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9708-2013 是一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全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这项标准规定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方法。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畜禽肉及其制品、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检测。五氯酚钠是一种曾被用作防腐剂和杀虫剂的化合物,因其潜在的健康风险,需严格控制在食品中的残留水平。

检测原理

利用样品经过提取、净化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分离,再由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高效精确地识别并测定出五氯酚钠的含量。

采样与制备

  • 采样: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采集动物性食品样本。
  • 前处理:包括均质、提取、净化等多个步骤,以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浓缩目标化合物。

检测步骤

  1. 提取:使用合适的溶剂从样品中提取五氯酚钠。
  2. 净化:通过固相萃取或其他净化手段,去除干扰物质。
  3. 衍生化: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对提取物进行衍生化处理,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4. 仪器分析: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随后进入质谱仪进行分析,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丰度确认五氯酚钠的存在并计算其含量。

定量方法

采用外标法定量,即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比较,计算样品中五氯酚钠的具体残留量。

限值与判定

虽然本标准未直接给出具体的限量要求,但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或行业关于五氯酚钠在相应食品类别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精密度与准确度

标准中详细说明了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以及回收率试验,确保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有效性和验证

任何实验室在采用此方法前,需进行方法验证,确保能够满足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

该标准为监管部门、检测机构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统一的检测方法,旨在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控制五氯酚钠残留,保护公众健康。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09-16 颁布
  • 2014-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2970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_第1页
GB 2970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2970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 G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国 家 标 准家 标 准 GB 2970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Sodium Pentachlorophenol residues in animal derived foo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ic method (电子版本仅供参考,以标准正式出版物为准) 2013-09-16 发布 2014-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I 目目 次次 目 次 . I 前 言 II 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原理 4 试剂和材料 . 5 仪器和设备 . 6 试料的制备与保存 6.1 试料的制备 6.2 试料的保存 7 测定步骤 . 7.1 标准曲线的制备 7.2 提取 7.3 衍生化 . 7.4 测定 . 7.5 空白试验 . 8 结果计算与表述 . 9 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 9.1 灵敏度 . 9.2 准确度 . 9.3 精密度 . 附录 A . II 前前 言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系国内首次发布的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检测的制样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猪的肌肉、肝脏和肾脏及鸡的肌肉和肝脏组织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原理原理 试料中残留的五氯酚钠,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环己烷-乙酸乙酯溶液提取,乙酸酐-吡啶溶液衍 生,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4 试剂和材料试剂和材料 以下所用的试剂,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符合 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 4.1 五氯酚钠标准品:含量98.0%。 