去式为主。有时也可以用一般现在时,如2009年株洲卷以The Most Interesting Teacher为题。 记叙要有一定的顺序。无论是顺叙、倒叙还是插叙,都要让读者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顺序较容易给读者提供有关事情的空间和时间线索。记叙文的常见写作顺序以顺叙为主,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线索,进行叙述。,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作文体。通俗地说,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或反对什么。写议论文要把握“三性”和“三要素”。“三性”是指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三要素”则是指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见解新颖;论据要求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要求推理合乎逻辑,前后观点互相照应。如江苏宿迁卷以What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like为题,要求考生用英语为校报写一篇短文,报道此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英语议论文类在语言上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表达形式,如较多使用表达委婉语气的词语和句子;讲究辩论推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公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写作形式。常见的应用文体主要有书信、e-mail、日记、发言稿、倡议书、便条、通知、启事和贺卡等。,从近几年的全国各地中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题材来看,应用文写作占了较大的比例。以2009年各地中考书面表达为例,安徽卷要求考生写一篇关于提醒美国朋友Richard清凉油使用方面的便条;山东卷要求考生一封进入高中住校利弊的e-mail;江西卷要求考生写一封给英国朋友介绍我国主要传统节日情况并告诉对方自己最喜欢的节日以及喜欢理由的e-mail;江苏南京卷要求考生以来自美国威尔斯中学的交换生Simon的名义,给学校写一封信,陈述所选择的选修科目及选择的理由;深圳卷要求考生写一篇如何预防甲型流感的发言稿;山东烟台卷要求考生写一篇主题是“倡导节俭,共建和谐校园”的演讲稿。湖北黄冈卷要求考生给加拿大朋友Michael回一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之后家乡变化的e-mail。,说明文,是用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两大特点。说明文对事物的介绍是科学的,必须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恰如其分地解说。说明文具有客观性,偏重于冷静客观地介绍,一般不带主观感情色彩,绝不允许主观编造。 说明文的主要时态为现在时,涉及其他时态时要根据内容、情境作出准确选择,如2009年连云港卷,以A Tour to the Lianyungang Summer 2009介绍开幕式系列活动。 通过近几年的中考书面表达不难看出,英语说明文写作考查的重点更加强调生活实践与语言运用的统一。这就对同学们的英语写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写好说明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将其形状、性质、成因、功能和意义等说得清楚明白。 2.要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对不同的说明对象作出不同的顺序安排。说明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3.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说得具体而明确。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定义说明、举例说明、分类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等。 4.要采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说明文的特点是事实正确、表达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练、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