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N飞行程序设计进场程序设计.ppt_第1页
PBN飞行程序设计进场程序设计.ppt_第2页
PBN飞行程序设计进场程序设计.ppt_第3页
PBN飞行程序设计进场程序设计.ppt_第4页
PBN飞行程序设计进场程序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昂 空管学院 leon_9_进场程序设计,主要内容,1、“T”型与“Y”型设计概念 2、终端区近场高度(TAA) 3、近场程序设计,等待不在跑道中心延长线,航路点可以浮动,可直接拉开间隔,减少陆空通话 标准的路径和工作方式,70,Y 型设计概念,T 型设计概念,IF,FAF,MAPt,Turn initiation,IAF,IAF,90,IAF,T或Y型程序,基本构成 对正跑道的最后进近航段; 中间进近航段; 最多三条起始进近航段,包括直线起始进近航段和位于两侧的偏置起始进近航段。 截获区(程序进入区) T或Y型布局允许从任何方向直接进入程序; 程序进入区以在IAF处的进入角度确定; 侧方的起始进近航段设置为与中间进近航段航迹有7090的交角。 (这种布局保证从程序进入去内进入时在IAF的航迹改变不大于110),T或Y型程序,居中的起始进近航段可从IF开始。 如果一侧或两侧没有IAF,则不能全向直接进入。这时,可在IAF设置等待航线,以便加入程序。 为便于下降和进入程序,可提供终端进场高度(TAA)。 IAF、IF和FAF均为旁切航路点。复飞航段起始于飞越航路点(MAPt),终止于复飞等待定位点(MAHF)。对转弯复飞,可设置复飞转弯定位点(MATF)来规定转弯点。 保护区宽度可根据适用于程序所用导航系统的容差确定。,注意:可以根据空域实际情况设计起始航段型式(切入角度 、起始段数量),并非只能使用标准程式。,“T”型与“Y”型设计概念,优势 减少飞行时间 易于航迹对正(跑道中心线) 提高标记和灯光的可视化 易于使用(易于飞行员理解) 改善引导方式 提高机场容量 可以同时使用传统导航和区域导航,“T”型与“Y”型设计概念,优势(续) 避免使用反向程序; 具有NPA认证的GNSS接收 机,都能处理“T”型与“Y”型 程序; 可以根据定位点(传统) 位置确定航路点位置; 航迹保持更容易。,TAA(终端区进场高度),TAA与T或Y型RNAV程序相关联; MSA以ARP为基准,而TAA与IAF(或IF)有关;,TAA(终端区进场高度),每个TAA以起始进近定位点(IAF)为圆心,46 km (25 NM)为半径的圆弧内所有物体之上提供300 m (1000ft)最小超障余度的最低高度。 如果没有起始进近定位点,则以中间进近定位点(IF)为圆心,圆弧末端与IF的连线为边界。一个程序的联合TAA必须为一个以IF为中心的360的区域。,TAA三个扇区,13,直接进入区,左四边区,右四边区,侧边界: 左四边和右四边起始航段; 外边界:以IAF为圆心,25NM(46KM)为半径的圆弧; 每个TAA边界有5NM(9.3KM)的缓冲区。,确定最低扇区高度的区域,直接进入区,确定最低扇区高度的区域,左四边区,确定最低扇区高度的区域,右四边区,梯级下降弧与子扇区,TAA梯级下降弧和子扇区 :考虑到地形变化、运行限制或下降梯度过大,可以规定一条圆形边界,或称为梯级下降弧,将终端近场高度(TAA)分为两个扇区。 可用距离弧作为梯级下降的指示 距IAF的最小距离为10NM 距离弧航空器可以直接从仪表上读出,无须地面设备支持 直接进入区划分子扇区的原则 最小30度 如果有梯级下降弧,最小45度,TAA最低高度的确定,18,MOC= 300 m ( 1000 ft),最低高度= TAA扇区中最高障碍物的高度+MOC,最低高度向上取整至 100 ft or 50 m,航图,19,航路至进近的过渡,进场程序设计,哪里是航路阶段?,21,近场航段设计准则,从航路至终端区的过渡 从30 NM ARP 处开始过渡。,22,进场航段,进场航段设计准则与传统程序一致。,近场航段保护区,在覆盖范围内,机载接收机系统使用精度 (DTT)为:,D为理论无线电作用距离,,A/W = 1.5*XTT + BV BV=缓冲值,DME/DME保护区半宽,近场航段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