4.2 碳酸钾 4.3 正己烷 4.4 环己烷 4.5 乙酸乙酯 4.6 乙酸酐 4.7 吡啶 4.8 三氯乙酸 4.9 浓盐酸 4.10 5三氯乙酸溶液:取氯乙酸溶液 5 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 100 mL。 4.11 2.4 mol/L 盐酸溶液:取浓盐酸 20 mL,用水溶解并稀释至 100 mL。 4.12 环己烷-乙酸乙酯溶液:取乙酸乙酯 10 mL,加环己烷 40 mL,混匀。 4.13 乙酸酐-吡啶溶液:取乙酸酐 10 mL,加吡啶 10 mL,混匀,现配现用。 4.14 0.2 mol/L 碳酸钾溶液:取碳酸钾 27.6 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 1 000 mL。 4.15 1 mg/mL 五氯酚钠标准贮备液:精密称取五氯酚钠标准品 10 mg,于 10 mL 量瓶中,用水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 1 mg/mL 的五氯酚钠标准贮备液。-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 3 个月。 4.16 2 g/mL 五氯酚钠标准工作液:精密量取 1 mg/mL 五氯酚钠标准贮备液 200 L,于 100 mL 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 2 g/mL 的五氯酚钠标准工作液,现配现用。 5 仪器和设备仪器和设备 5.1 气相色谱质谱仪:配 EI 源。 5.2 分析天平:感量 0.000 01 g。 5.3 天平:感量 0.01 g。 5.4 高速离心机 5.5 振荡器 5.6 旋涡混合器 5.7 组织匀浆机 5.8 氮吹仪 5.9 旋转蒸发仪 5.10 离心管:50 mL。 6 试料的制备与保存试料的制备与保存 6.1 试料的制备 取适量新鲜或解冻的空白或供试组织,绞碎,并使均质。 取均质的供试样品,作为供试试料。 取均质的空白样品,作为空白试料。 取均质的空白样品,添加适宜浓度的标准工作液,作为空白添加试料。 6.2 试料的保存 -20以下贮存备用。 7 测定步骤测定步骤 7.1 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制备 准确量取 2 g/mL 五氯酚钠标准工作液适量,用水配制成浓度为 2、5、10、20、50、100 g/L 的 系列标准溶液,各取 1.0 mL,分别溶解经提取、蒸吹干后的 6 份空白试料残余物,混匀,用 2.4 mol/L 盐酸溶液调 pH 至小于 2.0,加环己烷-乙酸乙酯溶液 5 mL,旋涡混合,8 000 r/min 离心 10min,移取 有机层,再加环己烷-乙酸乙酯溶液 5 mL,旋涡混合,8 000 r/min 离心 10 min,合并两次有机层,于 45旋转蒸干。按衍生化步骤操作,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以特征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对 照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7.2 提取 称取试料(5 0.05)g,于 50 mL 离心管中,加水 10 ml,旋涡混匀,8 000 r/min 离心 10min,取 上清液,加 5%三氯乙酸 5 ml,旋涡混匀,8 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用 2.4 mol/L 盐酸溶 液调 pH 至小于 2.0, 加环己烷-乙酸乙酯溶液 5 mL, 旋涡混合, 8 000 r/min 离心 10 min, 移取有机层, 再加环己烷-乙酸乙酯溶液 5 mL,旋涡混合,8 000 r/min 离心 10 min,合并两次有机层,于 45旋转 蒸干。 7.3 衍生化 残余物中加环己烷-乙酸乙酯 1.0 mL,加无水硫酸钠少量,加乙酸酐-吡啶溶液 100 L,密封,于 60反应 15 min,冷却,加碳酸钾溶液 0.5 mL,充分混匀,静置分层,取有机相,供气相色谱质谱 测定。 7.4 测定 7.4.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B-5MS 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30 m 0.25 mm,膜厚 0.25 m) ,或相当者; 进样口温度:250;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进样体积:2 L; 柱温: 初温 140, 保留 2 min, 以 10/min 升温至 200, 以 15/min 升温至 280, 保持 3.0 min。 载气:氦气,1.0 mL/min(恒流) 7.4.2 质谱条件: EI 源:70 ev; 溶剂延迟:3 min; GC/MS 传输线温度:280; 选择离子检测方式,检测离子 Sim(M/Z):266,308,237,165,130; 定量离子:266。 7.4.3 测定法 通过试样色谱图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色谱峰的特征离子与相应浓度标准品各色谱 峰的特征离子相对照定性。试样溶液中的离子相对丰度与基质匹配标准溶液中的离子相对丰度相比, 符合表1的要求。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和添加试液中特征离子的质量色谱图分别见附录A。 表 1 试料溶液中离子相对丰度的允许偏差范围 相对丰度 % 允许偏差 % 50 20 2050 25 1020 30 10 50 7.5 空白试验 取空白试料采用完全相同的测定步骤进行平行操作。 8 结果计算与表述结果计算与表述 单点校准: As CsA C 或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校准:由AsaCsb, 求得a和b,则 a bA C 试料中五氯酚钠的残留量(g/kg):按下式计算 m CV X 式中: X供试试料中五氯酚钠的残留量,g/kg; Cs标准溶液中五氯酚钠浓度,ng/mL; C供试试料溶液中五氯酚钠浓度,ng/mL; As标准溶液中五氯酚钠的衍生物的峰面积; A供试试料溶液中五氯酚钠的衍生物的峰面积; V残余物定容体积,mL; m供试试料质量,g。 注:计算结果需扣除空白值,测定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 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 9.1 灵敏度 本方法的检测限为 0.25 g/kg。 本方法的定量限,肌肉组织中为 0.5 g/kg,肝脏和肾脏组织中为 1 g/kg。 9.2 准确度 本方法在肌肉组织 0.52 g/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