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正蹬腿动作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散打正蹬腿动作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散打正蹬腿动作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散打正蹬腿动作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散打正蹬腿动作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字:二一四年 月 日目 录摘要1Abstract.11 研究对象与方法21.1 研究对象21.2 研究方法21.2.1 文献资料法31.2.2 肌电图测试法31.3 统计研究的范围32 结果与分析32.1 参与正蹬腿动作的主要肌群32.1.1 参与原地提膝的主要肌群32.1.2 参与展髋、伸膝的主要肌群42.1.3 参与蹬击的主要肌群42.2 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和初学者肌电变化值42.3 不同水平运动员启动瞬间肌肉活动的比较。42.4 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与初学者正蹬腿动作技术肌肉肌电图53 正蹬腿动作技术的改善63.1 改善正蹬腿动作的肌肉收缩发力63.1.1 根据肌肉收缩的力学特点63.1.2 根据肌肉收缩的能量特点63.2 改善肌肉的协调性73.3 改善全身发力的协调力74 结论75 建议8参考文献9致 谢10散打正蹬腿动作的肌肉肌电分析摘要:本文从肌电学的角度对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正蹬腿动作进行肌电分析,运用肌肉工作的基本理论和仪器的检测,对正蹬腿动作轨迹以及活动形式的研究结果发现是非常有必要的。评定技术的优劣,分析和改进技术等内容,并提出正确合理的动作技术概念,为提高运动成绩、选择和改进训练方法及手段提供参考。关键词:正蹬腿;肌肉;肌电图;技术改进Analysis on Muscle EMG of Positive Kicking Action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G,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positive kicking ac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Sanda athlete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e track and activity form of positive kicking action by using the basic theory of muscle working and instrument testing. It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nhancing athletic grades, choosing and improving training methods through evaluating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echnology, analyzing and improving the content of technology and proposing the correct and reasonable concepts of actions or technology. Keyword: positive kick; muscle; electromyography; technical improvements 人体运动是靠肌肉收缩实现的,肌肉的收缩又是靠动作电位引起的。研究散打中的正蹬腿动作很有必要,本文将从生物学本质出发研究骨骼肌的肌电。通过肌电可以说明,一块肌肉或一块肌肉的那些部分参与运动;运动中可测各块肌肉收缩时间和收缩强度;可测出运动中各肌肉参与的时间1。分析正蹬腿动作发力时,研究肌肉的调动情况,提高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技术的动作质量,对正蹬腿技术进行肌电实验。本文所研究的正蹬腿,是左势右正蹬为例的,正蹬腿重心前移,左腿支撑,右腿提膝上抬,勾脚尖快速向前直线蹬击,力达脚跟,两臂保持实战姿势,目视前方。蹬腿要送髋助力,保持身体平衡收腿迅速。从肌电学的角度,对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和初学者,各12人,分甲、乙两队进行肌电实验。在规定的条件下采用随机的抽取初学者散打运动员进行实验,每次蹬腿以最大负荷完成,每名实验者重复蹬击(右腿5次)。统计处理所得数据,做肌电分析,评定动作优劣,分析和改进技术。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河西学院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12名和初学者12名,分甲、乙两组进行肌电实验,并记录正蹬腿动作的肌肉或肌群的收缩顺序、参与的时间、强度和正蹬腿的肌电图。表1 受试者基本情况姓名 体重 身高 训练年限 N kg cm n 周 80 173 10年以上 马 70 171 6年以上 王 65 174 3 李 60 175 3 张 60 175 3 李 65 178 3 陈 80 180 2 王 62 170 2 朱 78 178 2 孙 62 171 2 普 62 172 2 安 58 169 11.2 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所选资料根据研究的需要,分别在河西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的中国期刊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的中国硕士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2.2 肌电图测试法肌电图的电极放置在人体体表上,将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引导放大后,在肌电仪的记录装置上记录下来。