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典馨香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新学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典馨香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新学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典馨香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新学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典馨香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新学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典馨香学业水平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学业水平检测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过关(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长乐王回深父C悟言一室之内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析:A项,“冯”通“凭”,乘;B项,“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C项,“悟”通“晤”,面对面。答案:D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惠风和畅 (舒畅)B举酒属客 (嘱托)C纵一苇之所如 (任)D于是余有叹焉 (感慨)解析:属:劝人饮酒。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 B侣鱼虾而友麋鹿C泣孤舟之嫠妇 D引以为流觞曲水解析:B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均为介词,在。B项,指示代词,那/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C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答案:A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B不求闻达于诸侯C徘徊于斗牛之间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解析:D项为被动句,A、B、C三项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答案:D二、阅读探究(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备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几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辙亦迁海康迁:搬家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疏:奏章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感触D其必有以处之矣 处:立身解析:A贬谪;B.(写)书信;C.抵触,违逆。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A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B.介词,从;介词,对于。C.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转折,却。D.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诘问,难道。答案:A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B独喜为诗,精深华妙C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D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解析:A古: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即“鼓吹乐”,在文中代指音乐;今:宣扬提倡,吹嘘。B.古今义同,指学问或理论精密深奥。C.古:在文中指得意之作,感到满意的作品,用作名词;今:感到非常满意,用作形容词或动词。D.古:推辞世事,指隐居不仕;今:去世,谢世。答案:B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解析:“性刚才拙”非苏轼的评价。答案:C参考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的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 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唉! 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4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逝者如斯逝:往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应C方其破荆州 方:当D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解析:B项,适:享有。答案:B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B.C. D.解析: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指示代词,这样;B项,介词,在;C项,句末语气词;D项,结构助词,的。答案:A1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解析:都是宾语前置句,是被动句,是状语后置句。答案:A1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1自然段“方其”以下八句,先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势力的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从文意看,这八句都是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势。B第1自然段紧承上段的泛舟赏景之“乐”展开,突显一个“悲”字。悲的原因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C第2自然段中作者以“变”与“不变”两者相提并论,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实际上作者要阐明的主要是“不变”这层意思,并以此表现豁达乐观的态度。D第2自然段,作者结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观点。但仔细看来,作者所阐述的“不变”只是宇宙万物无穷无尽,并未涵盖人生,以此来驳“客”的观点,稍显牵强。解析:D项,作者“不变”的观点也涵盖了人生,从“物与我皆无尽也”可以看出来。答案:D1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译文:_(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分)译文:_答案:(1)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2)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20题。(14分)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 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是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 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注章:大材。褰裳:撩起衣裳。沆瀁:水深广的样子。心平气易:心情和悦。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杳无穷极杳:深远B修篁干霄 干:冲C延坐后堂 延:延请D履苍莽中 履:鞋子解析: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本题的误区在于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答案:D16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B.C.D.解析:A项,代词,寺院/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介词,在;D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答案:C17下列句子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2分)春霁既久,风日暄丽峭壁对立,状若华表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其北有“甘露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ABC D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直接”两个字。为游山时的天气,与龙鸣山景色无关,可排除A、B两项。是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而非“直接”。为作者登山归来在寺院中的感受,故可排除D项。答案:C1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解析:解答本题要审准题目,找出“不正确的一项”。比对原文,即可发现,B项中“雄伟平坦的巨石”并非在潮音岩上,而是在山顶的西边。答案:B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2分)译文:_(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2分)译文:_解析: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下”是名词作状语“向下”;“庖”是翻译难点,但如果能从“庖丁解牛”中作引申,就可以得出“庖”为“厨房”的意思;另外本题还应注意补足省略的成分,句子方能完整。第(2)题,注意关键字“斯”假借为“此”,是“这,这个”的意思。联系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不难理解。本题要点是“信足乐矣”,如果能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的“信可乐也”,也就能准确翻译了。答案:(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2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于是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答案:于是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三、表达应用(15分)21(2015重庆卷)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5分)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有语病的句子是:_(只填序号)针对语病的修改:_答案:将“书写”改为“留有”。22(2015浙江卷)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4分)(1)陈璋,字。说明:(2分)(2)孙冠群,字。说明:(2分)答案:(1)(示例)玉成“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2)(示例)谦之“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23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句和句式,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意思协调的语段。(6分)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结出硕果,不能破壳发芽就要干瘪;_,_;_,_。答案:(示例)不是每一道溪流都可以汇入江河不能穿山越岭就要消失不是每一只珠蚌都能孕育珍珠不能含辛茹苦就要腐烂变质四、创新写作(50分)24请以“老师有一颗火热的心”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写作提示:写赞颂老师的文章,首先,要确定中心,就是说这个老师是谁,他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什么。其次,要选好材料,这样才能透过一件事或多件事看到老师的品质和特点。再次,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好的记叙角度,有利于感情的充分抒发。参考例文:教我采花酿蜜的人夏夜,月光静静地泻在校园里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上。同学们欢聚在老师身旁,争着给老师留下珍贵的礼物:相片、画册可我该呈上什么呢?我手捧采花酿蜜集,慢慢地走向季老师。在离开母校之际,我思绪的溪水向远方淙淙流去开学后第一个清凉的早晨,我正翻着油墨芳香的语文课本,门口进来一个人年近六旬,中等个子,穿一身半新的灰色中山装。他步履稳健地走上了讲台,戴上老花镜,那眼镜似乎趴在鼻梁上,显得很吃力。第一堂语文课开始了,他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个颇大的“季”字,说:“我姓季。”接着就讲课。季老师声音洪亮,朗读富有感情,课讲得很生动,讲完课就提问。他上课没半句废话,也不开玩笑,有一股“夫子”味。碰上这样的老师,我真有点怕。倒霉的事来了。第二天,他叫我到办公室,指着我作业簿上面的“自由体”说:“这样潦草的字,是给谁看的呀?”说完叫我重做。我边做边想:这“老夫子”真厉害。等我做完了,他说:“你语文基础不够好,一开学就要抓紧。只有像蜜蜂一样辛勤采花,才能酿出甘醇的蜜来呀。有问题多来问问,啥时候都行。”一次,我从报上读到一句话,有“他们俩个”的说法。我想起电影片名她俩和他俩,就去问季老师。季老师正在吃中午饭,见了我,忙搁下碗,兴致勃勃地讲起来:“俩字,就是两个,后面不用个字或其他量词,所以他俩是对的,他们俩个是错的。还有个仨字,也同样。”季老师说我看书细致,善于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