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物理综合测评(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高中物理综合测评(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高中物理综合测评(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9高中物理综合测评(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9高中物理综合测评(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测评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17为单选,810为多选,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位移是4个振幅B物体在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个振幅C物体在1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4个振幅D物体在个周期内,通过的位移是3个振幅答案C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要对简谐运动的情况及特点十分清楚。另外,由于物体在振动过程中速度大小时刻变化,所以路程并不和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2话说有兄弟两个,哥哥乘坐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离开地球去遨游太空,经过一段时间返回地球,哥哥惊奇地发现弟弟比自己要苍老许多,该现象的科学解释是()A哥哥在太空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停止生长了B弟弟思念哥哥而加速生长了C由相对论可知,物体速度越大,物体上的时间进程越慢,生理进程也越慢D这是神话,科学无法解释答案C解析这是“动钟变慢”效应。选项C正确。3光导纤维是用透明度极高的玻璃纤维制成的,光从其一端射入可以经过弯曲的光导纤维从另一端射出,为此还要在玻璃纤维外裹一层其他材料,这种材料的折射率应()A比玻璃纤维的大B比玻璃纤维的小C与玻璃纤维相同D对折射率没有要求答案B解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时,光在内芯中传播时才会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故B正确。4LC振荡电路在某一时刻的电场和磁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B是自感线圈形成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E为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的场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容器正在放电,电流沿电路的顺时针方向,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B电容器正在充电,电流沿电路的逆时针方向,磁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C电容器正在放电,电流沿电路的逆时针方向,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D电容器正在充电,电流沿电路的顺时针方向,磁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答案C解析由安培定则知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场强方向知上板带正电,所以电容器正在放电,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故C正确。5一束光从介质A进入介质B,方向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两种介质相比()AA是光疏介质BA的折射率大C光在A中传播的速度大D光在A中的频率大答案B解析由题图中的角度关系可知,A是光密介质,光密介质对光的折射率大,故A错误,B正确;又由n及A的折射率大,可知光在A中的传播速度小,故C错误;频率是光的固有属性,D错误。6按照相对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火箭对地速度为v,火箭“迎着”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cvB若火箭对地速度为v,火箭“追赶”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cvCm揭示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其运动质量总要大于静止质量DEmc2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相互关系,说明质量变成了能量答案C解析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可知A、B错误;根据相对论质量的表达式可得C正确;由质能方程知一定质量总是与一定的能量相对应,不是质量变成能量,D错误。7如图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 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 s,则()A波的周期为24 sB在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C经过04 s,P点经过的路程为4 mD在t05 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答案D解析从两时刻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在t06 s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x6 m,故传播时间t06 s,周期T08 s,A错误;同时可求波速为10 m/s;t0时刻P点向y轴负方向振动,经过t09 s1T,P点正向y轴负方向振动,B错误;经过t04 s,即半个周期,P点经过的路程为2A04 m,C错误;经过t05 s,波向x轴负向平移xvt5 m,可知Q点处于波峰,D正确。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等质量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振幅各为2 m和1 mB甲振动的频率比乙的高C23 s内,甲、乙的加速度方向均沿负方向Dt2 s时,甲的速度和乙的加速度都达到各自的最大值答案BD解析甲、乙振幅各为2 cm,1 cm,A错误;23 s内,甲的加速度沿x轴正方向,乙的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C错误;由题图知t2 s时,甲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乙位于正向位移最大处,加速度最大,故D正确。9在均匀固体介质中有两个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相距60 m的振源A和B。t0时刻A、B同时开始沿竖直方向振动,图甲、乙分别是A、B的振动图象。t030 s时由A、B激发的两列波的振动同时传播到与A、B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且到它们距离相等的中点C,则()A两列波的传播速率均为20 m/sB两列波的波长均为20 mC在两列波叠加的过程中,C点为振动减弱的点D在两列波叠加的过程中,C位置质点的振幅为20 cm答案BC解析两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波速相同,设为v,则有2vtxAB,代入计算得出vm/s10 m/s,故A错误;由图T02 s,则波长vT2 m/s,所以B正确;当A的波峰(或波谷)传到C时,恰好B的波谷(或波峰)传到C点,振动始终减弱,故C正确;由C选项可以知道,C位置质点的振幅为零,故D错误。10如图(1)所示是做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先做操作1:用两块不同颜色的滤光片分别挡住双缝屏上下两部分;接着再做操作2:用不透明的挡板挡住b缝。若两块滤光片一块是红色,一块是蓝色,则正确的选项是()A完成操作1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2),且甲是红色条纹,乙是蓝色条纹B完成操作1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3),且丙是蓝色条纹,丁是红色条纹C完成操作2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2),且甲是蓝色条纹,乙是红色条纹D完成操作2后,光屏上出现的是图(3),且丙是红色条纹,丁是蓝色条纹答案AD解析操作1时,发生光的干涉,且红色条纹比蓝色条纹间距宽,并且条纹宽度相等,故A正确,B错误;操作2时,发生光的衍射,中央条纹亮且宽,且红色条纹比蓝条纹间距宽,故C错误,D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有一秒摆T2 s,摆球的质量为004 kg,当摆球质量增加到008 kg时,它的周期是_;当摆长增加到原来的4倍时,它的振动频率是_。