1.2.2.1 实验仪器电脑、BL820系统生物机、生理记录仪、胶带、节奏器、数码摄像机和若干表面电极。1.2.2.2 仪器设计与方案使用数码摄像机,BL820生物机记录,要求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以实战姿势,左架右腿攻击为例),以基本姿势站立于水平测力台上,设竖直一维测力台为攻击(竖直一维测力台高度界定为测试者本人肩高)目标,在运动员接收到与肌电设备同步的发光器信号后,原地直接启动,提膝(大腿最大程度的靠近胸部,大小腿折叠,小腿自然下垂),蹬击(通过支撑腿蹬地、展髋伸膝用力,力达脚跟,大腿带动小腿向前蹬击竖直一维测力台,收腿落地,还原基本姿势)。测试中每名测试者精力集中,在听到信号时,立即按要求尽力完成五次正蹬腿蹬击动作(选效果最好的一次)。并记录各块肌肉肌电活动顺序、持续时间以及积分肌电值,以便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采用BL820生物机软件数据统计分析。对所有实验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和筛选,利用计算机完成计算和图表的处理,对个体进行验证。测试肌有:股直肌、股外肌、腹直肌、胫骨前肌。1.3 统计研究的范围本文根据难度动作技术的特点,从技术动作结构着手及本研究的方便,选取从开始时刻到双脚着地时刻结束为一个动作周期进行分析(完整动作)。由于是在同等实验环境下,不同运动员是按同等的实验要求来完成的难度动作,肌电和运动学参数的获得同步进行的,数据结果表明:动作的肌电反应和运动学参数的变化,不同运动员每个动作的一致性。本文肌电图是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一名运动员的肌电曲线2。2 结果与分析2.1 参与正蹬腿动作的主要肌群2.1.1 参与原地提膝的主要肌群在提膝的情况下主要进行右侧下肢曲髋、屈膝、伸踝的活动。参与曲髋的肌肉主要有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张肌等。参与屈膝的主要肌肉有半腱肌、缝匠肌、股二头肌及腓肠肌等3。参与伸踝的主要肌肉有胫骨前肌、长伸肌等。上述屈髋、屈膝、伸踝肌群均属于向心收缩,工作时在神经的控制下完成一定的收缩幅度,使相应的关节处于合理的角度。完成这一动作时应注意肌肉收缩的速度,尽量做到加速收缩、快速制动,使动作进一步到位。2.1.2 参与展髋、伸膝的主要肌群在完成提膝动作后,紧接着髋关节外展完成展髋并伸膝关节使小腿出于水平状态,为蹬击做充分的准备。参与展髋的主要肌、臀大肌等。使小腿维持水平位的主要肌群有股直肌、缝匠肌等。展髋、伸膝动作到位后,上述肌肉有一等长收缩的过程,此时因动作的特殊性,使肌肉容易产生疲劳,所以维持展髋、伸膝动作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后一动作的质量。2.1.3 参与蹬击的主要肌群当展髋伸膝动作完成后紧接着就是蹬击动作。为了提高自身的稳定性,躯干应适当后仰,双臂实战姿势以维持自身的平衡。此时躯干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是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腰肌、竖脊肌等,踝关节勾,脚跟蹬出。此时踝关节参与工作的主要肌是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等。完成这一动作要快、狠、准。蹬击完后马上收回成实战动作。2.2 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和初学者肌电变化值 表2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和初学者肌电变化值 单位:uV.s 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 初学者均值标准差 n P值对1 腹直肌 - 腹直肌 268.16500 211.68457 12 0.027对2 股外肌 - 股外肌 326.68833 121.97619 12 0.001对3 股直肌 - 股直肌 134.49500 89.39190 12 0.014对4 胫骨前肌 胫骨前肌 157.19333 134.33782 12 0.035根据表 2数据,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法对武术协会运动员和初学者散打正蹬腿动作的四块肌肉在正蹬阶段测试所得肌电变化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腹直肌、股外肌、股直肌和胫骨前肌P0.05,说明所得测试结果腹直肌、股外肌、股直肌和胫骨前肌具有显著性。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的肌肉发力及力量都高于初学者散打运动员。2.3 不同水平运动员启动瞬间肌肉活动的比较。通过肌电分析,由表3可得知,初学者在发劲阶段肌肉活动的开始顺序为股外侧肌、腹直肌、股直肌、胫骨前肌等;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在发劲阶段肌肉活动的开始顺序为腹直肌、胫骨前肌、股外肌、股直肌等。两者在用力顺序上有很大的区别。初学者在力量分配不够集中,肌肉的调动也不是很合理,造成肌肉的放电在时间上与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相差很大。