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必修一; 考试时间:8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于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材料评价的是A. 西周的分封制B. 春秋战国分裂割据C. 秦朝的郡县制D. 汉朝的郡国并行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汉郡国并行制。依据材料中“郡”、“国”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即郡国两制并行,题干中描述了天子之政在郡与国的执行情况,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上没有“郡”的存在;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西汉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存在的郡国并行制,不是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C选项错误,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上没有“国”的存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大年初一早上举行的拜岁风俗与我国古代的哪项制度有关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礼乐制D. 王位世袭制【答案】A【解析】【详解】拜岁,春节风俗之一,是指在大年初一早上辞旧迎新之际,举行祭祀仪式,拜祖先神灵,既表示对祖宗先辈的孝敬和怀念,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兴旺,故A项正确。分封制属于地方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礼乐制是维系分封制、宗法制的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王位世袭制属于王位继承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点睛】3.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原因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并就军国要务提供机密性建议。军机大臣在禁宫之内办公,充当皇帝处理事务的心腹顾问。材料表明A. 军机处设在宫内直接领导六部B. 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拔满人担任C. 军机处是皇帝控制的辅政机构D. 军机大臣是有参决政事的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部分原因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并就军国要务提供机密性建议”可知军机处是由皇帝控制的辅政机构,C选项符合题意。军机处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不能统帅六部,A选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拔满人担任,B选项排除。军机大臣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不能参与决策,D选项排除。【点睛】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4.北宋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一做法A. 有利于中央决策的制度化B. 意在避免唐末五代藩镇之弊C. 促成了宋代大一统的局面D. 推动宋代科举制发展到顶峰【答案】B【解析】【详解】北宋在选官方面注重“重文轻武”,避免了唐末五代时期地方节度使大多为武将,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的弊端。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决策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宋朝时期没有出现大一统局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点睛】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权力,使中央集权得到强化。这对政治稳定,结束分裂局面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这一政策也造成宋代的国力积贫积弱,使财政拮据、地方权限过小、军队战斗力削弱、外患深重等消极后果。5.“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A.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体雅典人的利益C. 雅典男人必须参加民主政治D.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的弊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可知,伯里克利强调雅典公民关心政治的必要,鼓励公民积极参政,A选项符合题意。雅典民主政治是维护雅典公民的利益,B选项排除。伯里克利强调的是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C选项排除。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的弊端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6.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 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可知恩格斯认为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基础,故D正确;罗马法不是资产阶级法典,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支柱,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罗马法维护罗马共和制,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7.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変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现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A. 促进了工业化发展B. 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C. 超越了时代的要求D. 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促进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故A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主政治的特点,B项错误;1871年徳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没有超越时代的要求,C项错误: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8.在美国,“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这主要体现了A. 民主原则B. 中央集权原则C. 联邦制原则D. 分权制衡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制衡关系,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民主的原则,强调的是权力之间的制衡,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联邦政府和地方各州之间的关系,C选项排除。9.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人的共和国”。这个国家A. 最早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B. 明确了三权分立的体制C. 以“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D. 最终确立了共和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人的共和国”可知,这个国家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在共和制与君主制斗争七十多年后,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答案为D项。英国最早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了三权分立体制,排除B项;德意志帝国以“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排除C项。10.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说到“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为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后来淘汰这种制度的事件指A. “光荣革命”B. 权利法案C. 责任内阁制形成D. 1832年议会改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于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所以“陈旧的制度”被淘汰指的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D选项符合题意。光荣革命不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A选项排除。权利法案是英国重要的法律文献,不属于旧制度,B选项排除。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C选项排除。11.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基础具有空前广泛的群众基础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五四运动具有空前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五四运动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因此项符合所学史实,D选项正确。A、B、C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2.“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A.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B. 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 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D. 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根据材料“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可知体现的是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B选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的矛头主要是针对清政府,A选项排除。辛亥革命的斗争矛头是清政府,C选项排除。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D选项排除。【点睛】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13.下图是20世纪早期创作的一幅漫画传单工、学、商打倒曹、陆、章。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A.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 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图片漫画中“曹、陆、章”分别是五四运动时期曹汝霖、陆宗舆和张宗祥,被称为卖国贼,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B正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1921年,五四运动是1919年,A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错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北伐战争,D错误。14.1945年9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下图),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 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B. 和平成为民心所向C. 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D. 国共签订和平协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5年9月2日”“炮弹作花瓶”,其反映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面临着数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现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迫切愿望是重建家园,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再起,B选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A选项排除。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双十协定的签订时间是1949年10月10日,D选项排除。15.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对这三次“革命”的理解准确的是A. 皇帝制度的建立、异族统治被推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 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答案】D【解析】【详解】满洲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不是异族,排除A;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只是一个单纯的结果,不能反映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B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C错误;秦朝建立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不久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故选D。