答案2 s025 Hz解析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故摆球质量增加时,周期不变;当摆长增加到原来的4倍时,周期变为4 s,即频率是025 Hz。12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距离d020 mm,双缝到毛玻璃屏间的距离为l750 cm,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先转动如图乙所示的测量头上的手轮,使与游标卡尺相连的分划线对准如图丙所示的第1条明条纹,此时卡尺的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戊所示,则游标尺上的读数x1_mm。然后再转动手轮,使与游标卡尺相连的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5条明条纹,如图丁所示,此时卡尺的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己所示,则游标卡尺上的读数x2_mm。由以上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则该单色光的波长是_nm。答案039662102解析由游标卡尺读数规则读出x103 mm,x296 mm。xmm。mm62104mm62102nm。1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 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 s,则(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 m/s2。(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用k表示)答案(1)977(2)B(3)解析(1)本次实验中的摆长lLr(10100100) cm10200 m,周期Ts203 s,由公式g可以解得g977 m/s2。(2)根据公式g知g偏小的原因可能是l的测量值偏小或T的测量值偏大。A中l的测量值偏大,B中则是振动摆长大于测量值,所以测量值偏小,而C、D中均是测得的周期偏小,所以C、D均会使g值偏大。故只有B正确。(3)由公式g得T2l,则T2l图线的斜率是k,所以g。14某同学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如图所示):a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在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xOy后画一条线段AO表示入射光线;b把半圆形玻璃砖M放在白纸上,使其底边aa与Ox轴重合;c用一束平行于纸面的激光从y0区域沿y轴负方向射向玻璃砖,并沿x轴方向调整玻璃砖的位置,使这束激光从玻璃砖底面射出后,仍沿y轴负方向传播;d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e在坐标系的y0的区域内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并使得从P3一侧向玻璃砖方向看去,P3能同时挡住观察P1和P2的像;f移开玻璃砖,作OP3连线,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如图中虚线所示),此圆与AO线交点为B,与OP3连线的交点为C;g确定B点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y1、x1,C点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y2、x2。(1)用步骤g中字母数据表示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_;(2)若实验中该同学在y0的区域内,从任何角度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其原因可能是_;为能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他应在重新画线段AO时使AO与y轴间的夹角_(选填“增大”“减小”)。答案(1)(2)P1P2确定的光线在aa界面上入射角太大,发生了全反射减小解析(1)设光线在x轴上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玻璃砖的半径为R,据数学知识得sini,sinr,则此玻璃折射率为n。(2)其原因可能是P1P2确定的光在aa介面上入射角太大,发生了全反射,为了能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他应在重新画线段AO时使AO与y轴间的夹角减小。三、论述计算题(共40分)15(10分)一轻弹簧直立在地面上,其劲度系数为k400 N/m,弹簧的上端与盒子A连接在一起,盒子内装物体B,B的上、下表面恰与盒接触,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mAmB1 kg,g取10 m/s2,不计阻力,先将A向上抬高使弹簧伸长5 cm后从静止释放,A和B一起做上下方向的简谐运动,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决定于弹簧的形变大小,试求:(1)盒子A的振幅;(2)物体B的最大速率;(3)当A、B的位移为向上最大和向下最大时,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答案(1)10 cm(2)14 m/s(3)10 N30 N解析(1)振子在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力为零,设此时弹簧被压缩x,则有:kx(mAmB)g,x5 cm。开始释放时振子处在最大位移处,故振幅A5 cm5 cm10 cm。(2)由于开始时弹簧的伸长量恰好等于振子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故弹性势能相等,设振子的最大速率为v,从开始运动到到达平衡位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Amv2,则得v14 m/s,即B的最大速率为14 m/s。(3)在最高点,振子受到的重力和弹力方向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B整体有:(mAmB)a1kx(mAmB)g,a120 m/s,A对B的作用力方向向下,大小F1mBa1mBg10 N;在最低点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有:a2a120 m/s2,方向向上,A对B的作用力方向向上,且F2mBgmBa2,得F2mB(ga2)30 N。16(10分)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和t2005 s时,其波形图分别用如图所示中的实线、虚线表示。求:(1)这列波可能具有的波速;(2)当波速为280 m/s时,求波传播的方向?此时质点P从图中位置运动至波谷所需的最短时间是多少?答案(1)见解析(2)x轴负向21102s解析(1)由于题中没有明确波的传播方向,而波传播有双向性,即可能沿x轴正向传播,也可能向负向传播,且波的图象有周期性,在t时间内传播的距离s具有多值。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sn(28n) m(n0,1,2),vm/s(40160n) m/s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则sn(68n) m(n0,1,2),vm/s(120160n) m/s式也可合并为v(4080k) m/s(当k0,2,4,时,波沿x正向传播;当k1,3,5时,波沿x负向传播)。(2)当波速为280 m/s时,代入上述结果可得k3,所以波向x轴负向传播。故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相同时间里,波向左移动6 m,所需的最短时间为ts21102s。17(10分)离地面6000 m的高空大气层中,产生一介子以速度v0998c飞向地球。假设介子在自身参考系中的平均寿命为2106s,根据相对论试回答:地球上的观察者判断介子能否到达地球?答案能解析介子在自身参考系中的平均寿命t02106s为固有时间。地球上观测者由于时间膨胀效应,测得介子的寿命为t316105s。即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来,介子一生可飞行距离为Lvt9460 m6000 m。判断结果是介子能到达地球。18(10分)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直径AB的单色光照射到玻璃球上,从N点进入玻璃球直接打在B点,在B点反射后从P点射出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