表3 不同水平运动员在启动瞬间肌肉活动顺序的比较 指标 初学者(n=12) 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n=12) 股外肌 前 后 腹直肌 后 前 股直肌 前 后 胫骨前肌 后 前2.4 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与初学者正蹬腿动作技术肌肉肌电图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技术动作肌肉各自活动情况的肌电图分析,本实验采用四道肌电仪对以下四块肌肉肌电各自活动情况进行测试:一道是腹直肌;二道是股外肌;三道是股直肌;四道是胫骨前肌。以上肌电图()从上到下分别为一道到四道肌肉肌电活动情况图。 图1 初学者散打运动员肌肉肌电图从肌电图图1看出,初学者在正蹬腿动作过程中,在提膝时胫骨前肌的收缩发力明显,而腹直肌发力较慢,各个肌肉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同时收缩发力,可以看出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比初学者在肌肉的收缩发力和肌肉的协调性上都要好。由于肌肉不协调和对用力技法掌握不好,肌肉收缩而产生的力量做不出来,完成动作也就不顺畅,因此可能出现动作外型的错误,技术的不到位。例如:提膝时撅臀、蹬脚的脚尖不能勾起,还有踝关节在发力瞬间不够紧张的错误, 因此应多加强肌肉的协调性练习和训练。图2 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肌肉肌电图从肌电图2上可看出,所测四块肌肉肌电图情况可以得出,不同水平运动员在正蹬腿动作阶段,肌肉发力的时间和顺序有所不同。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四块肌肉发力的时间和顺序比较接近,比较匀称,比较集中,体现出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同时收缩发力的特点,也体现出对肌肉的控制力,用力的时候,所有肌肉能够瞬间集中发力,将力发挥到最大,不用力的时候,又能够把肌肉放松;而初学者四块肌肉发力的时间和顺序就有些参差不齐,比较分散。3 正蹬腿动作技术的改善3.1 改善正蹬腿动作的肌肉收缩发力3.1.1 根据肌肉收缩的力学特点肌肉不具有完全弹性,而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收缩时间越长,肌肉的收缩力与收缩速度就会越下降。所以攻击前肌肉不要过早地用力或收缩,以免引起肌肉的紧张疲劳和松弛。需要注意的是在超越环节时肌肉所产生的弹性势能,能否有效地转化为环节的动能,取决于肌肉由退让式收缩转为克制性收缩的转换时间长短,时间越短,势能利用率越高;反之产生肌肉松弛现象,肌肉张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肌力就会下降。因此,在超越环节与肢体发力动作之间不应有时间上的延误。3.1.2 根据肌肉收缩的能量特点肌肉放松的方法掌握得越好,就越能经济地使用能量和快速地补充被消耗的能量。比如,散打比赛中肌肉的放松,能提高技术动作的速度。比赛中攻防转换快速,时机瞬间即逝,需要运动员在动态中保持快速有效的击打能力,才能做到“出腿如电”、“后发先至”,使对手防不胜防、千破万破,可见速度是散打运动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知道,动作的速度和力量取决于主动肌的收缩快慢和对抗肌的放松程度,肌肉的主动收缩能加快动作的速度,而对抗肌则起着阻碍的作用,肌肉总处于相互对抗的做功状态之中。高度的肌肉放松能力可以减小肌肉之间消极的对抗,提高动作的速度。当主动肌群用力收缩的同时,适时地放松对抗肌群,能减少对抗肌的阻力,减少肌肉之间的能量消耗,增大主动肌群收缩速度和力量,使动作变得更快、打击更有力。以正蹬腿技术中肌肉的发力为例,在蹬击过程中如果能使大小腿的对抗肌充分放松,将会使主动肌群能够迅速收缩,从而加快攻击环节的速度;还有就是散打比赛中肌肉的放松能提高技术动作的打击力量,合理的放松技术不仅满足了散打对速度的要求,而且能够增大攻击力度,给对手以重击,严重威胁5。上述肌肉的放松,不只是对抗肌的放松,还包括对主动肌的放松。主动肌的适当放松能拉伸主动肌,肌纤维的初长度,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可以知道,一定的生理范围内,肌纤维的初长度越长,肌肉的收缩程度就越大,产生的肌张力也就越大。3.2 改善肌肉的协调性提高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能增加有关动作的速度。其原因在于,神经系统灵敏了,能够及时的信息传出和接受到,各神经元之间的协调关系得到了改善,各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得到改善,就能降低因对抗肌群紧张而产生的阻力,从而更有利于主动肌群收缩,提高动作的速度。对于正蹬腿技术要做到快速出击和回收,动作瞬间的转换过程,就需要多块肌肉(伸肌与屈肌)的高度协调和肌肉的收缩力控制来完成,同时要掌握好用力技法。由于肌肉不协调和用力技法掌握不好,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发挥不出最好的水平,完成动作也不顺畅,因此也很容易出现动作外型的错误。3.3 改善全身发力的协调力为了更好的提高正蹬腿的攻击效果,加大攻击的力度,除了基本的力量素质外,还要提高全身发力的协调力。必须把身体的全部力量协调起来,将全身力量所产生的冲击力,紧密配合大腿带动小腿的肌肉收缩力所产生的惯性一同发出,并在发力的一刹那,配合呼吸,屏气蓄劲,以气催力,达到意、气、力三者合一,将力量击打于一点,达到全身发力的协调效果6。4 结论 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在启动瞬间肌肉的时间要比初学者快,尤其在腹直肌与骨外肌的启动瞬间肌肉的活动时间上,有很明显的差异性。初学者和武术协会散打运动员在正蹬腿动作阶段,肌肉发力的时间和顺序有所不同。 初学者运动员四块肌肉发力的时间和顺序参差不齐,比较分散,肌肉在运动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