16.下图为某学者所绘的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A.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短暂的B. 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C. 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D. 沙皇改革催生俄国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一战期间,俄国社会两对矛盾交织。据此可知,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故答案为C项;材料信息是二月革命之前的情况,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二月革命之后的史实,A项排除;材料信息表明,当时俄国存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沙皇政府与人们大众的矛盾,二者交织。无产阶级最受压迫,革命性最高。B项排除;俄国民主革命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沙皇改革失败是其中的一个因素,D项排除。17.“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雄壮的誓言出自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A.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B. 巴黎公社的成立C.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 马克思主义诞生【答案】D【解析】【详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里叶等人提出的思想的出现表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排除A;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但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B;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材料表达了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要求,它规定了无产阶级的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且号召世界无产阶级联合斗争,出自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故选D。18.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为“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而作出的努力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错误;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由叶剑英发表,故错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促进祖国统一,故正确,故B正确,ACD排除。19.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统一,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而不是共同纲领的颁布,A项错误;完善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而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方针为平反冤假错案及法制建设提供了基础,开始推动社会主义特色法律体系形成,不是形成。D项错误。20.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有关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说法正确的是A. 1954年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并通过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C. 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 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故B项错误。 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C项正确。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错误。21.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主动伸手与周恩来相握。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中美两国利益的需要B. 冷战局势宣告结束C. 中美邦交实现正常化D. 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主动伸手与周恩来相握,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主要原因的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故D正确;A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排除;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局势宣告结束,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中美邦交实现正常化,是这种变化的影响,不是原因,排除C。22.周恩来在某国际会议休会期间,曾指出“印度支那问题已经国际化,不仅本身是三个国家的问题,而且影响整个东南亚,影响欧洲和世界形势。”有关这次国际会议叙述正确的是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C.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D. 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B【解析】【详解】1953年周恩来和印度代表团谈到西藏问题是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题干“影响整个东南亚,影响欧洲和世界形势”信息不符,排除A;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参加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涉及印度支那问题,故选B;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与题意相符,排除C;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印度支那问题已经国际化”不符,排除D。23.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材料主要说明了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B. 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C. 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D. 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答案】A【解析】【详解】冷战时期是美苏争霸时期,体现出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材料“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说明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格局难以存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错误;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当今世界美国依然是超级大国,并没有丧失霸权地位,错误。24.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共同体内部贸易额占成员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30%提高至50%。20世纪80年代,欧共体工业生产增长了20%,区内贸易额从1982年的55%上升到1988年的62%。这说明A. 欧共体经济实力超越了美国B. 欧盟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实体C. 欧洲联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 欧共体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欧共体工业发展速度和区内贸易额的增长可以看出,欧洲联合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欧共体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超越美国,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欧共体还没有发展为政治实体,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欧共体对世界贸易的贡献,排除D项。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25.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回答下列问题。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展示三: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握手”篇 请回答:(1)据展示一,在材料中的A、B处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并概括说明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2)据展示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试举2例)(3)展示三中的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4)展示三中的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案】(1)名称和影响:A: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体现: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3)方针:一边倒;积极意义:有利于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保卫国家安全;有利于获得苏联的援助,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4)信息:1972年尼克松访华;因素:从美国方面看: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从中国方面看: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5)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解析】【详解】(1)名称和影响:A: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前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体现: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在50年代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即可,即: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3)方针:根据“(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和斯大林”,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方针;积极意义:结合所学回答一边倒外交方针的积极影响,可从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保卫国家安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等角度分析回答。(4)信息:根据“毛泽东和尼克松”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因素:可从美国和中国两方面分析,美国方面:可从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陷入侵越战争等方面分析。中国方面:可从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角度回答。(5)趋势:根据“(21世纪初)中美英法俄吴国首脑会议”,结合所学可知,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世界格局多极化。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列郡县”。唐代杜佑材料二:邦联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材料三:“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材料四: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來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了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吴晗历史的镜子材料五: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我们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与西周相比,秦朝在地方政治制度上有何创新?概括这一创新的基本意义。(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邦联制会给美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困难。(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结合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